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麻醉复苏室老年全麻患者拔管后监护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2 19:35
目的:评估PetC02监测用于麻醉复苏室老年全麻患者拔管后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胃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99例,年龄60~8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至Ⅲ级。所有患者术后带管送至PACU,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给予普通面罩吸氧3 L/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2)和实验组(n=97)。对照组拔管后常规监测SpO2,实验组患者拔管后除监测SpO2外,在面罩吸氧的同时将PetCO2监测探头一端固定在鼻翼旁,继续监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出现呼吸暂停或者呼吸抑制的患者人数、拔管后发生低SpO2的患者人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缺氧(SpO290%)和严重缺氧(SpO2≤85%)的人数。两组患者拔管后10min和30min各做一次血气分析。并且记录两组患者复苏室延迟出室的人数。结果:实验组观察到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3 vs 6,p值0.01)。实验组发生Sp02下降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1 vs 55,值0.01),而且实验组发生缺氧(SpO290%)和严重缺氧(Sp02≤85%)人数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拔管后10min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PaC02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1),Pa02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1)。两组患者拔管后30 min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PaC02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而两组间的Pa02则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记录到复苏室延迟出室的患者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2vs25,p值均0.05)。结论:老年全麻患者拔管后额外监测PetC02,可以比常规的Sp02监测更加准确的发现呼吸抑制和呼吸暂停,并通过及早干预,可以改善通气,减少老年全麻患者拔管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提高老年全麻患者的复苏质量。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614.2
本文编号:2811014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6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峰;马士程;王亚;;急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2 谭杰;毛锐;张少卿;晏玉华;;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7年02期
3 张小青;李民;;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仪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非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年11期
4 倪萍;王英伟;赵璇;;紫绀与非紫绀先心患儿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年02期
5 余冬兰;李宏行;刘阳萍;;呼吸末二氧化碳的监测及校准[J];现代医院;2015年09期
6 金双燕;祁海鸥;周大春;;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04期
7 王天龙;王东信;梅伟;欧阳文;;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年10期
8 安小凤;钟泰迪;祁海鸥;;全麻复苏期发生严重呼吸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新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年02期
9 李月;;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药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7期
10 杨素征;常智忠;辛燕;吴子彬;卜彦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17期
本文编号:2811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8110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