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玉郎伞叶、根水提物对鸭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8:00

  本文关键词:玉郎伞叶、根水提物对鸭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建立鸭乙型肝炎慢性感染模型,研究玉郎伞根水提物和玉郎伞叶水提物对鸭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日龄广西麻鸭雏鸭,颈静脉接种0.2ml DHBV-DNA强阳性病毒血清。于接种后52天分别从颈静脉采血0.5ml。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筛选出阳性感染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模型组(等容量双蒸水);玉郎伞叶水提物高剂量组(20 g.kg-1);玉郎伞叶水提物低剂量组(10 g.kg-1);玉郎伞根水提物高剂量组(20g.kg-1);玉郎伞根水提物低剂量组(10 g.kg-1)。其余未感染的作为正常对照组(等容量双蒸水)。各组动物在同样条件下饲养,于接种后60天开始,每天空腹i.g给药,连续给药150天。分别于用药前(TO)、用药30天(T30)、60天(T60)、90天(T90)、120天(T120)、150天(T150)、及停药后7天(P7)分别取血;最后一次取血后将所有动物用戊巴比妥钠麻醉,解剖取肝组织,作适当处理,用于相关指标的检测。(1)应用FQ-PCR法检测鸭血清D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鸭血清DHBsAg、DHBeAg含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活性。(2)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肝匀浆液上清中SOD、GSH-PX的活性以及MDA、GSH的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细胞病理变化。(3)提取肝组织DNA, FQ-PCR法检测各组DHBV-cccDNA的含量。(4) ELISA法检测血清Col-I、LN、HA的含量。试剂盒法检测肝组织中Hyp的含量。(5)提取肝组织总RNA, RT-PCR法测定Col-I和TIMP-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AYLSL和AYLSR各个剂量组给药后均能降低鸭血清DHBsAg, DHBeAg和DHBV-DNA含量(P0.05,P0.01),降低ALT和AST活性(P0.05,P0.01)。停药7d后,均没有明显反跳现象(P0.05)。(2)与模型组比较,AYLSL和AYLSR各个剂量组均能增加肝组织匀浆中SOD和GSH-Px活性以及GSH含量,降低MDA的含量(P0.05,P0.01)。能减轻肝细胞病理损伤(P0.05,P0.01)。(3)与模型组比较,AYLSLH和AYLSRH各个剂量组中肝组织DHBV-cccDNA含量均减少(P0.05,P0.01)。(4)与模型组比较,AYLSL和AYLSR各个剂量组给药后均能降低鸭血清Col-I.LN.HA的含量,降低肝组织Hyp的含量(P0.05,P0.01)。(5)与模型组比较,AYLSL和AYLSR各个剂量组均能下调肝组织Col-I mRNA表达;下调TIMP-2的mRNA表达情况(P0.05,P0.01)。结论:AYLSL和AYLSR对DHBV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抑制肝脏病情的恶化。其机制可能是与抗病毒、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等相关。
【关键词】:玉郎伞叶水提物 玉郎伞根水提物 慢性鸭乙型肝炎 荧光定量PCR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5.5
【目录】:
  • 个人简历3-6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6-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4
  • 前言14-17
  • 1 实验材料17-22
  • 2 实验方法22-36
  • 2.1 药物的提取22
  • 2.2 动物模型22
  • 2.3 实验分组及用药22-23
  • 2.4 PCR法筛选阳性感染鸭23-24
  • 2.5 指标测定24-35
  • 2.6 统计学方法35-36
  • 3 实验结果36-60
  • 3.1 体重和肝脏系数36-37
  • 3.2 动物模型PCR筛选结果37-38
  • 3.3 DHBV-DNA阳性对照品FQ-PCR标准曲线38-39
  • 3.4 AYLSL和AYLSR对鸭血清DHBV-DNA的抑制作用39-41
  • 3.5 AYLSL和AYLSR对鸭血清中DHBsAg和D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41-44
  • 3.6 AYLSL和AYLSR对鸭血清ALT,AST的抑制作用44-46
  • 3.7 AYLSL和AYLSR对鸭肝组织匀浆SOD,MDA的调节作用46-47
  • 3.8 AYLSL和AYLSR对鸭肝组织匀浆GSH和PSH-Px的调节作用47-48
  • 3.9 AYLSL和AYLSR对鸭肝组织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48-50
  • 3.10 AYLSL和AYLSR对鸭肝组织cccDNA的抑制作用50-54
  • 3.11 AYLSL和AYLSR对鸭血清Col-I、LN、HA的含量,肝组织Hyp的含量的抑制作用54-55
  • 3.12 AYLSL和AYLSR对鸭肝组织COI-I,TIMP-2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55-60
  • 4 讨论60-69
  • 参考文献69-80
  • 结论80-81
  • 综述81-93
  • 参考文献90-93
  • 致谢93-9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荻庆,张玉洪;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定量对比[J];重庆医学;2005年11期

2 李玲,顾长海,王宇明,陈国致,谭朝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2与IL-10的检测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3 李瑗;苏建家;杨春;曹骥;欧超;梁亮;杨芳;王琦;;乙型肝炎病毒树

本文编号:318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18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