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损伤红细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2:00

  本文关键词: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损伤红细胞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肾性贫血是指由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而引起的贫血。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即(Erythropoietin,EPO)的相对或绝对减少,尿毒症毒素(Uremic toxins,UTox)导致骨髓生成红细胞障碍和红细胞破坏过多,出血,由于消化道症状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消化不良、吸收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髓病变等。肾性贫血是肾衰病人严重的并发症,进而引起各系统缺血、缺氧[1-2]。长期贫血会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绞痛,慢性严重贫血时可引起心肌收缩力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继而出现充血心力衰竭[3]。心力衰竭可以促使肾功能更进一步恶化。贫血、肾衰、心衰这样三种病理状态,造成机体恶性循环,极度影响着病人生活的质量和疾病的长期预后[4]。因此,提高尿毒症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有效纠正贫血显得尤为重要。早在10年前Lang等提出红细胞衰亡这一定义:许多因素可破坏红细胞,诱发细胞自杀死亡或者衰亡,这种与有核细胞的凋亡类似的现象,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线粒体(这些可以诱导细胞进入程序性凋亡),所以红细胞不具有细胞凋亡的部分典型表现(譬如:核的浓缩、膜电位的消失),但是具备其他的凋亡特征(譬如:细胞皱缩、体积变小、膜囊泡化),体现在红细胞膜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即(phosphatidylserine,PS)外露水平[5]。红细胞膜表面外露程度的PS与机体的血红蛋白间呈负相关关系[6-8]。以往的研究表明,一些不同分子量的毒性物质存在CKD病人血浆中,抑制骨髓生成红细胞、破坏红细胞而致使贫血[9]。如果将CKD病人的红细胞输给健康人,红细胞生存时间会变为正常,健康人红细胞与尿毒症病人血浆一起孵育时,红细胞膜外面的PS显著增加,细胞生存时间缩短[10]。这些研究结果证实,肾衰病人体内的尿毒素在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血浆中某些因子与CKD病人红细胞膜表面的PS相关联[11-12]。Mario B等研究表明CKD晚期未透析病人与血液透析病人比较红细胞膜PS的外露水平没有明显区别,提示这些毒素不能为透析所清除,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因子可能是不耐热的大分子物质或者蛋白质,或者是具有高蛋白结合力的小分子物质[12]。各种血液净化技术虽然缓解了多种尿毒症毒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对生命的威胁,但均不能明显地改善贫血,纠其原因大概是这些透析未能有效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是一类尿毒症毒素的典型代表,具有与血浆白蛋白高度结合能力[13],其在血浆中的结合系数是90%以上[14],通过常规透析方法很难清除。ckd3-5期病人血清is浓度是健康人的50-90倍[15]。近来蛋白结合尿毒症毒素is在ckd病人肾性贫血及其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的:本实验观察白蛋白结合is作用于红细胞后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探究白蛋白结合尿毒症毒素is与ckd病人肾性贫血相关关系。方法:本课题按以下内容进行探讨:本研究采用非吸烟成年健康志愿者的外周静脉血,以其离心后洗涤红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4%蛋白结合的is作用于人红细胞48h后,检测其对红细胞体积(forwardscatter,fsc)、红细胞外表面ps标记率、溶血率、红细胞内的ca2+荧光强度的影响。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蛋白结合is作用于红细胞ps标记率和fsc的影响。2.采用酶标仪检测4%蛋白结合is作用于红细胞溶血率的影响。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蛋白结合is作用于红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1.蛋白结合(62.5、125、250、500、1000)μmol/lis作用于人红细胞后,红细胞fsc分别为1517.33±15.63、1489.66±8.02、1361.00±13.75、877.33±23.02、742.67±14.04,与4%白蛋白组相比,红细胞体积随i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并呈量效关系(p0.05);而当红细胞外ca2+阴性时,随is浓度的增加,细胞体积变小的程度明显减轻。2.蛋白结合(62.5、125、250、500、1000)μmol/lis作用于人红细胞后,红细胞表面的ps标记率分别为1.51±0.27%、1.73±0.23%、2.99±0.51%、4.78±0.36%、10.32±1.64%,与4%白蛋白组相比,随蛋白结合is浓度的增加,红细胞外表面的ps标记率渐增加,并呈量效关系(p0.05);而当红细胞外ca2+阴性时,随is浓度的增加,红细胞外表面的ps标记率轻度的增加。3.蛋白结合(62.5、125、250、500、1000)μmol/lis作用于人红细胞后,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1.28±0.14%、2.55±0.29%、3.50±0.11%、4.70±0.23%、6.77±0.28%,红细胞溶血率随i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并呈量效关系(p0.05);细胞外ca2+阴性时,随is浓度的增加,溶血率轻度的增加。4.蛋白结合(62.5、125、250、500、1000)μmol/LIS作用于人红细胞后,细胞内的Ca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6.04±0.70、6.87±0.77、8.72±0.55、9.94±0.47、12.03±0.50,红细胞内的Ca2+平均荧光强度随IS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并呈量效关系(P0.05)。结论:4%白蛋白结合IS增加细胞外表面的PS标记率、溶血率、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能促使红细胞膜发生皱缩,并呈量效关系导致红细胞衰亡,且主要通过Ca2+内流机制诱发红细胞衰亡。
【关键词】: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 红细胞 衰亡 细胞内钙离子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R556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Abstract6-9
  • 中文摘要9-12
  • 第一章 前言12-14
  • 第二章 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损伤红细胞14-32
  • 2.1 材料及方法14-19
  • 2.2 结果19-29
  • 2.3 讨论29-31
  • 2.4 结论31-32
  • 全文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6
  • 文献综述 硫酸吲哚酚的毒性及其清除策略的研究进展36-50
  • 参考文献44-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韦杏雪;吴军;梁新;丁瑜;袁发焕;;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损伤红细胞膜[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24期

2 韩泳平,王曙宾,向永臣,李张宇,谢秀琼;球状活性炭对几类中药有效成分的吸附性能研究[J];中草药;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损伤红细胞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295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8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