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受者Hepcidin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
本文关键词:肾移植受者Hepcidin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正常人和肾移植受者血和尿中表达量差异及与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解放军第309医院健康查体人员30例及肾移植受者40例为研究对象,移植受者随访至出院,留取体检当日和肾移植术前及术后肾功能恢复过程中血和尿标本,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移植前肾功能指标和移植相关资料。应用Hepcidin及IL-6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血和尿中两者的表达量,依据肾移植与否及术后不同恢复情况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30例、慢性肾病组40例、’肾功能恢复稳定组28例、肾功能延迟恢复组9例。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或F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比较各组间血和尿液Hepcidin和IL-6表达量差异,应用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联系,并阐明其在体内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本实验研究中血和尿液的合适稀释倍数分别是200倍和100倍。CKD组血清Hepcidin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9±7.5μg/L vs 11.6±4.5μg/L,p=0.031);肾移植术后第1天肾功能恢复稳定组血清Hepcidin表达量较CKD组也明显升高(169.4±12.7 μg/L vs 66.9±7.5 μg/L,p=0.008),而且与DGF组相比也差异明显(169.4±12.7 μg/L vs 82.1±20.9μg/L,p=0.023):但术后第1天DGF组血清Hepcidin表达量则较CKD组变化不大(82.1±20.9μg/L vs 66.9±7.5μg/L,p=0.057)。(2)受试对象在临床资料、移植前肾功能指标和移植相关资料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肾移植术前,恢复稳定组与DGF组血清Hepcidin表达量无差异(71.2±6.3μg/L vs 69.5±7.1μg/L,p-0.560.05);术后恢复稳定组血清Hepcidin升高程度明显高于DGF组,峰值出现在血流开放第12小时至术后第1天,其他时间点的表达量也均有明显差异。(3)相关性分析显示CKD组血清Hepcidin与IL-6呈正相关(r=0.5758,p=0.021),与Hb呈负相关(r=-0.5313,p=0.035);而肾功能恢复稳定组血流开放第12小时相较第6小时血清Hepcidin(187.5±8.2 μg/Lvs 105.8±11.2μg/L,p=0.00830.01)和血清IL-6(23.2±4.9 ng/L vs 15.4±4.1 ng/L,p=0.0410.05)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并且两者在血流开放第6、12小时和术后第1天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1=0.5782,p1=0.032;r2=0.4471,p2=0.015;r3=0.5775,p3=0.007)。(4)DGF组移植肾功能开始恢复第1、2、3、5、7天血清Hepcidin表达量逐渐降低。DGF组移植肾功能开始恢复第1、2、3、5、7天尿Hepcidin/尿肌酐比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恢复稳定受者血清Hepcidin表达量较DGF受者明显增加,其表达增多可能对术后移植肾IRI具有保护作用,表达不足则可能是导致DGF的原因之一;血清Hepcidin随IL-6表达量增高而分泌增多,和IL-6的血清水平呈正相关,这可能是机体IRI后通过血清IL-6激活酪氨酸激酶转录信号通路刺激Hepcidin表达增加;而DGF受者肾功能恢复过程中,血清Hepcidin的表达逐渐减少,各时间点的尿Hepcidin和尿肌酐比值亦无显著性差异,则Hepcidin在DGF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可能不发挥作用。
【关键词】: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Hepcidin 酶联免疫吸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9.2
【目录】:
- 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2
- 1 材料与方法12-19
- 1.1 临床资料12-14
- 1.2 实验器材14-15
- 1.3 实验方法15-19
- 1.4 统计学分析19
- 2 结果19-29
- 2.1 四组血清Hepcidin表达量的比较19-21
- 2.2 血清Hepcidin表达量与DGF的关系21-24
- 2.3 Hepcidin与IL-6、血红蛋白血清水平的相关性分析24-27
- 2.4 DGF组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Hepcidin表达量变化27-29
- 3 讨论29-32
- 4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7
- 文献综述37-43
- 参考文献40-4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43-44
- 致谢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蓓,席亚鸣,谢庆芳;肾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蛋白体脱氧核糖核酸转录活性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2 唐勤,严晓敏,陈明,孙则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江苏医药;2003年12期
3 张涛,张涤华;肾移植术后继发感染13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12期
4 罗先红,罗蓉,刘秀卿,黄瑞宏,张羽;肾移植受者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监测[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5 周英;黄婉琳;廖苑;;107例肾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1期
6 何菊芳;董梅;匡铁吉;肖漓;梁艳;许桂颖;雷红;孟祥红;;肾移植受者手术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改变特征的调查[J];临床急诊杂志;2006年06期
7 彭振丽;卢冰冰;高占成;曲星珂;曹照龙;董霄松;王晓峰;;29例肾移植受者肺炎临床特点研究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8年01期
8 费继光;陈立中;赵纪强;王长希;邱江;邓素雄;李军;陈国栋;;肾移植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J];中国癌症杂志;2008年03期
9 许龙根;杨亦荣;王洪伟;邱丰;彭万岭;徐惠明;傅晶;金丽明;朱晓峰;;肾移植受者术后生育的临床特点[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年01期
10 王建;张亚大;;中医药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海云;曲星珂;徐涛;王晓峰;;肾移植术后药物治疗导致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瞿立辉;陈江华;吴建永;王逸民;张建国;王苏娅;寿张飞;何强;;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彭文翰;陈江华;蒋宇光;吴建永;何强;寿张飞;王惠萍;陈莹;;肾移植受者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急性排异的关系[A];2007年浙江省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詹佳铭;王祥慧;徐达;周佩军;邵琨;杨洋;廖炯博;;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对肾移植受者免疫预示作用的临床研究[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余自成;周佩军;王祥慧;徐达;陈冰;张伟霞;安国华;方洁;;有限取样方法估算中国成年肾移植受者霉酚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飞;吕蓉;吴建永;陈莹;王慧萍;陈江华;;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水平对急排反应的影响[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杨安卿;王祥慧;徐达;周佩军;;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对肾移植受者的影响——临床初步分析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邵琨;王祥慧;周佩军;赵菊平;李容炳;徐达;;多重耐药基因1对肾移植受者霉酚酸酯药代动力学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何娟;徐达;王祥慧;周佩军;杨婉花;;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在肾移植的应用进展[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何淑琴;王金侠;任莉;;肾移植术后妊娠的随访监护[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志平;三项研究促进肾移植技术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特约记者 龚怡;社会应给予器官移植受者更多关怀[N];家庭医生报;2006年
3 张涛;国内DGF临床诊治达成初步共识[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移植点燃衰竭的希望[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一宣;我愿做医学科研路上的一块砖[N];常州日报;2006年
本文关键词:肾移植受者Hepcidin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6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