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酮体、血酮体及尿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诊断及治疗意义探讨
本文关键词:呼气酮体、血酮体及尿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诊断及治疗意义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4年
呼气酮体、血酮体及尿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诊断及治疗意义探讨
高照华
【摘要】:背景:糖尿病酮症(Diabetic Ketosis DK)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如果诊治不及时有可能威胁患者生命。酮体的三种成分为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尿酮体检测主要反应尿液中乙酰乙酸水平,对丙酮的反应较差;血酮体的主要反应血液中β-羟丁酸水平;而呼出气中酮体主要反应的是丙酮的水平。三种不同的检测手段均可以用来检测酮体的水平,但各自的临床意义不同。 目的:检测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物质的水平对指导糖尿病酮症的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意义。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及评价呼气酮体这一新兴检测指标的检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99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9例,女性50例,年龄11-85岁,分为糖尿病酮症组(DK)和糖尿病非酮症组(NDK),血酮体以大于参考值(0.5mmol/L)上限为阳性,尿酮体以“+”以上(包括+)为阳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测定患者呼气中丙酮浓度,并检测指尖血酮体、静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各项血脂和肝、肾功能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果:(1)根据尿酮体定性检测分为1(-,n=19),2(+-,n=16),3(+,n=25),4(++,n=19),5(+++,n=20)共5组,空腹血糖在第5组显著高于1、2、3、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P=0.029、P=0.008),其他各组间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在第5组明显低于第1-3组(P=0.005、P=0.001、P=0.001),第4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37),,其他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酮体在4组、5组显著高于1、2、3组(P=0.003、P=0.008、P=0.023)、(P0.001,P0.001、P0.001),且5组明显高于4组(P0.001),1-3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气酮体第4组明显高1、3组(P=0.028、P=0.035),5组明显高于1、2、3、4组(P0.001,P0.001、P0.001、P=0.002),其他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血酮体阳性率分别为6.7%,14.29%,43.48%,71.43%,89.5%,呼气酮体阳性率分别为,6.67%,14.29%,60%,80%,92.86%。(3)呼气酮体水平与空腹血糖(r=0.428;P0.001)、血酮体(r=0.817;P0.001)、尿酮体(r=0.581;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55;P=0.047)、CRE(r=0.385;P=0.002)、BUN(r=0.362;P=0.003)显著相关。(4)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902,P0.001,以呼气酮体=1.185ppm作为预测糖尿病酮症发生的最佳临界点,其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77.1%。 结论:空腹血糖及年龄是糖尿病酮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呼气酮体水平与空腹血糖、血酮体、尿酮体、LDL-C、CRE、BUN显著相关。呼气酮体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呼气丙酮检测作为一项无创、便捷、快速的酮体检测指标,为糖尿病酮症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了有价值的新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8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裕泉,管文军,李光,潘敏;糖尿病多参数生物传感器[J];分析化学;2004年09期
2 施耀方;邹建英;;末梢血β-羟丁酸与尿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预后及诊断中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22期
3 张颖;于永光;王卓茹;邢燕;;乙酰乙酸/β-羟丁酸检测用于早期糖尿病及糖尿病诊断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张静,张扬立,李柯;血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陈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因[J];健康博览;2013年08期
6 帅虎,梅敏,李海珠,段红萍,谭尚华;血β-羟丁酸的测定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J];齐鲁医学检验;2005年02期
7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节选)[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3年02期
8 任培红;;糖尿病患者检测血β-羟丁酸的意义综述[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23期
9 姜椿法;何胜;邱全煌;苏小玲;;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漏诊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发;;糖尿病患者血清β-羟丁酸与血清酮体粉剂半定量法检测间的关系及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2 朱延清;;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妊娠剧吐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3 王良宏;熊晓丽;孙贵光;田智;;血清β-羟丁酸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施耀方;邹建英;;末梢血β-羟丁酸与尿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预后及诊断中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22期
5 杨春花;王庆高;何晓琳;;加味丹参饮防治缺血心肌损伤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金俐;王丽;蒋锦;朱婷婷;单芳静;;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杨艳霞;张翼翔;阴海静;杨宁;;稀土氟化钕微粒致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余王琴;郑小伟;;郑小伟教授论治哮喘经验采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2期
9 陈小明;;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年01期
10 秦毅;武国良;;超声评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金虹;;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2 李巍;秦兰;刘晓;吴雪琴;;自拟凉血化瘀汤治疗血瘀火热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朱章志;谢欣颖;王璟霖;张萌;;肾康注射液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A];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朱章志;张萌;谢欣颖;袁媛;;糖脉康颗粒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A];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14年
5 张晶晶;詹继红;;肾脏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致低血糖危险应予以重视[A];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6 韦海涛;杨国丽;邓瑞阳;王斌;陈志红;;1例重型破伤风的治疗体会[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诊疗新进展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华;毛细管电泳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2 张志刚;奶牛亚临床酮病诊断试纸条研制及其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3 许光明;快速表面质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魏晓露;广藿香油抗病毒的物质基础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高宗桂;川芎嗪干预大鼠缺血性中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李得民;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王小风;氧化物纳米材料对CO_2及还原性气体的气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白山岭;牛黄参对HepG2的P53、Bcl-2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哲;环氧化法固定化海因酶及性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2 张帅;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继青;纳米催化发光法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4 康美玲;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的呼吸丙酮分析仪设计[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严冰;部分致病菌感染肺组织产生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杨旭;基于人体口腔气味的糖尿病病情分析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赵九艳;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呼出气体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8 龙渊;蠲痹颗粒对胶原性小鼠关节炎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
9 张晓月;阿司匹林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10 石玲;疏肝健脾活血方加减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保利,刘风奎;急性腹痛待查诊断方法的探讨(附512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5年09期
2 李晓晔,吴红,姜茹,柳巍,许兵;糖尿病和贫血患者血浆中乳酸质量浓度的测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陈裕泉,管文军,李光,潘敏;糖尿病多参数生物传感器[J];分析化学;2004年09期
4 马念章,李光,廖静敏;人体内酮体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5年07期
5 靳敏 ,吴敬林 ,李瑞祥;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2年10期
6 刘梦琼 ,陈代钊 ,梁丰;血清D-3-羟基丁酸测定与传统血酮体定性检测比较分析[J];海南医学;2003年03期
7 张耀平,李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检测血清β羟丁酸的重要意义[J];海南医学;2004年10期
8 张静;陈星浩;宁小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β-羟丁酸与相关指标的关系[J];河北医学;2006年06期
9 易斌,魏桂芬,唐银;血清β-羟丁酸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意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张颖;于永光;王卓茹;邢燕;;乙酰乙酸/β-羟丁酸检测用于早期糖尿病及糖尿病诊断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雪松,秦裔丽;葡萄糖-BrO_3~--Mn~(2+)-H_2SO_4-丙酮体系的振荡反应[J];广西科学;1994年03期
2 钟光恕,傅祖植;酮体测定的临床应用与再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年08期
3 冷丽佳;酮体酚过敏反应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2期
4 张锦,侯永生,艾立岩,邱国勋;血清酮体水平对糖尿病病情监测和分型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8年01期
5 石毅,吴松华;酮体检测的基础与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2003年01期
6 蒋仁礼,王子瑜;血清ALT酮体粉法测定的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1994年02期
7 嘉帆;酮体对帕金森病可能有保护神经的作用[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20期
8 刘英其;1例糖尿病患者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年04期
9 张常武;尿糖和酮体检测原理及其意义简介[J];中国乡村医药;2004年01期
10 黄世领!116017,郑全清!116017,齐安!116017,李家燮!116017;肝组织生酮作用实验方法的改进[J];临床军医杂志;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酮体检测不同方法准确性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钱俊时;;赵巧芝通过辟谷闯出了一条修丹新路——在2007年6月中国医学气功交流会上的发言[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07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阮晶华;;血酮体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中评价[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邱志钊;屈小平;拱海鸥;景岩林;;一例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金鹏;王岩;;程益春教授治疗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经验[A];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周励;;北京鸭的综合管理系统[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7 谢启宇;冯定远;黄俊文;王征;;中链脂肪和长链脂肪对初生仔猪营养作用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0年
8 闫芳;;微泵治疗酮症酸中毒的病情观察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珍珍;潘淑请;侯俊秀;王凤岐;;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及酸中毒患者61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10 宋立光;;20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伍新华;[N];大众卫生报;2000年
3 伍新华;[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山东 王建华 主任;[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北京友谊医院 主任医师 王润华;[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王维明;[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7 赵笑梅;[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许锦东;[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宋光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许锦东;[N];民族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华兵;KLF11作为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调节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夏焕章;麦迪霉素产生菌酮基还原酶基因生物功能及其应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3 徐闯;酮病奶牛肝脏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志刚;奶牛亚临床酮病诊断试纸条研制及其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5 周礼红;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及桔霉素、Monacolin K生物合成相关PKS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江南大学;2005年
6 陈小军;血管生成素样蛋白促羊妊娠毒血症形成及药物调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照华;呼气酮体、血酮体及尿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诊断及治疗意义探讨[D];吉林大学;2014年
2 朱金凤;复合菌发酵剂防治奶牛酮病的试验[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晓红;解酮障碍SCOT基因突变与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4 张帅;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薛瑞益;围产期奶牛血中某些生化指标与脂类代谢病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6 杨沛林;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牛萍;以顽固性高血压为表现的原发性醛固酮综合症[D];武汉大学;2004年
8 邹冰;3-羟基丁酸对成骨细胞和大鼠骨质疏松影响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李德刚;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糖尿病脑部代谢异常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10 朱志慧;Fas系统在睾酮所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呼气酮体、血酮体及尿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诊断及治疗意义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8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