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5:12
【摘要】:目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为实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le,HbAlc)与依赖血糖浓度预测的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值,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HG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检测HGI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62例,从862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00名患者,估算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HbAlc之间依存变化的线性关系,得到线性归方程(HbAlc=0.452*FPG(mmol/L)+4.84),将剩余462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回象,分别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身高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采集肘部静脉血标本,检测HbAlc、FPG、空腹C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将462名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代入上述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相应的预测HbAlc,将实际HbAlc减去预测HbAlc即得出HGI。依据HGI值(%),采用三分位数法将462名受试者分为三组,依次是低HGI(L-HGI)组、中HGI(M-HGI)组和高HGI(H-HGI)组,比较三组间各基线信息是否存在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GI和其他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对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作用。本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间HbAlc、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C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内膜增厚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HGI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73±0.22mm)相比,M-HGI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81±0.22mm)和H-HGI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83±0.22mm)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HGI组空腹C肽(1.50±0.94ng/ml)较 L-HGI 组(1.99±0.96ng/ml)和 M-HGI 组(1.87±1.02ng/ml)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餐后2小时血糖在L-HGI组、M-HGI组和H-HGI三组中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HGI组相比,H-HGI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膜增厚比例、HbAlc、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颈动脉内膜是否增厚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HGI升高、年龄增加、尿酸升高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GI升高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8,95%CI:1.022-1.312,P=0.02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高HGI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膜增厚比例、HbAlc、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HGI组均升高,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HGI、年龄和尿酸,本研究显示HGI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风险预测因素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7.2
【图文】:

曲线,线性回归,基线,女性


图2邋HbAlc与FPG线性回归曲线逡逑2.2.三组基线信息比较:逡逑本研究将462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宄对象,其中,共175例,年龄28-87岁,平均年龄(57.7±10.5)岁,依据H名研究对象分成三组,L-HGI组153例,男性96例,女性57龄(56.9±10.8)岁,M-HGI组155例,男性102例,女性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热孜万古力·阿帕尔;吴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0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03期

2 胡晓蓉;;糖尿病病人常见的饮食、运动误区[J];中国水电医学;2006年06期

3 赵玉馨;;糖尿病肾病61例临床分析[J];水电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4 郑洁;;糖尿病肾病易患因素分析[J];中国水电医学;2003年02期

5 戴宁;张煜;马捷;吴凤芝;李傅尧;张睿;于姣姣;张炜悦;林炳岐;孙天石;张蔚;刘梦;李峰;;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近况[J];吉林中医药;2018年12期

6 姜雪刚;韩春芳;;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防与保健[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01期

7 周素敏;肖艳;;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5期

8 田淋蓥;和欢;张庚良;;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治疗概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6期

9 张艳军;;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预防对策[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年01期

10 赵佳敏;武忠;高巍;赵凯莹;艾广;姚红菊;吴佳佳;刘轶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现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Z腪

本文编号:277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77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