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广东省部分地区猪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17-01-12 12:41

  本文关键词:广东省部分地区猪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农业大学》 2013年

广东省部分地区猪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彭志成  

【摘要】: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每年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833年,猪瘟最早发现于美国的俄亥俄洲,此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等一些主要养猪的国家,相继报道有猪瘟的爆发和流行。除南极洲外,猪瘟的流行几乎覆盖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并将其纳入必须申报的疫病目录之中,中国也将其定为Ⅰ类烈性传染病。 20世纪90年代末,涂长春研究员及其同事对我国猪瘟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流行的基因型有1.1,2.1,2.2和2.3亚型,2.1亚型毒株占主导地位,其中流行于广东省的毒株有2.1b,2.2,2.3和1.1亚型。近几年,陈宁等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东南地区猪瘟流行毒株主要为2.1b毒株。近几十年,大量研究材料显示,猪瘟病毒流行毒株有向Ⅱ群演化的趋势。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由于猪瘟疫苗的选择压力等因素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可能跟猪瘟病毒自身对宿主选择压力的适应能力有关。而我国广东省近十几年猪瘟病毒流行毒株流行态势尚不清楚。 为了充分掌握我国猪瘟高发地区-广东省猪瘟的流行态势以及CSFV流行毒株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2011年来自广东省11个城市所辖区、县的不同猪瘟发病猪场或散养户415份猪瘟疑似样本,通过欧盟猪瘟诊断手册推荐使用的巢式RT-PCR方法进行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共检出猪瘟阳性样本57份,猪瘟阳性率为13.7%。另外,对于猪瘟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样本,我们又进行了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三种猪常见病毒病的检测,57份猪瘟阳性样本中,56份检出猪圆环病毒2型(PCV-2),34份检出高致病猪蓝耳病病毒(PRRSV),1份(GDZC-294)检出猪伪狂犬病毒(PRV),广东省猪瘟与猪圆环、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十分严重,猪瘟与猪伪狂犬混合感染较轻,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是当今广东猪瘟防控严峻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巢式RT-PCR产物进行测序,我们获得57条广东省猪瘟病毒E2主要抗原区域编码基因序列,参考GenBank收录的国内外该段基因序列及实验室以前测得的序列,利用系统进化分析软件MEGA5.05针对该段基因(190bp)对广东省CSFV流行毒株构建系统进化树,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在该地区流行的毒株除4株为1.1亚型,其余毒株全部属于2.1亚型,以前该地区流行的2.2和2.3亚型毒株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值得注意地是在进行猪瘟监测的地区出现了2个新的2.1亚亚型,即2.1c和2.1d,这些毒株的流行表明该地区CSFV毒株遗传多样性出现了新的变化。 为长期保存这些珍贵的生物学材料,为我国广东省猪瘟的防控积累丰富的病毒资源和探索猪瘟病毒在细胞中的适应特点等研究,我们PK-15和EC两种细胞对57猪瘟病毒阳性样本中猪瘟病毒进行了分离与培养,并初步探索两种细胞对猪瘟病毒的易感性分析。通过病毒分离的方法,我们共分离出24株猪瘟病毒流行毒株,除该地区传统经典流行毒株2.1b外,还涵盖新出现的两个亚型毒株2.1c,2.1d毒株,为今后研究该地区猪瘟病毒提供了物质基础。 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2是病毒识别和吸附宿主细胞的病毒结构蛋白,在CSFV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E2蛋白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E2的变异与毒株的免疫逃逸有关。为弄清这两种新出现的亚亚型E2基因遗传变异特点,我们从57份样本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6份样本,对这些毒株的E2全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6株CSFV流行毒株有15株为基因2.1亚型,另外1株属于基因1.1亚型,结果和根据E2主要抗原编码基因(190bp)分析结果一致。根据E2全基因核苷酸同源性的大小,,我们将2.1亚型猪瘟病毒流行毒株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亚型2.1a,2.1b,2.1c和2.1d。其中,2.1c和2.1d亚亚型毒株是首次报道在该地区流行,到目前为止2.1a毒株尚未发现在广东省流行。通过对猪瘟病毒E2基因核苷酸的系统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2.1亚型中4个亚亚型,具有群特异性的氨基酸替换,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2.1亚型的分型结果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研究覆盖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来自不同猪瘟发病猪场或散养户的疑似病料,开展对我国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基于E2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证明我国广东省CSFV流行毒株遗传多样性发生变化,有新的2.1c和2.1d亚亚型毒株开始在该地区流行,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广东省猪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真莉;刘光远;陈国栋;;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控制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2 杨克礼;徐涤平;梁望旺;刘泽文;汪宏才;段正赢;;猪瘟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3 AClavijo ,邱昌庆;用裁截的E_2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J];中国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4 邓水生,刘建红;谈谈猪瘟防制的几个科学性问题[J];河北畜牧兽医;2004年07期

5 韩雪清,刘湘涛,张涌,谢庆阁,田波;猪瘟病毒E2基因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6 蔡宝祥;当前我国猪瘟防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畜牧与兽医;2002年11期

7 钱年华,崔洪平,蒋波;当前猪瘟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畜禽业;2003年09期

8 张思春;余乐;李素;涂长春;;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和SV40大T抗原永生化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年02期

9 肖昌,余兴龙,张茂林,徐兴然,涂长春,张玉静;利用随机肽库鉴定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表位[J];中国兽医学报;2005年05期

10 赵耘,秦玉明,张广川;国外猪瘟病毒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以及标记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树乾;何元龙;赵增成;李峰;;山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型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2 龚真莉;刘光远;陈国栋;;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控制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3 邹励丹;彭远义;彭涛;;鸡葡萄球菌病诊治一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4 陈海峰;猪瘟细胞苗生产需要关注的几点事项[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5 沈咏舟,沈乐平,程建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冻干保护剂热稳定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6 沈咏舟,沈乐平,程建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冻干保护剂热稳定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7 沈咏舟,沈乐平,程建整;鸡新城疫病毒耐热冻干保护剂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8 赵恒章,王天有,李国旺;鸡霍乱组织灭活苗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9 王天有;赵恒章;;家兔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10 王天有;秦操;;羊快疫的诊断与防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延军;;猪附红细胞体病合并猪瘟的诊治与体[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郭延军;王宏伟;;一野兔饲养场野兔死亡的诊治报告[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3 陈金山;陈俊杰;吴玉苹;张智勇;;河南省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耀辉;将增海;王岩;卢建洲;;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曹丙蕾;王长法;高运东;杨少华;杨宏军;仲跻峰;赵宏坤;;后海穴免疫与常规免疫奶牛乳腺炎三联灭活苗的效力比较[A];中国奶牛协会2007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郭加丰;;我国对猪瘟疫苗与免疫的研究进展[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转变饲养方式,促进海西畜牧业和谐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戴爱玲;李晓华;杨小燕;沈绍新;;间接血凝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瘟抗体的比较[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创夫;余兴龙;涂长春;高峰;李作生;刘宝岩;;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对人工感染猪瘟病毒猪的保护及免疫病理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顾玉芳;赵振华;谢磊;;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病例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么宏强;马学恩;于立新;张淑琴;郑秉武;;绵羊肺腺瘤病毒人工感染羔羊后淋巴细胞的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研;猪血凝性脑脊髓炎免疫层析检测试纸及其灭活疫苗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丽;传统发酵牦牛奶中益生乳杆菌筛选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3 胡杰;广西种猪场猪瘟监控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翠权;广西395个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原学调查及防控措施[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周斌;假型猪瘟病毒体系构建及衣壳蛋白靶向灭活策略抗猪瘟病毒感染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焦新安;重组卡介苗诱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分子、细胞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1999年

7 韩雪清;猪瘟病毒E2基因遗传变异及体外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陈洪亮;植物多糖的制备及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9 姜焱;伪狂犬病病毒上海株gE~-/gI~-/GFP~+/LacZ~+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10 范伟兴;PRV鲁A株的分离鉴定及表达EGFP和CSFV-E2的TK~-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媛媛;鸭瘟的动态病理学研究和鸭CD4的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段龙川;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重组沙门氏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珊珊;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学宝;猪瘟病毒影响RANTES产生分子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玮;安徽省部分猪场生猪沙门氏菌带菌情况与耐药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强;张家口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高变区变异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陈胜男;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申卫红;犬瘟热病毒N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卢龙娣;鸡源性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固体发酵的优化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淑娥;微生态制剂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卫,涂长春,金扩世,王新平,殷震;猪瘟病毒石门株与兔化弱毒株gp5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1998年03期

2 赵国源;;免疫酶技术(直接法)诊断猪瘟的应用[J];浙江畜牧兽医;1985年03期

3 涂长春,万遂如;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原因与防制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3年07期

4 于立权,崔玉东,朴范泽;猪瘟疫苗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2期

5 胡建和,张彦明,谢庆阁;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4期

6 潘树德,何利昆,李学俭,马兴元;应用FA及PPA-ELISA技术对猪瘟的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5期

7 AClavijo ,邱昌庆;用裁截的E_2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J];中国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8 邓水生,刘建红;谈谈猪瘟防制的几个科学性问题[J];河北畜牧兽医;2004年07期

9 平凡,王冬雪,郑振平,邳明伟;猪瘟最新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J];河北畜牧兽医;2004年09期

10 卫广森;猪瘟研究新进展[J];辽宁畜牧兽医;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湘涛;谢庆阁;孟文学;;猪瘟防制技术与策略的发展及要求[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滋病毒株部分流行规律被发现[J];健康生活;2008年11期

2 钱本立;郭志宏;;浙江省1988年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和流行毒株[J];浙江预防医学;1989年S4期

3 金昌德,李六金,施新猷,师长宏,赵世君;犬副流感流行毒株的分离与鉴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我国艾滋病毒株部分流行规律被发现[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年05期

5 冯锡光;雷亚民;陈渊民;张海莲;;云南华坪县恙虫病立克次体流行毒株抗原分型及其病人血清学分型[J];云南医药;1992年06期

6 张宏宇;应用Directigen Flu-A检查A型流感病毒[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93年05期

7 杨坤,鲍作义,李韩平,李林,庄道民,李敬云;河南省HIV-1流行毒株pol基因的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3期

8 蒋就喜;李赫伟;周方;骆安德;徐茹;曾思恩;;桂林市HIV-1流行毒株的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朱洪浩,徐西雁,刘传楠,林新明,周敦金,彭劲松;武汉市2003年流感监测及当前优势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年03期

10 俞永新;近年来西尼罗热的流行现状及其流行毒株的表型和基因型特性[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涂长春;黄保续;范学政;郭焕成;盖华武;高光;江禹;李金花;徐和敏;徐璐;兰广义;温磊;王在时;赵耘;赵启祖;宁宜宝;沈青春;宋立;;猪瘟流行病学信息系统(CSF info)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范培虎;危艳武;郭龙军;黄立平;刘长明;;2005年~2010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道新;陈杰;邱伯根;李晓成;谈志祥;邱立新;黄保续;鲁杏华;任凤梅;范仲鑫;;湖南省规模猪场猪瘟流行毒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泽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毒Jin13株的定型鉴定与免疫效力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尤永君;王茹英;朱小甫;王永件;刘志强;;一株鸡新城疫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评价[A];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8年

6 龚文杰;曾政;查云峰;邵明富;范金红;孙彦伟;余兴龙;江禹;涂长春;;动物狂犬病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差异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涂长春;;中国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旭荣;宋长绪;杨增岐;李春玲;王贵平;黄忠;祝卫国;;5株广东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变异分析[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薛景景;;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禽流感病毒(H9亚型,HL株)三联灭活苗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交叉免疫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郭龙军;陆月华;危艳武;黄立平;刘长明;;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舒;[N];健康报;2008年

2 王哲 薛晓玲 赵飞 袁源 孙国清 朱新朋;[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陈滟;[N];国际商报;2007年

5 记者  陈滟 通讯员  彭彤彤;[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6 邵斌 实习记者 郝东方;[N];大众科技报;2003年

7 特约记者 曾利明;[N];医药导报;2006年

8 中国农业大学 赵继勋 张国中;[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9 郑灵巧;[N];健康报;2006年

10 沪检;[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宁;携带流行毒株E2基因的重组猪瘟病毒C株的拯救与鉴定[D];浙江大学;2009年

2 王兴龙;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毒株NSP2基因遗传变异及GM-CSF对GP3/GP5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青海;猪瘟病毒NS2蛋白功能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韩雪清;猪瘟病毒E2基因遗传变异及体外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郭抗抗;猪瘟病毒的shRNA干扰、强弱毒鉴别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素;猪瘟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的差异蛋白质及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胡杰;广西种猪场猪瘟监控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何雷;猪瘟病毒NS5A蛋白在病毒致病中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艳伍;貂阿留申病病毒流行毒株分子特征及其VP2基因重组杆状病毒免疫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陈锴;猪瘟慢性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志成;广东省部分地区猪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2 唐红慧;猪瘟兔化弱毒苗抗原量测定方法的探索及不同免疫程序的差异性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李晓华;龙岩市规模化猪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控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谭颖翌;广西部分规模猪场种猪群猪瘟感染情况调查及免疫效果评估[D];广西大学;2012年

5 吴显实;广西猪瘟流行毒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广西大学;2003年

6 李玲伟;我国部分省区猪瘟病毒E0、E2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流行株全基因测定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郑逢梅;猪流行性腹泻流行毒株部分基因分子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官丁明;IBDV地方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孙石静;广西猪瘟流行毒株E_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10 陈立力;云南和广西HIV-1流行毒株的基因变异和分子进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广东省部分地区猪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6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36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