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内质网应激在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08:38
【摘要】:目的尘肺病尤其是矽肺,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一类危害职业人群生命和健康的职业病,有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以及自噬的功能障碍与包括器官纤维化在内的很多疾病之间有联系,细胞自噬也受到内质网应激途径的调控,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的3条信号通路:IRE1-XBP1、PERK-e IF2α和ATF6均可诱导细胞的自噬。但是,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内质网应激-自噬与矽肺纤维化之间的联系。本研究通过收集矽肺患者肺AM细胞,添加3种UPR信号抑制剂,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初步探讨含游离Si O2矽尘的刺激是否引起人肺AM的UPR、细胞自噬以及不同期别矽肺患者肺AM内UPR程度的变化和自噬的强弱,为矽肺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76例男性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依据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由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尘肺病诊断专家组集体诊断,并根据本研究课题的实验目的设计合理的《接尘工人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职业接触史、既往史、现患史、治疗史、吸烟史和尘肺病诊断情况等。实验室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收集适量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离纯化AM后,针对定位于内质网上感应并传递UPR信号的3个蛋白选择对应的抑制剂,将每例研究对象的细胞分为四个处理组:未处理组(对照组,只含培养基、不含抑制剂)、ATF6抑制剂组、PERK抑制剂组和IRE1抑制剂组,各组添加相应抑制剂后继续培养24h收获AM。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AM中的UPR通路相关蛋白GRP78、自噬标记蛋白Beclin1和LC3蛋白及m RNA的表达规律及作用。结果1未处理组各期别矽肺患者AM中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矽肺壹期、贰期和叁期患者AM的3个蛋白指标均高于观察对象(P0.05),矽肺贰期和叁期均高于矽肺壹期患者(P0.05),矽肺叁期患者AM的GRP78蛋白水平低于矽肺贰期(P0.05);矽肺叁期患者AM的LC3和Beclin1蛋白水平均高于矽肺贰期(P0.05)。2矽肺患者AM中目的蛋白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接尘工龄≥15年的Beclin1和LC3表达水高于接尘工龄15年组(P0.05),开始接尘年龄≥25岁GRP78表达水平高于25岁组(P0.05)。脱尘组3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未脱尘组。GRP7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吸烟指数有关联(P0.05)。3各组矽肺患者AM目的蛋白表达水平:4组矽肺叁期患者AM中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水平随矽肺期别的增加而升高。不同抑制剂组中矽肺叁期患者AM的3种目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观察对象(P0.05);各抑制剂组中的矽肺壹期、叁期GRP78蛋白水平与未处理组壹期、叁期比较略有下降(P0.05);抑制剂组中矽肺贰期、叁期矽肺患者AM的Beclin1的表达量均低于与未处理组贰期、叁期(P0.05);抑制剂组矽肺壹期、贰期和叁期患者LC3的表达量均低于未处理组矽肺壹期、贰期和叁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矽肺患者AM目的m RNA表达情况:4组矽肺患者贰期和叁期AM的GRP78 m RNA和Beclin1m RNA均高于观察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剂组矽肺患者AM的GRP78 m RNA和Beclin1 m RNA整体水平较未处理组表达都略有下降。IRE1抑制剂组矽肺壹期患者AM的Beclin1 m RNA和贰期患者AM的GRP78m RNA与未处理组相应期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程度随矽肺期别的增加呈增强的趋势。2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程度随矽肺期别的增加而升高。3抑制内质网应激主要3条通路后,内质网应激与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程度减轻,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对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自噬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3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孟一迪;苏文进;陈卫红;史廷明;;巨噬细胞在矽尘致矽肺中的作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2 刘宝琴;王华芹;;内质网应激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11期

3 李今朝,李艳杰,李振华,康健,侯显明,于润江;实验性肺纤维化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变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03期

4 姚三巧;陈志远;卢遥;白玉萍;张春民;余艳琴;张喜英;陈刚;张志浩;车审言;徐应军;沈福海;金玉兰;;矽肺病患者肺泡巨噬细胞死亡受体表达及意义[J];中国职业医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全刚;PRRSV感染诱导细胞自噬及内质网应激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3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743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9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