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因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5 13:01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以及各项糖脂代谢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BDNF以及各项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1.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T2DM)100人,HbA1C 7.5-10.5%,指导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8周后,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二甲双胍(M)治疗,二甲双胍起始药量为1500mg/天,据血糖监测记录调整,最大剂量为2000mg/天;另一组使用利拉鲁肽治疗(L),利拉鲁肽起始药量为0.6mg/天,据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最大剂量为1.8mg/天;以非糖尿病健康人群(C)50人做对照,入选人群年龄、性别匹配。2.测定各组人群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脂联素、瘦素、BDNF水平、酪氨酸激酶受体B水平。3.治疗3月后重新测定上述各项指标,观察BDNF等指标的变化。4.采用软件SPSS22.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直线相关等方法对BDNF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M组及L组BMI、WC、WHR、HbA1c、FPG、2hPG、FINS显著高于C组(P0.01)。2.M组BMI、WC、WHR、HbA1c、FPG、2hPG、IRI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L组BMI、WC、WHR、HbA1c、FPG、2hPG、IRI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M与L组干预后BMI、WC、WHR、HbA1c、FPG、2hPG、IR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与C组相比,干预前M组及L组BDNF水平明显降低(t=2.568,P=0.009);M组及L组干预前后对比,L组BDNF水平明显升高(t=-15.965,P0.01),M组水平无明显变化(t=-1.658,P=0.104)。4.与C组相比,干预前M组及L组TrkB水平无明显变化(t=0.965,P=0.336);M组及L.组干预前后对比,L组TrkB水平明显升高(t=-4.078,P0.01),M组水平明显升高(t=-3.81,P0.01)。5.与C组相比,干预前M组及L组LP水平明显升高(t=-2.852,P=0.005);M组及L组干预前后对比,M组LP水平明显降低(t=2.724,P=0.009),L组水平无明显变化(t=1.172,P=0.247)。6.与C组相比,干预前M组及L组ADP水平无明显变化(t=0.965,P=0.336);M组及L组干预前后对比,L组ADP水平明显升高(t=-5.67,P0.01),M组水平无明显升高(t=-17.632,P0.01)。7.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人体血清BDNF水平与TrkB(r=0.411,P0.01)、ADP(r=0.213,P0.01)呈正相关。与其余糖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组(M组,L组)较C组BDNF水平明显降低,经利拉鲁肽干预,L组BDNF含量较前明显升高,而M组无明显变化。提示脑源性神经因子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而利拉鲁肽可通过提高BDNF的含量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7.1
【图文】:

组内,前后差异


BDNF不同组内干预前后的比较

组间,前后差异,组内


BDNF不同组间的比较

组内,血清,前后差异,组间


较干预前均升高,L 组 TrkB 水平显著升高(t=-4.078,P<0.01),M 组水平显著升高(t=-3.81,P<0.01);干预后,L 组血清 TrkB 水平升高明显大于 M 组 (t=-0.593,P<0.05)。图 3 及图 4 示血清 TrkB 水平的干预前后对照与组间差异。表 2.6 血清 TrkB(ng/ml)含量干预前后差异比较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C 5.989±1.804 5.995±0.996 -0.115 0.909M 5.803±1.037 5.875±1.019*-3.81 <0.01L 5.792±1.481 6.446±1.261*-4.078 <0.01注:*表示组间存在差异性,P<0.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艺明,董为伟;脑源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机制及干预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2年09期

2 刘双意;冯东禧;;用加减法肌腱移位治疗脑源性挛缩手(摘要)[J];湛江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3 曹文胜,黄宇峰;头体针交替治疗脑源性偏瘫45例疗效分析[J];现代康复;1999年01期

4 曹光明,沙亚盘;小脑源性眩晕7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1期

5 唐洪波;脑源性混合型濒死心电图1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1期

6 严计赓;顾玉东;;脑源性麻痹手的外科治疗[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6年02期

7 张秀勤;;综合特色治疗脑源性瘫痪83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16期

8 喻言芬,苟勇;针刺中渚穴治疗脑源性头痛33例[J];河南中医;2002年02期

9 彭彦茜;杨志英;;脑源性神经因子调节突触活动的研究进展[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年04期

10 韩蓉蓉;老年人脑源性变视症[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秦延京;杨莘;董继革;蒋波;;脑源性偏瘫肢体痉挛改善的康复护理[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秦延京;杨莘;董继革;蒋波;;康复护理对脑源性偏瘫痉挛功能改善的影响[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黄婉媚;王进;;慢性锰中毒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脑源性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4 陈琼;周歆;曾少举;张信文;左明雪;;鸟类鸣唱控制核团HVC性别差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郎森阳;;老年患者发作性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6 陈道翼;;头针治疗脑源性瘫痪失语496例报告[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针灸临床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师美凤;;眩晕症病因及治疗[A];玉溪市第十二届内科学术年会讲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苹 邹争春 记者 陈磊;我科学家阐明脑源性肺损伤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3年

2 通讯员 刘苹 邹争春 记者 黎军;脑源性肺损伤可在血中找到“踪迹”[N];健康报;2013年

3 刘苹 邹争春;血浆谷氨酸升高是脑源性肺损伤的重要原因[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计伟;脑源性微粒在颅脑创伤后血管痉挛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翔;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因子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姚先进;人胎脑源性神经前体细胞致瘤性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3 黄婉媚;慢性锰中毒大鼠5-羟色胺、脑源性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董信龙;脑源性微粒的提取、鉴定与保存以及在颅脑创伤中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03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803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