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肾移植受者UGT1A9、UGT1A8、UGT2B7、ABCC2、ABCG2和SLC01B3基因多态性与霉酚酸酯所致不良反

发布时间:2017-06-25 05:19

  本文关键词:肾移植受者UGT1A9、UGT1A8、UGT2B7、ABCC2、ABCG2和SLC01B3基因多态性与霉酚酸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器官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受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术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药的主要原因,严重的排斥反应会导致移植失败。因此,实现免疫抑制药的个体化用药,不断提高器官移植受者的存活率,成为现阶段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属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因其免疫抑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获得广泛使用。但其显著的个体代谢差异和狭窄的治疗窗也是临床应用中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现阶段临床使用最为常见的药物浓度监测手段,然而TDM不足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因为在较低或者标准剂量下依然发现了毒副作用的存在。因免疫抑制药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就患者而言,在得到良好疗效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如果能够从遗传的角度,建立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用药模型,在用药前就对患者进行初始剂量和常用剂量的预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使得霉酚酸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地得到利用。在众多影响药物吸收、分布和代谢的因素当中,遗传差异是最具有个体代表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九十的药物代谢与患者遗传特性有关。因此,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内外对霉酚酸酯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h transferase,UGT)、多药耐药结合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3,OATP1B3)上。其中,UGT1A9-440CT、UGT1A9 I399CT、UGT1A8*2、UGT2B7 G211T、UGT2B7 A268G基因多态性,编码MRP2的基因ABCC2-24CT、ABCC21249GA、ABCG2 C421A基因多态性,SLCO1B3 T334G位点的多态性与霉酚酸酯血药浓度密切相关。最新研究发现,OATP1B3可通过调节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 ptor,PXR)和组成性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的转运,间接影响人体PXR和CAR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影响某些药物代谢关键酶的表达,而这类酶的遗传特性个体差异较大。以上基因多态性对霉酚酸酯的药动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弄清楚各基因位点突变对霉酚酸酯药动学的影响,是实现霉酚酸酯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是讨论相关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MMF血药谷浓度的关系,尚没有对相关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目的通过测定服用霉酚酸酯的肾移植受者UGT1A9、UGT1A8、UGT2B7、ABCC2、ABCG2以及SLCO1B3基因多态性,研究转运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以及其他基因多态性是否与霉酚酸酯所致不良反应存在相关性,为肾脏移植受者霉酚酸酯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236名肾移植患者进行以下基因位点:UGT1A9-440CT、UGT1A9 I399CT、UGT1A8*2、UGT2B7 G211T、UGT2B7 A268G、ABCC2-24CT、ABCC21249GA、ABCG2 C421A、SLCO1B3 T334G多态性的检测。将部分PCR产物送测序公司测序,验证PCR-RFLP方法分型的准确性。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测定肾移植患者的MPA的血药浓度。对入选的236名肾移植患者均查阅病例,记录肾源(尸肾或亲属供肾)、年龄、性别、身高、质量、BMI值、透析持续时间、移植年月、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乙肝和丙肝感染史等临床资料,以及移植术后3、6、12、24、36月的MMF、FK506、激素的剂量,肝肾的各项功能,血糖水平(FPG),血常规检查等生化指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统计学t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来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差异;采用统计学χ2检验法来检测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差异;采用logistic统计分析法来分析移植后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236例入组患者中,77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共计96人次,其中36例骨髓抑制,15例胃肠道反应,26例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8%。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发现,患者发生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在BMI值、用药时间、透析时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用药时间和术后3月时的MPA血药谷浓度是MMF骨髓抑制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凝胶电泳分型与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一致。UGT1A9-440CT基因突变频率为6.10%,本研究中未检测到TT基因型突变;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各组间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基因型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月时CT基因型组的血药谷浓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组。UGT1A9 I399CT基因突变频率为53.20%;骨髓毒性组CC基因型分布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间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月时剂量存在Dose CCDose CTDose TT,且TT基因型组的剂量显著低于CC基因型组;不同基因型在各时间点的MMF血药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GT2B7 G211T基因突变频率为16.0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各组间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TT基因型组在透析时间上显著高于GG型组,术后12月时TT基因型组的剂量显著低于GG基因型组;不同基因型在各时间点的MMF血药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GT2B7 A268G基因突变频率为63.72%;骨髓毒性组、感染组AA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A等位基因在对照组的分布显著低于感染组;术后3月时GG基因型组的剂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组和AG基因型组;术后3月时AA基因型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组。UGT1A8*2基因突变频率为56.40%;骨髓毒性组GG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在各组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月时GG基因型组剂量显著低于CG基因型组;术后3月时GG基因型组血药谷浓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组。ABCC2-24C/T基因突变频率为21.34%;骨髓毒性组CC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在各组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CT基因型组与CC基因型组在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基因型在各时间点的MMF血药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C2 1249GA基因突变频率为11.5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各组间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GG基因型组与GA基因型组在BMI值上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2月时GG基因型组的谷浓度显著高于GA基因型组。ABCG2 C421A基因突变频率为33.84%;胃肠道反应组AA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在各组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AA基因型组在性别上的分布与CC、CA基因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6月时AA基因型组血药谷浓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组。SLCO1B3 T334G基因突变频率为71.65%。胃肠道反应组GG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在胃肠道反应组的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月时GG基因型组血药谷浓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组。UGT1A9-440C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生骨髓毒性的风险增加3.514倍;UGT1A9 I399T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生骨髓毒性的风险增加4.326倍;UGT2B7 G211T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MMF所致不良反应无显著相关性;UGT2B7 268GG基因型较AA基因型发生机会感染的风险增加3.254倍;UGT1A8*2GG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生骨髓抑制毒性的风险增加4.527倍;ABCC2-24CC基因型较TT基因型发生骨髓抑制毒性的风险增加3.461倍;ABCC2 1249GA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MMF所致不良反应无显著相关性;ABCG2 421AA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生胃肠道反应的风险增加4.410倍;SLCO1B3 334GG基因型较TT基因型是发生胃肠道反应的风险增加5.624倍。结论UGT1A9-440CT、UGT1A9 I399CT、UGT1A8*2、UGT2B7 A268G、ABCC2-24CT、ABCG2 C421A、SLCO1B3 T334G位点的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有关。UGT1A9-440CT、UGT1A9 I399TT、UGT1A8*2 GG、ABCC2-24CC是肾移植术后发生MMF所致骨髓抑制毒性的危险因素;UGT2B7 268GG基因型是肾移植术后发生MMF所致机会感染的危险因素;ABCG2 421 AA、SLCO1B3 334 GG基因型是肾移植术后发生MMF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霉酚酸酯 基因多态性 肾移植 不良反应 UGT ABCC2 ABCG2 SLCO1B3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9.2
【目录】:
  • 摘要5-10
  • ABSTRACT10-17
  • 中英文缩略词表17-18
  • 前言18-23
  • 第一章 肾移植术后霉酚酸酯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23-31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23-25
  • 2. 实验方法25-26
  • 3. 实验结果26-28
  • 4. 讨论28-31
  • 第二章 HPLC-荧光法测定肾移植受者血浆中霉酚酸的浓度31-39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31-32
  • 2. 实验方法32-36
  • 3. 实验结果36
  • 4. 讨论36-39
  • 第三章 UGT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霉酚酸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39-70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40
  • 2. 实验方法40-46
  • 3. 实验结果46-66
  • 4. 讨论66-70
  • 第四章 ABCC2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霉酚酸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70-84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71
  • 2. 实验方法71-72
  • 3. 实验结果72-81
  • 4. 讨论81-84
  • 第五章 ABCG2、SLCO1B3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霉酚酸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84-98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85
  • 2. 实验方法85-87
  • 3. 实验结果87-96
  • 4. 讨论96-98
  • 全文总结98-102
  • 参考文献102-112
  • 综述112-123
  • 参考文献118-12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23-124
  • 致谢1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青;张华峰;戴博;张福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的浓度[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明;UGT2B7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庞良芳;UGT1A9和UGT2B7的基因多态性对麦考酚酸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肾移植受者UGT1A9、UGT1A8、UGT2B7、ABCC2、ABCG2和SLC01B3基因多态性与霉酚酸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480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