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持续葡萄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中的价值及其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9:57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i Pro?2,美国Medtronic Mini Med公司)技术观察三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谱变化,采集反映血糖波动不同维度的参数: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ASA)测定机体氧化应激指标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水平,分析血糖波动参数与氧化应激参数8-OHd G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探索防治的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应用CGM血糖谱获得四种血糖波动参数,包括:LAGE、SDBG、MAGE及MODD。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HbA1C低组、HbA1C中组和HbA1C高组。观察不同HbA1C水平T2DM患者各血糖波动参数的变化,并通过ELASA测定氧化应激标志物血清8-OHd G的含量,对氧化应激水平与各血糖波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1、研究对象纳入及分组: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120例,HbA1C介于5.5-8.5%,年龄18-75岁,无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按HbA1C水平由低到高随机分为三组:5.5%HbA1C6.5%为HbA1C低组、6.5%≤HbA1C7.5%为HbA1C中组、7.5%≤HbA1C≤8.5%为HbA1C高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2、血糖波动参数的获取:采用CGM-i Pro?2对所有患者进行持续5天的血糖监测,选取完整平稳的第2-4天监测数值作为计算血糖波动参数的依据,包括LAGE、SDBG、MAGE及MODD。SDBG是24小时内测量葡萄糖值的标准偏差;LAGE是最大和最小血糖值间的差值大小;MAGE是筛选24小时血糖波动幅度1个SDBG的血糖波动,根据第一个有效波动的方向统计血糖波动幅度,MAGE为有效血糖波动幅度的平均值;MODD是连续2天血糖谱中同一时间点相对应的血糖值的绝对差的均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比较HbA1C低组、HbA1C中组和HbA1C高组间各血糖波动参数变化的差异。3、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所有患者在CGM监测前一天,采集晨起空腹血,测定肝肾功能,并留取足量上清液冻存在-80℃冰箱中,待所有标本收集完毕后通过ELASA统一测定血清8-OHd G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比较HbA1C低组、HbA1C中组和HbA1C高组间8-OHd G的变化。4、不同HbA1C水平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HbA1C低组、HbA1C中组和HbA1C高组中8-OHd G与各血糖波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HbA1C水平一般资料和代谢指标的比较:HbA1C低组、HbA1C中组和HbA1C高组间的年龄、病程、血压、BMI、WHR及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不同HbA1C水平血糖波动参数变化的比较:与HbA1C低组比较,HbA1C中组的MAGE增加(2.97±1.13 vs 3.73±1.51,P0.05),LAGE、SDBG和MO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bA1C低组和HbA1C中组比较,HbA1C高组的LAGE、SDBG、MAGE、MODD均增加(LAGE:5.06±1.73 vs 5.82±2.12 vs 7.61±2.58,SDBG:1.19±0.46 vs 1.48±0.66 vs 1.93±0.84,MAGE:2.97±1.13 vs 3.73±1.51 vs 4.67±1.75,MODD:1.20±0.44 vs 1.39±0.54 vs 1.93±0.86;P均0.05),而HbA1C低组与HbA1C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不同HbA1C水平血清8-OHd G的比较:与HbA1C低组比较,HbA1C中组和HbA1C高组的血清8-OHd G均增高(209.12±66.05 vs 275.75±91.46 vs 400.13±138.68,P均0.01),且HbA1C中组和HbA1C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同HbA1C水平血清8-OHd G与血糖波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仅在HbA1C高组,8-OHd G与MAGE呈正相关(r=0.202,P=0.036)。结论:1、在不同HbA1C水平,血糖波动参数反映血糖波动的敏感程度不同,在HbA1C≤7.5%时,MAGE更能反映血糖波动;在HbA1C7.5%时,LAGE、SDBG、MAGE及MODD均能反映血糖波动。低HbA1C时,可将MAGE作为反映血糖波动的敏感指标。2、随着HbA1C升高,血糖波动幅度越大启动机体氧化应激越重。
【图文】:

异常波动,血清,正常波,无相关


图 1 不同 HbA1C下各血糖波动参数的比较2.3 不同 HbA1C水平血清 8-OHdG 的比较与 HbA1C低组比较,HbA1C中组和 HbA1C高组的血清 8-OHdG 均增高(209.12±vs 275.75±91.46 vs 400.13±138.68,P 均<0.01),且 HbA1C中组和 HbA1C高组间差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图 2)2.4 不同 HbA1C水平血清 8-OHdG 与血糖波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仅在 HbA1C高组,8-OHdG 与 MAGE 呈正相关(r=0P=0.036),三组中 8-OHdG 与 LAGE、SDBG、MODD 均无相关性。进一步以 M为标准,分为正常波动组(MAGE<3.9mmol/L)与异常波动组(MAGE≥3.9mmo结果显示异常波动组的 8-OHdG 高于正常波动组(335.14±159.13 vs 270.97±98P<0.05)。(见表 3、表 4,图 3、图 4)

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波动,正常波,幅度


HdG(HbA1C高组) 0.121 0.163 0.202a0.1bA1c:糖化血红蛋白;SDBG:血糖标准差,L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MAGE动幅度,MODD: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8-OHdG:8-羟基脱氧鸟甘;aP<0.05,表 4 不同血糖波动状况下 8-OHdG 的比较量 正常波动组(MAGE<3.9mmol/L)(n=60)异常波动组(MAGE≥3.9mmol/L)(n=55)t 值 HdGg/ml)270.97±98.10 335.14±159.13* -3.083 -OHdG:8-羟基脱氧鸟甘;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P<0.05*#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建芳;金凤钟;王晓明;苏慧;;血糖波动与老年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年10期

2 王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20期

3 章容;戴武;叶军;曹永红;刘燕;汪运生;张苏皖;匡蕾;邹玲玲;;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的关系[J];安徽医学;2018年12期

4 张艳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4期

5 曹惠红;陈海冰;李昀昊;;用动态血糖监测观察血糖波动对胱抑素C水平影响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年03期

6 母义明;;血糖波动:新共识,再认识[J];药品评价;2018年01期

7 张晟;陈月;;血糖波动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S1期

8 曹喜贵;何赵娜;;糖尿病血糖波动及其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8年05期

9 刘海燕;程凤琴;黄明礼;肖平;;每日唤醒对危重创伤老年病人血糖波动和生存状况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7年01期

10 余学飞;林良卓;陈志;简峻;沈洁;李彬;;基于非线性整数规划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自动计算算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娟;;血糖波动的危害及控制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贾伟平;;血糖波动与靶器官损害[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童南伟;;血糖波动与血管病变的因果关系——缺乏强证据[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游为;邹秀兰;杨建明;;血糖波动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损伤及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晓敏;孟作龙;周颖;杨惠珍;赵艳;韩月香;张立莹;何柏林;;动态血糖波动与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汪nr;吴汉妮;;不同血糖波动监测指标在糖尿病血糖监测中的实际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章晓燕;钟远;苗雅;朱洁华;燕虹;金俊;王蓓云;胡廷军;;血糖波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孙扶;;小柴胡汤在血糖波动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中医药糖尿病大会(第十九次)资料汇编[C];2018年

9 张晟;王华;张顺宵;李园园;陈月;;21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A];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中医药糖尿病大会(第十九次)资料汇编[C];2018年

10 沈洁;简峻;陈志;李云倩;余学飞;戈荧;;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计算机辅助计算算法及实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向红丁博士;糖尿病300个怎么办[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共由;糖尿病患者如何自行注射胰岛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3 钱 伟;糖尿病患者如何护眼[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王霞;心理压抑也会使血糖波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胭苒;血糖波动的3种原因[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应洪舒;精确“把脉”血糖波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血糖波动别服雌激素[N];健康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朱国旺;一字之差引发血糖波动[N];中国医药报;2015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经期血糖波动不用慌[N];健康时报;2006年

10 许晓华;血糖波动做做“馒头餐”[N];健康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长江;血糖波动加重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袁璐;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3 胡玉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的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4 刘丽萍;血糖波动调控对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廖洁;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康怡;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顾朋颖;骨钙素在男性2型糖尿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大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尹雪瑶;血糖波动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4年

9 李霖;雄激素受体在波动性高糖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龚燕平;二甲双胍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羽琦;胰岛素泵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方案对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陈莹;持续葡萄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中的价值及其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刘晓瑞;基于“脾胰同源”应用养阴益气活血法减少血糖波动干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刘力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心律失常及脂质代谢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曹惠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6 李柯;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分泌功能与血糖波动的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7 韩慧慧;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16年

8 陈俊;西格列汀联合门冬及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9 杨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10 刘恩;不同糖调节状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糖波动特点[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4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674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