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阿托伐他汀或睾酮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25 14:24
【摘要】:目的1.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价DM大鼠的勃起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即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es mellitus erectile dysfunction,DMED)的时间相关性研究。2.在DMED时间相关性评价基础上,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DMED的治疗作用。3.在DMED时间相关性评价基础上,评价睾酮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DMED的治疗作用。方法1.采取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50 mg/kg)的方法建立SD大鼠的DM模型,于DM成模后1周、2周、3周、4周、5周和6周时使用海绵体神经电刺激法直接检测各组大鼠的勃起功能,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做Masson染色并测定勃起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的表达,并与同龄正常SD大鼠比较。2.将DME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DMED不给药组(DM组)、DMED给阿托伐他汀组(DM+A组)、DMED给西地那非组(DM+S组)、DMED给阿托伐他汀联和西地那非组(DM+A+S组),以正常大鼠(N组)作为对照,给药周期满后使用海绵体神经电刺激法直接检测各组大鼠的勃起功能,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做Masson染色并测定勃起因子e NOS的表达。3.将DME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DMED不给药组(DM组)、DMED给睾酮组(DM+T组)、DMED给西地那非组(DM+S组)、DMED给睾酮联合西地那非组(DM+A+S组),以正常大鼠(N组)作为对照,给药周期满后使用海绵体神经电刺激法直接检测各组大鼠的勃起功能,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做Masson染色并测定勃起因子e NOS的表达。结果1.DM成模后1周、2周和3周时,DM大鼠勃起功能与同龄正常大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M成模后4周、5周和6周时,DM大鼠勃起功能与同龄正常大鼠之间有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 NOS在DM大鼠阴茎海绵体的表达随DM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2.DMED大鼠给药周期结束后,DM组大鼠的勃起功能较N组显著降低,DM+A和DM+S组勃起功能较DM组均有一定改善,DM+A+S组勃起功能改善最明显,e NOS表达也呈相同趋势。3.DMED大鼠给药周期结束后,DM组大鼠的勃起功能较N组显著降低,DM+T和DM+S组勃起功能较DM组均有一定改善,DM+T+S组勃起功能改善最明显,接近N组水平,e NOS表达也呈相同趋势。结论1.STZ腹腔注射(50 mg/kg)诱导的DM模型稳定可靠,可作为研究DMED的重要工具,DM成模后4周可作为DMED治疗性干预实验的给药节点。2.阿托伐他汀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明显改善DMED大鼠的勃起功能,联合用药优于阿托伐他汀或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单药治疗。3.睾酮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明显改善DMED大鼠的勃起功能,联合用药优于睾酮或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单药治疗。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7.2;R69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怀鹏,王行环,古维灿,曾惠群;522例早泄患者的勃起功能调查[J];中华男科学;2004年01期

2 Toller C.A.S;Rustin G.J.S. ;党慧敏;;两例腹膜后生殖细胞瘤患者射精功能丧失勃起功能保留的异常表现[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3 舒泽;;自测男性勃起功能[J];中老年保健;2005年12期

4 李菁;;保护勃起功能的小提示[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6期

5 杨世春,高晓亚,黄翔;异常勃起治愈后的勃起功能探讨(附31例报告)[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丘勇超,秦兆江;勃起功能治疗仪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6期

7 戴继灿;勃起质量量表介绍[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年05期

8 李波;江立军;杨德华;;勃起程度评分标准临床观察[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年06期

9 张克;;勃起功能和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年09期

10 刘保兴;柯明辉;李兰群;周强;王传航;辛钟成;;与睡眠相关的痛性勃起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丘勇超;秦兆江;;勃起功能治疗仪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春英;;现代勃起功能之研究[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3 谭靖;蒋先镇;何乐业;蒋志强;钟狂飙;曾青;汪金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对勃起功能影响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马晓年;;勃起生理机制讲座[A];第一届全国不孕不育与生殖健康高级论坛(成都)论文集[C];2006年

5 吕伯东;;男性勃起功能的早衰病因[A];2007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陈昭典;;勃起功能和功能障碍:的若干进展-2[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不孕不育与性医学研讨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7 杨为民;饶可;杜广辉;王少刚;刘继红;叶章群;;血脂异常对男性勃起功能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吕伯东;;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病变与勃起功能早衰的关系探讨[A];2005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饶可;杜广辉;杨为民;刘继红;王少刚;;血脂异常与男性勃起功能的相关性研究[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启群;孟旭辉;薛s,

本文编号:2465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465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