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肝脏缺血与损伤对小型猪生理功能和组织再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7 04:16

  本文关键词:肝脏缺血与损伤对小型猪生理功能和组织再生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小型猪 腹腔镜 肝脏 缺血再灌注 肝组织再生


【摘要】:肝脏缺血再灌注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大多继发于肝脏移植或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中,而对于该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大多集中在啮齿类小鼠、大鼠肝脏损伤模型上,应用小型猪的报道很少。因此,本实验试图应用腹腔镜技术建立小型猪肝脏缺血与损伤模型,对围术期生命体征、损伤后肝脏微环境的变化和再生能力进行监测与分析,探索手术对小型猪生理功能和肝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为构建合适的小型猪肝脏缺血与损伤模型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肝脏移植、肝组织再生等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本实验选取25头健康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A、B、C、D、E5组,各组麻醉方法、气腹和手术通路的建立方式相同,而根据手术处理方法不同,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左半肝切除组、C组为右半肝缺血30min合并左半肝切除组、D组为右半肝缺血60min合并左半肝切除组、E组为右半肝缺血90min合并左半肝切除组。在实验过程中对重要生理指标进行全程连续检测。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d、3d、7d、14d、30d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蛋白、谷草转氨酶、r-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变化。在术前、缺血后即刻、术后即刻、术后1d、3d、7d和术后1个月对各组小型猪进行腹腔镜下肝脏活组织检查,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检测肝脏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变化。通过实验,各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各组小型猪的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心率的升高、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体温下降等,除右半肝缺血90min合并左半肝切除组内个别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波动范围大以外,其余各组均未超出正常耐受范围,并且在术后很快恢复到正常。损伤后小型猪肝脏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与术前相比,术后1d和3d血清AST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经过缺血和切除手术的动物剩余肝脏组织术后1d肝细胞变性和炎性浸润严重,术后7d肝细胞明显增生。术后各组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术后1d升至最高后逐渐降低。转化生长因子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术后3d和14d变化差异显著(0.01P0.05)。肝细胞PCNA表达水平于术后1d达到高峰,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和NF-κB表达量在缺血再灌注后早期明显升高,缺血后即刻和术后1d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在术后3d呈降低趋势,差异显著(0.01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术后1d迅速升高到最高值,术后3d、术后7d逐步降低,但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幅度较小。通过实验结果得出下列结论:1.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成功建立了小型猪肝脏不同缺血时间合并部分切除损伤模型,各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证明了该实验方法是可行性。2.在手术过程中对小型猪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并通过对术后肝脏组织学和血清学的检测与分析,证明了该实验方法是安全的。3.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右半肝缺血60min合并左半肝切为损伤程度适中,肝组织再生明显的小型猪肝脏缺血与损伤模型。
【关键词】:小型猪 腹腔镜 肝脏 缺血再灌注 肝组织再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57.3
【目录】:
  • 摘要8-10
  • 英文摘要10-12
  • 1 引言12-19
  • 1.1 腹腔镜微创外科简介12-14
  • 1.1.1 腹腔镜微创外科发展历史12-13
  • 1.1.2 腹腔镜微创外科的综合评价13-14
  • 1.1.3 腹腔镜微创外科发展趋势14
  • 1.2 缺血再灌注损伤概述14-16
  • 1.2.1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诱因14-15
  • 1.2.2 临床上常见的缺血再灌注损伤15-16
  • 1.3 相关因子与缺血再灌注损伤16-18
  • 1.3.1 Toll样受体(TLRs)16-17
  • 1.3.2 核转录因子-κB(NF-κB)17
  • 1.3.3 肿瘤坏死因子(TNF-α)17-18
  • 1.4 目的与意义18-19
  • 2 材料与方法19-30
  • 2.1 材料19-21
  • 2.1.1 实验动物19
  • 2.1.2 实验器材19-20
  • 2.1.3 实验药品及试剂20-21
  • 2.2 实验方法21-30
  • 2.2.1 实验前准备21
  • 2.2.2 麻醉与保定21
  • 2.2.3 手术操作21-24
  • 2.2.4 术后护理24
  • 2.2.5 标本采集24-25
  • 2.2.6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监测25
  • 2.2.7 肝脏环境变化的监测25-29
  • 2.2.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29-30
  • 3 结果与分析30-52
  • 3.1 小型猪腹腔镜手术结果及安全性监测30-37
  • 3.1.1 手术结果30
  • 3.1.2 术中生理指标的监测结果30-37
  • 3.2 小型猪腹腔镜手术后肝脏酶谱的变化37-41
  • 3.2.1 总蛋白(TP)38-39
  • 3.2.2 谷草转氨酶(AST)39-40
  • 3.2.3 谷氨酰转肽酶(GGT)40
  • 3.2.4 总胆红素(TBIL)40-41
  • 3.3 肝脏组织学变化41-44
  • 3.4 小型猪腹腔镜手术后血清生长因子的变化44-46
  • 3.4.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44-45
  • 3.4.2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45-46
  • 3.5 肝组织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46-48
  • 3.6 TLR与NF-κB基因表达的变化48-49
  • 3.7 术后肝脏组织炎性因子的变化49-52
  • 3.7.1 白细胞介素-6(IL-6)50-51
  • 3.7.2 肿瘤坏死因子(TNF-α)51-52
  • 4 讨论52-56
  • 4.1 腹腔镜建立手术模型方法的选择52-53
  • 4.1.1 腹腔镜下肝脏血流阻断的方法52
  • 4.1.2 肝脏血流阻断时长的选择52-53
  • 4.2 手术的安全性评价53
  • 4.3 不同缺血时间对肝脏功能的影响53
  • 4.4 不同缺血时间对肝脏再生的影响53-56
  • 4.4.1 不同缺血时间对血清生长因子的影响53-55
  • 4.4.2 不同缺血时间对肝组织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55
  • 4.4.3 不同缺血时间对TLR/NF-κB基因表达和肝组织炎性因子的影响55-56
  • 5 结论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4
  • 附录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志红;李晓玲;何松青;李淑群;王桂林;;自制肝门阻断带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年08期

2 曹月敏;腹腔镜手术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河北医药;2002年05期

3 崔翔宇;李占清;;Toll样受体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产生及胶毒霉素的抑制作用[D];同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32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632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