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包括心脏外在ANS和内在ANS。心脏内在ANS主要包括位于心外膜脂肪垫处的神经丛(ganglionated plexi, GP)、连接GP的神经纤维、Marshall韧带富含的神经节及心肌神经末梢构成。GP受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迷走神经末梢支配,GP内的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心脏,其中位于窦房结尾端靠近右上肺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脂肪垫内前右GP (anterior right ganglionated plexi, ARGP)和位于下腔静脉与左、右心房交界处脂肪垫内下右GP (inferior right ganglionated plexi, IRGP)分别支配窦房结(sinoatrial node, SAN)和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 AVN)及其附近的心房肌。GP消融可以影响心脏ANS功能,预防和抑制房颤的发作,但GP消融导致的去神经效应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心脏内在ANS,这可能影响SAN与AVN的功能与结构。因此,GP消融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对SAN的变时功能与AVN的变传导功能的影响应该受到重视。目前,GP消融对SAN和AVN电生理功能的急性期影响尚无定论,且缺乏关于GP消融对SAN和AVN功能与结构远期影响的依据,据此,本研究采用解剖定位结合高频刺激的方法定位犬的ARGP和IRGP,并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后即刻与1、6、12个月后的SAN和AVN电生理功能的变化,并观察ARGP所支配的SAN与IRGP所支配的AVN细胞形态结构,以及SAN和ANV组织连接蛋白(Connexin, Cx)43和45表达的长期动态变化,目的在于探讨ARGP和IRGP消融的近期和远期安全性,为保证GP消融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心房神经节丛消融对犬窦房结与房室结电生理功能的远期影响研究目的GP消融是房颤的重要治疗方法,目前GP消融对SAN与AVN电生理功能的急性期影响尚不明确,更是缺乏长期、动态的观察。本研究旨在观察消融正常犬模型的心房ARGP和IRGP对SAN与AVN的电生理功能影响,探讨GP消融的安全性,为GP消融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取24条杂种犬为研究对象,应用3%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麻醉。行气管切开并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并分别经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放置心内电极导管2根至高位右房和希氏束,记录右房和希氏束电图。应用多功能电生理刺激和记录仪测定SAN及AVN功能。1.SAN功能包括静息心率、不同周长起搏(330ms、300ms、280ms、250ms)时SAN恢复时间(SNRT)及校正的SNRT (cSNRT),起搏脉宽2ms,强度为10倍起搏阈值,每次起搏持续2 min,暂停2 min后进行下一次起搏。SNRT测定:应用多功能电生理仪对高位右房进行快速起搏,引起SAN的抑制,当停止起搏时,最后一个起搏波至第一个恢复的窦性心房波之间的时间为SNRT; cSNRT:SNRT减去起搏前正常的窦性间期。2.AVN功能包括不同周长起搏(330ms、300ms、280ms、250ms)的AH间期、诱发心房颤动时的平均心室率(应用多功能电生理刺激仪进行右房短阵超速起搏诱发房颤[S1S1=100 ms],平均心室率为房颤时10个心室搏动的平均周长)、AVN前传不应期(采用S1S2程序刺激,S1:S2=8:1,递减步长10ms)及递增起搏时出现文氏和2:1房室传导阻滞(AVB)时的起搏周长。SAN和AVN电生理功能检测完毕后,实验犬左侧卧位,经右侧第四肋间开胸,暴露心脏,辨认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肺静脉等重要的解剖位置。ARGP和IRGP定位:(1)解剖定位:ARGP位于窦房结尾端靠近右上肺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IRGP位于下腔静脉与左、右心房交界处。(2)高频刺激定位:应用电生理刺激仪对ARGP和IRGP的解剖位置处脂肪垫给予高频电刺激(20 Hz,0.1 ms,0.6-4.5V)时,出现迷走反应即心率明显减慢或出现房室传导明显延长即为GP所在部位。定位后,对24条犬的ARGP和IRGP进行射频消融,消融成功后,即刻再次测定SAN和AVN的上述电生理指标。24条犬分随机3个组,分别于消融1、6和12个月后,重复检测以上电生理指标。数据分析:统计分析3组犬SAN和AVN的电生理指标在GP消融前后的变化。急性期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所有实验犬消融前后的变化;远期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个组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最终22条犬完成研究:1月组8条,6月组8条,12月组6条。1.SAN电生理功能的变化:在消融后即刻(n=22),静息心率增快(164±10vs 170±9 bpm,P=0.029),各起搏周长下的SNRT、cSNRT缩短。消融1个月后,静息心率和SNRT、cSNRT恢复正常。至消融6个月和12个月时,SAN的电生理指标与消融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2.AVN电生理功能的变化:消融后即刻,AVN有效不应期延长(108±10 vs 125±13 ms,P=O.000),文氏AVB起搏周长(175±10 vs 189±16 ms,P=0.001)和2:1 AVB起搏周长(157±12 vs 171±15 ms,P=0.004)均延长,房颤时心室率(279±28 vs 265±30 bpm,P=0.11)和各起搏周长下的AH间期无显著变化;消融1个月后,AVN有效不应期恢复正常,而房颤时心室率(242±27 bpm)降低(P=0.044)、短起搏周长(280ms:87±11 vs 104±12ms,P=0.029;250ms:94±12 vs110±12ms,P=0.035)下AH间期延长,文氏(180±11 vs 200±13 ms,P=0.01)和2:1(159±14 vs 180±13 ms,P=0.015)传导阻滞的起搏周长仍延长;至消融后6个月,AVN功能恢复至消融前水平。结论ARGP和IRGP消融后,SAN功能在短时间内增强,表现为静息心率增快,SNRT和cSNRT缩短,消融后1个月,SAN功能恢复至消融前水平:消融后1个月时,AVN传导功能下降,GP消融6个月后,AVN功能恢复至消融前水平。ARGP和IRGP消融后消融可导致SAN和AVN电生理功能短时间的变化,但无长期影响,提示ARGP和IRGP消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第二部分心房神经节丛消融对犬窦房结与房室结结构远期影响研究目的目前针对GP消融导致的SAN、AVN和心肌组织去神经支配后,其形态结构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尚不明确,尤其是远期的变化。本研究旨在观察消融正常犬模型的心房ARGP和IRGP对SAN与AVN组织结构及连接蛋白表达的远期变化,探讨GP消融后连接蛋白表达与电生理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连接蛋白的角度揭示电生理功能变化的原因,并为GP消融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消融组(实验组)24条犬之外,另取8条犬作为假手术组(对照组)。为消除电生理检查过程带来的影响,假手术组的SAN和AVN功能也要检测,然后行开胸手术,但不行射频消融。对于消融组的3个亚组,在相应的时间点(消融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行电生理指标再次检测完毕后,立即开胸、取出心脏(假手术组的8条犬行电生理检查之后直接开胸、取出心脏),剪取SAN和AVN组织标本,行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SAN和AVN形态结构变化。因SAN和AVN与其周围组织紧密结合或混杂(只在显微镜下才可辨认其大体边界),故无法应用Western-blo进行蛋白定量分析,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荧光方法检测SAN和AVN连接蛋白43(Cx43)和45(Cx45)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仪分析Cx43和Cx45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 MOD)代表其表达水平。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假手术组与GP消融组消融后各时间点SAN和AVN Cx43和Cx45表达的差异。结果1.SAN和AVN形态学结构变化(1)SAN:SAN结构致密,中央区细胞聚集成团或呈束状。4组SAN标本均可见窦房结动脉。SAN内可见脂肪组织侵入。与消融前相比,消融后1、6、12个月的SAN细胞数及排列方式均无明显变化。(2)AVN位于房间隔和室间隔之间,与中心纤维体相邻,4组标本的AVN与中心纤维体之间可见大量脂肪组织(冰冻切片过程中形成空洞)。消融前和消融后1、6、12个月的AVN形态结构无显著差异。2.SAN和AVN组织Cx43、Cx45表达的变化(1)SAN:消融后1个月时,消融组SAN的Cx43(0.14±0.04 vs 0.52±0.04,P=0.000)和Cx45(1.28±0.29 vs 3.17±0.40,P=0.000)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消融后6个月(Cx43:0.51±0.03,P=0.865;Cx45:2.87±1.42,P=0.179)和12个月(Cx43:0.48±0.03,P=0.268;Cx45:3.08±0.20,P=0.933)时SAN组织Cx43和Cx45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2)AVN:消融组AVN的Cx43(0.35±0.07 vs 1.09±0.17,P=0.000)和Cx45(2.11±0.42 vs 4.32±0.40,P=0.000)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消融后6个月(Cx43:0.94±0.33,P=0.787;Cx45:4.43±0.62,P=0.969)和12个月(Cx43:1.16±0.13,P=0.939;Cx45:4.29±0.45,P=0.999)时AVN组织Cx43和Cx45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ARGP和IRGP消融后消融后1个月,SAN和AVN组织的Cx43和Cx45表达水平下降,至消融后6个月时恢复正常。GP消融后的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可能与会ANVCx43和Cx45的表达下降相关。ARGP和IRGP消融对SAN和AVN的结构没有远期的影响。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541.7
【部分图文】: 在直视下对GP解剖定位后,再应用高频刺激的方法来定位ARGP和化GP,应??用多功能电生理刺激仪(XinNuoBlOO)对两处脂肪垫给予高频电刺激(20?Hz,??0.1ms,0.6?4.5?V),出现迷走反应的部位定义为GP位置,主要表现为心率显著??减慢或出现房室传导显著延长。??6.射频消融GP解剖定位结合高频刺激定位ARGP和化GP后,取射频消融电极??(7F,尖端4mm)连接也脏射频消融仪(HuaLong化-75F),将电极尖端賈于高??频电刺激时出现迷走反应的的区域,立即在直视下给予射频电流进行消顯(能量??20?W?30?W持续30?s?60s)。成功消融的称准化应用最大电刺激GP区域时,也??率未减慢或AV间期未延长。同时直视下,可见脂肪巧呈烧灼样,颜色变为焦黄色。??确认射频消融GP完全后,立即再次评估SAV和AVN的电化理功能。??GP消融和电生理功能检测完毕后,拔除股静脉範管和电极导管,距迫股静脉??止血。拔除颈内静脉的电极导管,并用细线结扎颈内静脉。逐层关闭胸腔,如有??
?消融前?消融后即刻远期?尸。?Pb?pc??6M?组?90?±?14?69?±13?S>3?±?16?0.022?0.887?0.008??12M?组?84±?18?69?±11?87?±?16?0.258?0.935?0.148??250ms??SNRT??1M?组?464?±20?427?±?18?461?±?20?0.003?0.944?0.006??6M?姐?467?±28?428?±?30?4%?±?18?0.017?0.305?0.001??12M?组?471?±28?428?±?29?471?±28?0.017?0.972?0.019??cSNRT??1M?组?105?±?16?76?±?12?94?±?15?0.002?0.318?0.044??6M?组?104?±?17?78?±17?104?±?17?0.019?0.994?0.015??12M?组?96?±?15?69?±?15?97?±?14?0.018?0.983?0.013??
在直视下对GP解剖定位后,再应用高频刺激的方法来定位ARGP和化GP,应??用多功能电生理刺激仪(XinNuoBlOO)对两处脂肪垫给予高频电刺激(20?Hz,??0.1ms,0.6?4.5?V),出现迷走反应的部位定义为GP位置,主要表现为心率显著??减慢或出现房室传导显著延长。??6.射频消融GP解剖定位结合高频刺激定位ARGP和化GP后,取射频消融电极??(7F,尖端4mm)连接也脏射频消融仪(HuaLong化-75F),将电极尖端賈于高??频电刺激时出现迷走反应的的区域,立即在直视下给予射频电流进行消顯(能量??20?W?30?W持续30?s?60s)。成功消融的称准化应用最大电刺激GP区域时,也??率未减慢或AV间期未延长。同时直视下,可见脂肪巧呈烧灼样,颜色变为焦黄色。??确认射频消融GP完全后,立即再次评估SAV和AVN的电化理功能。??GP消融和电生理功能检测完毕后,拔除股静脉範管和电极导管,距迫股静脉??止血。拔除颈内静脉的电极导管,并用细线结扎颈内静脉。逐层关闭胸腔,如有??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存金;王宽全;袁永峰;吕伟刚;Henggui Zhang;;面向短QT综合征的电生理建模与仿真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15年01期
2 刘衍冬;颜素娟;李菊香;;心力衰竭时心室肌细胞的电重构[J];广东医学;2015年14期
3 刘衍冬;李菊香;;心肌细胞晚钠电流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5年24期
4 孙少喜;雷晓明;吕磊;刘震;彭健;;阵发性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对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5年05期
5 李金轶;钟国强;柯红红;何燕;温丽娜;韦卓;赵艳梅;;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上调急性心肌梗死大鼠Cx43的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年04期
6 马一鸣;时向民;石亚君;单兆亮;卢喜烈;;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7 杜鑫;王玉堂;单兆亮;郭红阳;国建萍;;神经节消融治疗房颤的荟萃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龚世峰;沈才杰;陈晓敏;王健;储慧民;;两种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结合CT影像融合技术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的随机对照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3期
9 阳康;黄兵;廖凯;萨仁高娃;王松云;赵劲波;江洪;;脊髓神经低强度刺激对心房神经节丛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年18期
10 于宏颖;潘震华;李艳红;邢丽娜;黎辉;;环肺静脉消融联合去迷走神经化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涛;他达那非对分流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对心肌Cx43磷酸化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余敏;F波振幅对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价值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雷森;频谱分析在房颤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高梅;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抑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兔模型心房颤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徐振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房颤的心房易损性及其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14年
6 邵兴慧;盐酸关附甲素对SCN5A基因突变中晚钠电流的作用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吴灵敏;心房颤动维持机制的电标测和频谱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谭宜;房颤患者左心耳收缩期应变率与射频消融治疗预后效果关系之初步探讨[D];中南大学;2014年
9 沙拉(Ahmed Salah Salem Mohamed Ali);左房同步性及P波指数对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D];中南大学;2014年
10 张智炜;构建Jup基因突变小鼠以及Plakoglobin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索菲;心肌梗死后Neurturin动态表达与心脏迷走神经重构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王莹;两种导管消融术式治疗短病程持续性心房颤动疗效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韩菲菲;CHA_2DS_2-VAS_c评分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4 刘洁煜;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厚度与心房颤动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龙广宇;自主神经刺激对快速心房起搏犬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6 郑文君;心脏外科手术同期行直视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7 何蓉;西洛他唑及氟伐他汀对大鼠右心室肌瞬间外向钾电流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白耀邦;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焦凯;氯沙坦通过对ACE2的调控在房颤心肌电重构中的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朱俊;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
286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