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椎旁神经阻滞对胸部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2 06:19
【摘要】:背景与目的开胸术后常伴有中度至重度疼痛,在所有的手术中,开胸手术可能是最需要术后镇痛的手术类型。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约38%~63%的患者出现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其中,约40%患者的急性开胸术后疼痛随后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可能会延缓术后恢复,增加肺不张、肺部感染和慢性疼痛的风险。慢性疼痛常难以有效治疗,而且往往是永久性的。因此,预防CPSP的发生至关重要。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能够阻滞椎旁间隙内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干,产生躯体感觉和交感神经阻滞,有效地用于单侧起源的胸部和腹部疼痛的镇痛治疗。研究表明,TPVB对胸部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至少可与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相当,且副作用更少。但关于术前单次胸椎旁阻滞对胸部手术CPSP影响的研究很少。因此,我们设计这项前瞻性研究来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部手术后6个月时慢性疼痛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行单侧胸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1天访视患者,根据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决定是否纳入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在术前进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PVB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eneral anesthesia,GEN组)。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疼痛程度,详细记录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3天内有无恶心呕吐及住院时间。电话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有无疼痛及疼痛程度。结果1.纳入患者情况:从2018年5月至10月,共565例符合入选标准。447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完成随访(TPVB组:266人,GEN组:181人),424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完成随访(TPVB组:248人,GEN组:176人)。2.术后急性疼痛的比较:在术后第1,2,3天,无论患者处于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TPVB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GEN组患者低(p0.05)。3.术后慢性疼痛的比较:在术后3个月时,TPVB组与GEN组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7%(125/266)和63%(114/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超声引导下术前单次椎旁神经阻滞可以有效降低胸部手术后3天内的急性疼痛程度。2.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联合超声引导下术前单次椎旁神经阻滞可能会降低胸部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但对术后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没有显著影响。由于观察性研究的特点,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
【图文】:

流程图,患者,流程图,对侧


447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完成随访(TPVB组:266人,GEN组:181人),424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完成随访(TPVB组:248人,GEN组:176人)(图1)。入选患者(n=565)术后 3 天完成随访的患者(n=491)排除(n=74)拒绝参与(n=3);TPVB 阻滞平面不够(n=41);术后转入ICU(n=7);联系不到(n=2);无法完成 VAS 评估(n=4);其他神经阻滞(n=16);术中终止手术(n=1)排除(n=44)刀口处脂肪液化(n=3);联系不到(n=33);转移(n=1);对侧肺手术(n=1);合并带状疱疹(n=1);刀口感染(n=2);拒绝参加(n=2);重新放置引流(n=1)术后 3 个月完成随访的患者(n=447)TPVB 组(n=266),,GEN 组(n=181)排除(n=23)转移(n=1); 对侧肺脏手术(n=1); 联系不到(n=21)术后 6 个月完成随访的患者(n=424)TPVB 组(n=248),GEN 组(n=176)图 1 纳入患者流程图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谯毅;王绍明;;浅析腹股沟疝术后的慢性疼痛[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2期

2 王婷;刘耘;;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现状及护理干预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01期

3 刘昱莹;麻倩;井坤娟;;老年人慢性疼痛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名医;2019年01期

4 朱秀梅;;心理干预对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2期

5 严辉弟;周立新;王茂林;林培艺;苏继钦;;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年02期

6 严飞;;老年患者慢性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12期

7 刘倩;李小霞;黄旭;朱夏媛;蔡雨辰;;社区老年人慢性疼痛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年01期

8 杨春霞;;老年慢性疼痛65例护理体会[J];交通医学;2017年05期

9 刘倩;李小霞;黄旭;朱夏媛;蔡雨辰;;慢性疼痛对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7年11期

10 黄更彪;;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探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咸伟;;慢性(术后)疼痛从何而来——急慢性疼痛的转化[A];2018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年会资料汇编[C];2018年

2 张怡曹;葛立新;;发生慢性疼痛的病因与疾病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中医防治疼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张怡曹;葛立新;;发生慢性疼痛的病因与疾病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中医防治疼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吕凯敏;;分娩后慢性疼痛的前瞻性研究[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明娟;姚明;;嘌呤受体与慢性疼痛[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艳秋;郑润菊;庞英慧;;浅谈慢性疼痛的护理方法[A];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疼痛学组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詹淑琴;;慢性疼痛与睡眠[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8 戴红;;慢性疼痛的机制和处理原则[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赵艳鸿;高长明;赵玉姝;谢志浩;贾锐;贾振富;潘德金;王军;;慢性疼痛的心理学研究现状[A];全国软组织疼痛微创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赵英;;慢性疼痛康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善辉;医用大麻减轻慢性疼痛存疑[N];健康报;2018年

2 重庆万州 张森凤;脑中酵素导致慢性疼痛?[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3 胡文静;慢性疼痛生物干预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13年

4 记者 冯磊 通讯员 蔺福辉 王晓青;我国30%成人患慢性疼痛[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5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谷峰;不吃药治疗慢性疼痛[N];大众卫生报;2001年

6 劳;慢性疼痛治疗新希望[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谢晓敏;慢性疼痛让人“衰老”[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护师 李国宏 整理 程守勤;慢性疼痛巧护理[N];大众卫生报;2009年

9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邹望远 郭曲练 整理 谢明霞;阻断致痛基因 治疗慢性疼痛[N];健康报;2011年

10 记者 郑晓春;以发现与慢性疼痛有关基因[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翔宇;LIM激酶在慢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顾华华;非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关节镜术后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影像学及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朱阿芳;Wnt5a参与开胸术后慢性疼痛形成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4 王江林;ICD-11慢性痛分类在部分地区临床运用与中文版SF-MPQ-2的信效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5 王海棠;术后慢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谢鹏;肌筋膜扳机点所致慢性疼痛的外周及中枢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7 杨周;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与感觉偏向[D];西南大学;2014年

8 王啸天;老年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浩;沙利度胺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和炎性痛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10 李乐之;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和生理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庆芝;椎旁神经阻滞对胸部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2 陈霜鸿;心理韧性和疼痛相关信念在中国成年人的疼痛应对反应中的作用—来自实验室诱发疼痛和慢性疼痛的证据[D];西南大学;2018年

3 王晓雨;基于“治未病”思想调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沈怡佳;STAT3介导CX3CL1上调在SMIR诱导术后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5 吴亚楠;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8年

6 杨琳;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7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

8 焦保良;张家口市慢性疼痛患病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9 孟文君;急性、慢性疼痛患者的痛阈及焦虑状态的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10 杨娟;小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术后慢性疼痛模型建立及其干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75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75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d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