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脂耐量人群高脂餐负荷后血清TG水平对IL-6、IL-8、IL-10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9 01:24
【摘要】:目的:通过高脂负荷试验,测定不同脂耐量人群餐后TG和IL-6、IL-8、IL-10浓度的变化,探讨脂代谢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在25-65岁之间的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普通饮食洗脱一周,于清晨空腹8小时以上进行OFTT试验,10min内进食完毕。分别于空腹及进餐后2h、4h、6h静脉采血测定IL-6、IL-8、IL-10以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按空腹及餐后4h TG水平,将受试者分为脂耐量正常组(NFT)37例、脂耐量减低组(IFT)3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组(HTG)37例。TG浓度空腹小于1.7mmol/L且餐后4h小于2.5mmol/L为NFT组,空腹小于1.7mmol/L且餐后4h大于或等于2.5mmol/L为IFT组,空腹大于或等于1.7 mmol/L为HTG组。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三组FBG、2hPBG无统计学差异(P0.05)。HTG组FINS、2hI NS均高于NFT组和IFT组(P0.05)。HTG组HOMA-IR显著高于NF T组(P0.05)。2.IFT组和HTG组TC、LDL-C、Apo均高于NFT组(P0.01)。H TG组和IFT组HDL-C低于NFT组(P0.05),但HTG组与IFT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ApoA1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OFTT后TG水平随时间变化不同(F=120.871,P0.01)。NFT组在OFTT后TG水平在2h达高峰(P0.01),4h至6h缓慢下降(P0.01)。IFT组TG在OFTT后在4h达到高峰(P0.01),6h时TG仍高于空腹(P0.01)。HTG组OFTT后TG水平在6h达到高峰(P0.01)。组间TG水平差异显著(F=70.911,P0.01)。时间和组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7.665,P0.01)。4.三组OFTT后IL-6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升高(F=32.858,P0.01)。NFT组餐后IL-6在4h达高峰(P0.01)。IFT组餐后IL-6逐渐升高(P0.05),2h上升幅度最大(P0.05)。HTG组餐后IL-6逐渐升高(P0.05),4h至6h之间变化最大(P0.01)。组间IL-6水平有显著差异(F=10.927,P0.01)。时间和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4.255,P0.01)。5.三组餐后IL-8水平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升高(F=79.098,P0.01)。NFT组餐后IL-8水平在2h显著升高(P0.01),6h轻微下降(P0.01)。IFT组、HTG组餐后IL-8均逐渐升高(P0.01)。组间IL-8存在显著地统计学差异(F=16.936,P0.01)。时间和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4.482,P0.05)。6.三组餐后IL-10水平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F=50.553,P0.01)。NFT组餐后IL-10先降后升,2h下降较快(P0.01),6h开始回升(P0.01)。IFT组餐后IL-10逐渐下降(P0.01),4h到6h基本处于平稳状态(P0.01)。HTG组餐后IL-10水平缓慢下降(P0.01)。组间IL-10存在统计学差异(F=53.559,P0.01)。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6.827,P0.01)。结论:1.随着脂耐量的减低,促炎因子IL-6、IL-8逐渐升高,抗炎因子IL-10逐渐降低。2.本研究表明,脂代谢紊乱人群体内餐后TG代谢较正常人缓慢。
【图文】:
三组人群脂餐前后血清TG浓度变化
三组人群脂餐前后血清IL-6浓度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9.2
本文编号:2605213
【图文】:
三组人群脂餐前后血清TG浓度变化
三组人群脂餐前后血清IL-6浓度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丰卉;晋红中;;脂肪组织原位炎症与代谢[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年02期
2 王龙飞;谈敏;;白介素10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605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6052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