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滤泡辅助性T细胞相关的肠道免疫在非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6:58
【摘要】:研究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大多数对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都集中在基于肥胖水平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然而,许多个体在非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上发展为T2D。目前尚不清楚在这些肥胖模型中发现的病因机制是否全部适用于非肥胖的T2D患者。近来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肠道免疫和炎症反应在T2D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试图通过研究阐明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又名CD4~+CXCR5~+T细胞)在肠道免疫中的作用找到潜在的治疗靶点为将来T2D的治疗及肠道免疫和肠道炎症的调节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首先我们对24名非肥胖T2D患者、14名BMI匹配的健康对照和11名活动性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的粪便样本中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组成进行比对分析。这些受试者中共有4名健康对照和10名非肥胖T2D患者愿意捐赠肠粘膜活检样本。这10名非肥胖T2D患者中有4名提供了2份,3名提供了3份,3名提供了4份肠粘膜活检样本。我们对愿意提供样本的全部受试者的肠粘膜样本的B细胞进行Ig亚型组成和Tfh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分析。然后我们选用6份非肥胖T2D患者样本进行了去除CD4~+CXCR5~+T细胞和中和IFN-γ的实验。最后我们使用4份健康对照组粘膜样本和7份非肥胖T2D粘膜样本用于大肠杆菌刺激实验,并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其IFN-γ表达。其中统计方法按照图例所示,相应地应用t检验、配对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多组样本的比较依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选择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若多组间的比较总体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多重比较的方法进行事后检验(post-hoc test)。使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非肥胖T2D患者的粪便IgG水平高于BMI匹配的健康对照,但低于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2.非肥胖T2D患者肠道粘膜中CD4~+CXCR5~+T细胞表达IFN-γ的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而表达IL-4和IL-17的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3.当去除CD4~+CXCR5~+T细胞后及加入多克隆兔抗人IFN-γ中和抗体后IgG产生明显降低。4.非肥胖T2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粘膜CD4~+CXCR5~+T细胞在大肠杆菌刺激后IFN-γ分泌均增加,但非肥胖T2D患者IFN-γ分泌更显著。结论:1.非肥胖T2D患者肠道呈现低级炎症反应,其介于健康对照组和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之间。2.非肥胖T2D患者肠道粘膜中CD4~+CXCR5~+T细胞高表达IFN-γ而低表达IL-4和IL-17。3.CD4~+CXCR5~+T细胞和IFN-γ可能在非肥胖T2D患者肠道IgG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4.非肥胖T2D患者的肠道CD4~+CXCR5~+T细胞较BMI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对肠道细菌的炎症反应更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7.1
【图文】:

亚类,粪便,样本,H检验


H检验的事后检验(又称Dunn’s test)),每行会检验零假设:样本1和样本2分布相同。调整后的检验水准为0.05,作为表格中最后一列P值(多重检验后调整的P值)的判定标准。图1. 健康对照、非肥胖T2D和CD受试者的粪便样本中的Ig亚类组成。通过涡旋使样本溶解并离心沉淀,ELISA测量IgG和IgA浓度。

肠粘膜,百分比,同型,荧光


+T细胞表达IFN-γ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表达IL-4的百分比显著降低(图2A)。但健康对照组和非肥胖T2D患者肠粘膜总的CD4+CXCR5+细胞数相当(图2B)。在全部粘膜CD4+T细胞中,非肥胖T2D患者肠粘膜CD4+CXCR5+T细胞表达IFN-γ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表达IL-4的百分比显著降低(图2C)。在全部肠粘膜样本中,非肥胖T2D患者CD4+CXCR5+T细胞表达IFN-γ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表达IL-4和IL-17的百分比显著降低(图2D)。图2A.样本肠粘膜CD4+CXCR5+T细胞中表达IFN-γ、IL-4和IL-17的百分比,并使用荧光同型阴性对照。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金付;王卓群;李茂;蒋瑞妹;;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9年09期

2 周峰;吴小燕;郭晓辉;;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8年06期

3 李子靖;;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和治疗的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08期

4 刘爱玲;吕红;钱家鸣;;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年04期

5 汪俊宇;庞日朝;王文春;王美玉;黄彬洋;向武;李敏;张安仁;;谈与“菌”相关的“肠”识——以肠菌视野初探间歇性禁食[J];医学争鸣;2019年04期

6 樊逸夫;白晓敏;杜娟;;肠道菌群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9年15期

7 张丹;;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81期

8 吴莉娟;刘铜华;;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病中的地位与作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年09期

9 刘海龙;张维华;吴晓康;;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发病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10 于春霞;刘素娟;傅力;;运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机体代谢机制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晨飞;朱明利;;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何轶群;;人类肠道菌群与常见疾病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3 冯琴;;调节肠道菌群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和意义[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2015年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进展学习班讲义[C];2015年

4 郝微微;李佳;历娜娜;刘玉婷;温红珠;;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曹虹;郝小燕;彭亮;方幸幸;;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及相关疾病——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进展[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鹏远;;肠道菌群在肠-肝轴中的作用[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保红;李e

本文编号:2722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722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