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两种不同麻醉深度在老年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其对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NTI指数、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100β蛋白、早期认知功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选择合适麻醉深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9.7±2.1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Ⅱ~Ⅲ级,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按照麻醉深度不同分为浅麻醉组(Low,L组,69例)与深麻醉组(Deep,D组,70例)。两组患者诱导麻醉步骤、药物、剂量一致,诱导麻醉:咪达唑仑静注(0.05mg/kg),丙泊酚静脉泵注(3mg.kg~(-1).h~(-1)),浓度递增0.5mg/kg,2min/次。术中麻醉深度NTI达到相应标准(L组控制在47~64,D组控制在20~36)后,芬太尼静注2~3ug/kg,罗库溴铵静注0.6mg/kg,气管插管,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麻醉:丙泊酚静脉泵1~5 mg.kg~(-1).h~(-1),瑞芬太尼0.05~0.2ug.kg~(-1).min~(-1)。术后两组均采用同一麻醉镇痛方式。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术后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定;记录对比诱导前(T_0)、诱导后(T_1)、插管完毕后(T_2)、手术开始后(T_3)、术中1h(T_4)、术中2h(T_5)、术毕(T_6)、拔管后(T_7)NTI、MAP、HR数据。术前1d(T_0)、术后24h(T_1)、术后3d(T_2)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情况。记录对比诱导前(T_0)、术中2h(T_1)、术毕(T_2)、术后2h(T_3)、术后24h(T_4)S-100β蛋白数据。对数据结果进行重复方差分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国际POCD复合Z分法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男女比例、平均年龄、身高、体重、手术类别、平均手术时间、ASA分级、麻醉时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 NTI、MAP、HR情况:NTI:T1、T2、T3、T4、T5、T6、T7与T0数据比较L组与D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对比T1、T2、T3、T4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T1、T2与T0数据比较L组与D组均有所降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HR:T2与T0数据比较L组与D组均有所升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3麻醉药物剂量、术中情况、术后VAS评分情况:丙泊酚D组与L组比较剂量更大,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情况、术后VAS评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 POCD发生情况:L组24例(34.78%)、D组10例(14.29%),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MSE评分、CDT评分情况:两组患者MMSE评分、CDT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 S-100β蛋白情况:(S-100蛋白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的星状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液中,当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损伤时S-100蛋白从胞液中渗出进入脑脊液(CSF),再经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因此,CSF和血液中S-100蛋白增高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特异和灵敏的生化标志。)T1、T2、T3与T0比较D组与L组均有所升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4与T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L组组间数据比较:T2、T3、T4L组数据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D组在术中出现1例患者用药后15分钟发生轻度上呼吸道梗阻,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后即缓解。结论1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2与浅麻醉比较,深麻醉能够降低POCD发生率,更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3与浅麻醉比较,深麻醉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心率稳定。4与浅麻醉比较,深麻醉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100β蛋白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14
【图文】:
图 1 两组患者 POCD 发生情况Fig.1 The occurrence of POCD in the two groups患者 MMSE、CDT 评分情况患者 MMSE 评分、CDT 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情见表 6、表 7、图 2 和图 3。表 6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MMSE 评分情况( х±s)Table 6 Two groups MMSE scores at each time ( х±s )别 术前 1d 术后 24h 术组 24.3±3.5 23.8±4.0 2 组 25.1±4.0 24.0±4.2 2组间数据比较 P>0.05

图 1 两组患者 POCD 发生情况Fig.1 The occurrence of POCD in the two groups患者 MMSE、CDT 评分情况者 MMSE 评分、CDT 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情见表 6、表 7、图 2 和图 3。表 6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MMSE 评分情况( х±s)Table 6 Two groups MMSE scores at each time ( х±s ) 术前 1d 术后 24h 24.3±3.5 23.8±4.0 25.1±4.0 24.0±4.2 间数据比较 P>0.05

图 3 两组患者 CDT 评分结果Fig.3 Two groups CDT scores at each time者血清 S-100β 蛋白情况后、T2:插管完毕后、T3:手术开始后与 T0:诱导前比较 D 组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L 组 T4:术中 1h 与 T0:诱统计学意义(P<0.05);D 组与 L 组组间数据比较:T2:插后、T4:术中 1hL 组数据高于 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 8 两组患者血清 S-100β 蛋白情况(pg/ml, х±s)Table 8 Two groups of S-100β protein (pg/ml, х±s)诱导前 T1术中 2h T2术毕 T3术后 2h T7.3±205.1 1655.7±179.1△1954.5±258.1△1730.4±221.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启云;;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年04期
2 刘海军;;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下肢手术患者凝血及循环系统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年04期
3 曹岩菁;林萍;金牡丹;郑凤鸣;李鹏;梁丽贞;;画钟系列实验错误分析在识别老年MCI及早期AD患者中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年10期
4 李灵玲;罗雄英;陈涛;辜娟;郎义;钟强;;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年09期
5 张祥;董洪权;钱燕宁;;外周手术创伤致中枢炎症中血脑屏障的改变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年08期
6 高明月;杨珉;况伟宏;邱培媛;;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和正常值的筛查效度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3期
7 孙丽;陈锐;王婧;张艳林;李洁;彭万达;刘春风;;OSAHS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44期
8 刘伟;方黎;江选东;李中秋;;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损伤表现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22期
9 程莉莉;范琳;董有静;;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11期
10 周汉鲲;曹春远;姜春浩;;老年患者术中血压调控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8期
本文编号:
2754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75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