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定量PCR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乳酸杆菌菌种数量的改变
本文关键词:实时定量PCR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乳酸杆菌菌种数量的改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方医科大学》 2012年
实时定量PCR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乳酸杆菌菌种数量的改变
刘婷婷
【摘要】:[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升高趋势,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除了与基因及饮食结构、体力活动等环境因素有关之外,还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或动物模型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肠道菌群构成发生了改变,这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因素。还有动物实验发现,通过改变饮食因素使肠道菌群构成发生变化能引起肥胖,进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因此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热点。人体消化道定植着相当复杂又相对稳定的肠道菌群,在能量代谢、免疫防御、合成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乳酸杆菌普遍存在于人类消化道中,并且经常作为益生菌加入食品中。目前,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相互作用仍存在分歧,它们影响人体代谢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有实验发现,服用干酪乳酸杆菌能减轻大鼠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然而也有实验表明,乳酸杆菌能引起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又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有关。 [目的] 本研究拟从肠道菌群角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我国2型糖尿病人群与血糖正常人群肠道总乳酸杆菌及其具体菌种(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数量的差异,并且分析乳酸杆菌数量与血糖、血脂等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寻求新靶点。 [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0年10月在广东某社区医院病房住院及门诊随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50人,同时选取30名健康对照者,性别、年龄、BMI相匹配,并排除肿瘤、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患有甲状腺等其它内分泌疾病、1月内服用抗生素及微生态制剂、近4周内患腹泻病或其它胃肠道疾病者。收集每个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样品,进行空腹血糖(FBG)、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包括TC、LDL-C、HDL-C、TG)、C反应蛋白(CRP)浓度测定,进行OGTT试验,收集2h后血样品进行餐后2h血糖(PBG)、胰岛素、C肽浓度测定。收集每个研究对象当日粪便样品,称取湿重粪便样品每份2g,经反复离心、去除杂质、洗涤,得到菌体沉淀,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总DNA。根据待测目标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将10倍系列稀释的标准品与粪便细菌DNA样品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每次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均相同,每次实验同时设标准品及空白对照,每个样品均同时做2个平行复孔。反应完毕后根据熔解曲线分析PCR产物的特异性,根据Ct值及标准曲线计算每克粪便样品中待测细菌基因的拷贝数,作为定量结果。将此定量结果经log10转换后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K类中心聚类法根据所含细菌数目的差异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相互独立的两类,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类间目标细菌的差异,用两独立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比较两类中糖尿病患者的百分比来判断该分类方法与糖尿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总乳酸杆菌拷贝数与糖尿病患者脂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炎症指标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乳酸杆菌属及其具体菌种实时定量PCR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糖尿病组(7.771±0.874)乳酸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606±0.586)(P0.001);糖尿病组(4.550±0.674)嗜酸乳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904±0.614)(P0.001);糖尿病组(5.016±1.047)干酪乳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504±0.938)(P=0.031);糖尿病组(5.188±0.681)保加利亚乳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550±0.674)(P0.001);糖尿病组(3.744±0.995)鼠李糖乳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730±0.459)(P0.001);糖尿病组(4.698±0.938)植物乳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4.619±0.657),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685)。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相互独立、菌群构成特征不同的两类,其中第一类含有显著增多的总乳酸杆菌(7.8±0.9P0.001)、嗜酸乳杆菌(5.2±1.0P0.001)、保加利亚乳杆菌(5.2±0.6P=0.038)、干酪乳杆菌(5.2±1.2P=0.007)及鼠李糖乳杆菌(4.0±1.1P0.001),第二类含有显著减少的总乳酸杆菌(7.0±0.9P0.001)、嗜酸乳杆菌(2.9±0.6P0.001)、保加利亚乳杆菌(4.8±0.8P=0.038)、干酪乳杆菌(4.6±0.8P=0.007)及鼠李糖乳杆菌(2.9±0.6P0.001)。且该分类与糖尿病之间存在联系,第一类中糖尿病患者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第二类(χ2=25.368P0.001)。本实验通过肠道菌群分析预测糖尿病的敏感性为0.600,特异性为0.967。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酸杆菌与脂代谢指标显著相关,与糖代谢指标、炎症指标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总乳酸杆菌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负相关(RP=0.252P=0.039),与总胆固醇(RP=0.215P=0.067)、甘油三酯(RP=0.161P=0.13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P=0.157P=0.138)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乳酸杆菌属及具体菌种的定量分析比较,可以初步认为:乳酸杆菌及其具体菌种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在2型糖尿病人群和血糖正常人群中存在差异,2型糖尿病人群中上述菌属及菌种增多。且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析肠道菌群构成的方法来判断糖尿病的风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判断及2型糖尿病早期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在所有代谢指标中,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乳酸杆菌显著负相关。可以推测,肠道菌群对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饮食调节肠道乳酸杆菌含量可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87.1;R44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蓉;陈淑洁;姒健敏;;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现状分析[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年05期
2 王俊国;武文博;包秋华;;益生菌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牛治霞;刘恩梅;李晓东;张柏林;;益生菌中胆盐水解酶(BSHs)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07年09期
4 王利民,,唐建国;从琼脂糖电泳凝胶中回收DNA的几种简便方法[J];生命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5 赵景阳;;乳酸杆菌代田株的生理作用及21世纪益生菌研究的新动向[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06期
6 徐营,李霞,杨利国;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人体的生理功能[J];微生物学通报;2001年06期
7 郭春锋;张兰威;;益生菌降胆固醇功能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0年12期
8 别明江,刘祥,潘素华,王波,余倩;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与血糖关系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11期
9 孙艳;刘波;赵静玫;王海岩;徐和利;李雪驼;;大连地区糖尿病患者与健康成年人肠内菌群的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06期
10 王大海;蔡丽娥;王立;;富铬乳酸杆菌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小琼;普苹;邓艳;段生朝;;真菌植物提取物AMH抑制苯并[a]芘诱发小鼠肿瘤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3期
2 吴秀兰;唐文武;黄泽强;;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品种番木瓜的微量元素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3 王锦荣;吕贞龙;陈国宏;杨仁琴;吴海燕;张海霞;;不同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生鲜牛乳贮存效果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4 韩翔凌;;阜阳市2005~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5 时政;杨永菊;王莹;韩承华;宋毓雪;黄凯丰;;不同辣椒资源的营养保健成分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08期
6 李学会;董瑞峰;张敏;;南北方应征入伍男青年体质差异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徐文生;陈湘宁;艾启俊;刘一清;庞美霞;;利用16S rRNA快速鉴定双歧杆菌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梁丽君,安建钢;铁缺乏及其营养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安建钢;宫雪鸿;李美仙;袁振丽;董涛;李雪静;武先锋;李峰;;绿豆甘草饮对大鼠血脂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张桂莲;郭梅凤;李美鲜;;五灵脂等5种中草药铜、铁、锌、硒含量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祁向丽;杨林;高晶;任立松;于海波;;驻乌某部招待所服务员营养卫生知识认知调查[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印红;周红;苏莉;张格祥;王玉;;兰州市部分医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宁;李远志;;双歧杆菌对肠道的保健功能及其作用机理[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长颢;张薇;王舒然;张毅;刘庆敏;师国庆;;铬对大鼠体重及体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0年第6期[C];2000年
5 翟成凯;张小强;孙桂菊;陆琮明;蒋兆坤;;中国菰米的营养成分及其蛋白质特性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0年第6期[C];2000年
6 常红;黄国伟;刘莉;刘英华;任大林;;维生素E对体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3年第6期[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巴吐尔·买买提明;复杂性疾病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贾韶千;银杏抗氧化肽的制备、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胡华锋;硒在土壤—苜蓿—饲料—蛋鸡系统中的迁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大伟;长双歧杆菌NCC2705果糖ABC转运系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6 李琳琳;膳食因素和Calpain-10基因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7 李平兰;长寿老人源双歧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生理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高愿军;水果加工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变化及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郝林华;牛蒡寡糖的制备与结构分析及其对植物生长和抗病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左伟勇;伴大豆球蛋白促双歧杆菌增殖肽的分离和鉴定及其对肠道细菌区系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兰;玉米种皮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国培;吴江市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控制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晓庆;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沈翠香;微生物抑制法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马燕;甜杏仁油的提取工艺及品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潘子儒;大学生营养状况评价与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7 胡静;HACCP在长沙市星级酒店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俊娟;具有黏附性乳杆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上;肺胃同治法治疗小儿食积外感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徐瑞聪;羊软骨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明霞;益生素及其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01年03期
2 王亚军;微生态活菌制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02年02期
3 申屠平平,王振林;铬补充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4年02期
4 王晓明 ,白革兰 ,贾莉;婴幼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肠道菌群变化及病因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05期
5 姜秀菊;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56例[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12期
6 郭行端,黄玉英,梁旦,关秀玲;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年03期
7 贝静民,冯景郁;米雅BM片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02年06期
8 方红宇,方鹤松;微生态及其微生态制剂[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12期
9 韩俊华,盛晓甘,董彩凤,葛春美,张柏林;乳酸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现状[J];中国乳品工业;2002年03期
10 金世琳;双歧杆菌的功能─健康科学的探索[J];中国乳品工业;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万宏,姚炳华,曾文前,李永培,李淑萍,宗改兰;用PCR技术检测喘息性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8年05期
2 郑荣涛,邱勇,李中伟,杜文莉,侯建玲,周盛基;性病门诊就诊人群沙眼衣原体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年04期
3 邓少丽,罗阳;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5期
4 和振坤;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与肝损伤及干扰素应答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唐浏英,邱海燕,李元凯,张伟,尚德秋,胡德育,张福利,刘冬立,李巧林,王进,李秋芬;多聚酶链反应用于布鲁氏菌病病人诊断的流行病学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6 刘明团,王树声,朱田风,韦一知;PCR系统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7 郭晋海,邵锡如;PCR检测HBV-DNA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翁炳焕;PCR法检测血清胃癌相关抗原[J];陕西医学检验;1997年03期
9 曹孟德,秦东春,郭小兵,苏堤,王东升,苏天水,燕桂香;HLA-DR快速基因分型PCR-SSP方法的建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10 王宁霞,李扬秋,蒋光愉,徐以浩;PCR技术检测大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EB病毒DNA[J];广东医学;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诗文;余波;冉懋韬;蔡一鸣;艾玉萍;王璇;张华;;牛源HBV套式PCR方法建立及其S靶基因同源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平;王辉;许文兵;朱元珏;;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巢式PCR快速检测[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回文广;赵廷昌;孙福在;张卉;王建荣;高孝强;田丽;;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及其应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4 张太翔;凌宗帅;徐彪;梁成珠;朱来华;孙军;王洪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A];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驰;张红梅;詹能勇;邓永聪;单万水;余卫业;;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6 周素娟;张铁军;何纳;;HCV的C/E1区PCR扩增方法的改进[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7 李青;钟青萍;王丽;;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信忠;任聪;龚艳清;王寿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9 潘康成;冯兴;崔恒敏;张亚兰;赵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后肠道芽孢杆菌数量变化[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孙秋影;卢长春;魏强;庞淑芬;;LightCycler 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运西;[N];健康报;2005年
2 刘锡潼;[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3 记者 陈莺;[N];民营经济报;2006年
4 朱明;[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靖九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N];医药导报;2007年
7 李红蕾;[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李美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戴秀娟 李尤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易善永;[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在平;荧光定量PCR检测禽白血病病毒与RNA干扰抑制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复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渠柏艳;基于血液样品和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细胞分离、PCR扩增及DNA测序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张丽;实时定量PCR检测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李泽松;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芯片及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8年
5 陈智勇;胰腺癌相关基因mucin4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王彦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郑卫军;农村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马孟根;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基因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杜玮南;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精细定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10 刘颖;南瓜多糖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稳;利用RT-PCR验证基于小鼠外显子芯片发现的脑缺血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新军;表达布氏杆菌sodc基因的重组沙门氏菌的构建及不同种布氏杆菌鉴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郭世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微生态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金戈;博尔纳病病毒磷蛋白的原核表达和p24片段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的研制开发[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志国;实时多重荧光PCR快速鉴别布鲁菌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郑升博;猪链球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屠宰场样品感染率的调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刘宁;PCR扩增16srRNA基因以快速诊断败血症及分型细菌[D];南昌大学;2010年
8 陈晶晶;不同纳米材料对PCR优化作用的研究及机制探讨[D];东华大学;2011年
9 谭景尹;PCR—膜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的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文娟;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实时定量PCR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乳酸杆菌菌种数量的改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0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