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2010-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住院伤害病例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7 03:10

  本文选题:公共卫生 + 人群监测 ; 参考:《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年10期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伤害住院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闵行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信息系统,收集上述医院2010-2012年因伤害住院治疗的病例共12 061例,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分析伤害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结果 3年中共有12 061例住院伤害病例,前4位伤害类型分别为跌倒(43.28%)、运输事故(20.69%)、其他和未特指的意外损伤(13.99%)和无生命机械损害(12.31%),跌倒和运输事故病例之和占到全伤害的63.97%;不同性别年龄段伤害发生构成情况有明显差别,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男女性的年龄分布均以15~64岁年龄段为主;不同年龄段的主要伤害类型各有不同,0~14岁以其他和未特指的意外损伤(34.15%)和跌倒(29.27%)为主;15~64岁以跌倒(37.35%)和运输事故(22.90%)为主;65岁及以上年龄段以跌倒为主,占该年龄段全伤害的69.36%;住院伤害病例出院时,46.02%被治愈,44.30%有好转,6.47%未愈,1.73%死亡,1.48%其他;人均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1 d,人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0 167.00元;伤害发生比例4个季度分别占20.86%、24.01%、27.76%、27.37%。结论男性、中青年为伤害预防的主要人群;跌倒、运输事故为重点防控的伤害类型;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主要伤害类型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工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ease burden of injury inpatients i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A general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was used in Minhang District from 2010 to 2012 to collect 12 061 patients who had been hospitalized for injuri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ICD-10),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ease burden of injured in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re were 12 061 cases of injury in hospital. The first four types of injuries were falls 43.28, transport accidents 20.6969, other and unspecified accidental injuries 13.9999) and inanimate mechanical damage 12.31. The total number of falls and transport accidents accounted for 63.97% of the total injuries. There is a clear difference.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male and fe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and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male and female was mainly from 15 to 64 years old. The main types of injuri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different. In 14 years of age, other and unspecified accidental injuries (34.15) and falls (29.27) were dominant. (1564 years of age were mainly caused by falls (37.35%) and transport accidents (22.90%). It accounted for 69.36% of the total injuries in this age group, 46.02% of the hospitalized injuries were cured by the time of discharge, 44.30% were cured, 6.47% of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1.73% died 1.48% of the others, the median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per capita was 11 days, the median per capita hospitalization cost was 10 167.00 yuan,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injury was 20.8624.01f27.7627.7627.377.The injury occurred in 4 quarter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ale, middle and young people are the main group of injury prevention, fall and transportation accident are the main types of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main injury types of different ages and seasons.
【作者单位】: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制科;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防保科;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防保科;
【分类号】:R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蕾蕾;吴春眉;邓晓;蒋炜;王建生;;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2 夏庆华;姜玉;唐传喜;钮春瑾;;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医疗负担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7期

3 宇翔;薛成兵;胡洋;武丽;张涛;刘筱娴;王友洁;;江苏省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10期

4 严玉洁;孙兰;黄俊;;2007~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伤害住院病例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年04期

5 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张步;;上海市长宁区老年人跌倒伤害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年02期

6 张玉龙;张一英;喻彦;周德定;苏慧佳;高宁;姜庆五;;上海市嘉定区2010年住院伤害病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2年08期

7 敬琳;梁宁;柴寿金;;2006年青岛市市北区伤害监测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8年07期

8 徐浩锋;孟瑞琳;夏亮;周海滨;梁小冬;邬香华;颜润涛;张志军;;广东省部分医院运输事故伤害住院病例原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年04期

9 梁小冬;李德云;李玉荣;潘俊毅;龚思红;龚志荣;;2008—2010年广东省珠海市3所综合性医院伤害住院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年04期

10 陈林利;汤军克;赵根明;李惠英;尤佳恺;;1992~2006年上海市闵行区伤害死亡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飚;王淑芳;;濉溪县2006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2 戴敏;毛德强;冯连贵;熊鸿燕;;重庆市2010年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06期

3 段蕾蕾;吴春眉;邓晓;蒋炜;王建生;;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4 梁小冬;李德云;李玉荣;潘俊毅;陈琦;陈国荣;吴少芳;;珠海市3所综合性医院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年06期

5 宋斌;王怀云;王剑火;;某地区高速公路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2年04期

6 宋瑞娟;马世民;王莉;;儿童少年非故意伤害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段坚堤;龙科军;李磊;;无信号控制路段过街横道处行人过街行为[J];系统工程;2013年04期

8 陈凯;李惠芬;;湖北安陆市2012年的居民死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年05期

9 李美莉;王莉;石倩;毛馨;郑建中;;2002-201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5期

10 王灏晨;陈功;李宁;郑晓瑛;;我国伤害致残模式转变综述——基于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J];残疾人研究;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宗涛;老年女性跌倒相关的下肢姿势控制能力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姚文;虹口区交通事故流行状况、疾病负担及驾驶员人格倾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时俊新;颅脑损伤特征及转归预测实用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书梅;社区伤害流行现况及干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马明;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振仁;南宁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基于GIS的空间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黄霜;张家界市2007-2009年居民伤害死亡回顾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继;基于视频处理的混合交通事件检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胡嫣平;上海市某社区伤害流行现状调查[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李思杰;慈溪市户籍居民伤害全貌估算方法学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6 钟节鸣;浙江省社区人群伤害状况研究(2007.5-2008.4)[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7 冷传强;2009年青岛市黄岛区伤害住院患者流行特征及其住院费用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卢平;苏州市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潘新民;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及人体损伤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10 李凡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2005年团场居民死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建湖,沈斐敏,陈yN;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2 王建生;张庆军;金水高;;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负担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3期

3 段蕾蕾;吴春眉;邓晓;蒋炜;王建生;;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4 李中杰;伤害疾病负担评价指标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年05期

5 梁冰;宇传华;杨莉;王剑;;广西某综合医院伤害住院病人的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5期

6 周梅;李艳菊;李雅平;臧红欣;;我国意外伤害研究现状与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7 张玉龙;张一英;;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伤害病例分析[J];疾病监测;2011年06期

8 殷大奎;伤害——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1期

9 梁万年,刘迎,瓮学清,王玉春,王世萍,周晓萍,李荣,李葳,赵焕香;北京市牛街社区老年人群伤害发生现状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4年06期

10 张金太;詹思延;;2004年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监测病例的描述性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西;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若干思路[J];发展;2003年11期

2 任冉;对农村公共卫生补助的政策建议[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年07期

3 姚岚;浅析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个体权利缺位[J];医院管理论坛;2003年09期

4 肖勤福;公共卫生对社会安全的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1期

5 李毅;建立高效公共卫生体系的几点思考[J];口岸卫生控制;2004年01期

6 马汉维,刘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4年06期

7 吕小东;首届中美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8 黄建始;;公共卫生的价值和功能[J];中国健康教育;2006年01期

9 邱五七;马彦;;公共卫生概念的历史演进和思考[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年03期

10 高峻璞;;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林;;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明莉;邢厚恂;何盼;臧桐华;;我国心脑血管防治社区管理:建设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体系[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3 柯红;黄若刚;邸泽青;;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整合研究[A];2009-201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4 吴明;;中国农村公共卫生筹资[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健康安全与保障--面对人类关注的健康问题”医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崔君兆;;谈公共卫生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冯平;李守新;;浅谈公共卫生灾难事件的院前应急与对策[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郑振Oz;;加强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职责的建议[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云瑞;;抓住机遇 贯彻《意见》 积极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改革与发展[A];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9 肖卫平;;同心协力 开创农村公共卫生新局面[A];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10 张意坚;;发展农村公共卫生 完善应对突发共公卫生事件处置机制[A];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闻;公共财政必须承担公共卫生职责[N];健康报;2003年

2 何帆;公共卫生的实质[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苗蓓;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开通[N];南通日报;2007年

4 郑灵巧;45种公共卫生风险是怎样圈定的[N];健康报;2008年

5 倪寒霞;我市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初步建立[N];金华日报;2008年

6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谭晓东邋徐冬 谢击广;城市化过程中的公共卫生问题[N];健康报;2008年

7 记者 蔚宁;加强公共卫生区域合作[N];珠海特区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小清;落实周五公共卫生活动日[N];韶关日报;2008年

9 吕志英;郑州网通推出公共卫生热线[N];人民邮电;2008年

10 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党姣 蒋丽娟;华中科大深圳同济公共卫生研究院挂牌[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毅强;风险感知、社会学习和范式转移[D];复旦大学;2010年

2 于贞杰;公共卫生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羲;农村公共卫生绩效反馈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吴郁琴;公共卫生视野下的国家政治与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玉卫;深圳市宝安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孙统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赵奕;中国公共卫生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韩雪磊;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实现策略及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舒展;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政府补偿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胡国清;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红;民办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产品提供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侯泽蓉;基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农村公共卫生内涵与外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金明;新兴城市基层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袁美晴;当代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莉;农村公共卫生筹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寒冰;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李丽;略论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治理[D];燕山大学;2010年

8 张国姣;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卫生供给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张义;论卫生部门在构建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钱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9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989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