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miR-455对高糖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4 05:17

  本文关键词:miR-455对高糖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人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细胞增殖 高糖 AMPK


【摘要】:研究背景糖尿病是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健康挑战之一。2014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全球至少有3.87亿糖尿病患者,到2035年这个数字预计会攀升至约6亿,这意味着世界上每十个成年人中就将有一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和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在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中,DKD的发生都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高血糖通过非酶途径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的积聚、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PKC)和多元醇通路的激活、氧化应激的增强、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的激活,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作用等因素引起组织损伤,各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功能紊乱,引起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蛋白合成和降解相对失衡而大量堆积于系膜区及基底膜区,使肾小球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生病理性变化,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症的发生。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个庞大的小分子调控RNA家族,是约22个核苷酸长度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可与靶基因mRNA3’端非转录区域(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通过促进mRNA降解或阻断蛋白翻译来调节靶基因表达从而调控机体病理生理过程。miRNA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及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在不同的组织表达不同,且其表达的变化参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糖尿病、肾脏疾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与DKD病理改变相关的信号通路中起到调节作用。例如,miR-192可激活TGFβ信号通路导致肾脏纤维化和蛋白尿,miR-21可激活Akt信号通路导致肾脏肥大和纤维化。研究发现推动DKD进展的miRNA在糖尿病肾脏中表达升高,与之相反,表达下降的miRNA有肾脏保护作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kinase,AMPK)是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以异源三聚体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是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在能量代谢调控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肝酶BI (liver kinase BI,LKBI)、Ca2+/CaM-依赖蛋白激酶激酶P(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kinase β,CaMKKβ)和AMP/ATP或ADP/ATP比值升高均可以激活AMPK,进而调节细胞的能量代谢网络,提高其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维持细胞水平乃至整个机体的稳定状态。活化的AMPK可以增强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代谢,上调ATP水平,参与细胞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能量代谢过程,增加细胞能量储备,应对能量缺乏。同时活化的AMPK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自噬等基本生物学过程。AMPK是研究糖尿病和肥胖等能量代谢性疾病的核心。肾脏中的AMPK活性降低可能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患者中的肾脏损害。另外,AMPK的激动剂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1-β-dribofuranoside,AICAR)可显著改善Akita小鼠的肾脏损害和减少蛋白尿。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miR-455能促进棕色脂肪分化,ap2-miR-455转基因小鼠可对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糖耐量异常。miR-455可通过其靶基因HIF1AN激活AMPK信号通路。我们还发现miR-455在肾脏的表达仅次于脂肪。最近一项研究发现,miR-455在5ng/ml TGF-β处理的足细胞中降低57.2%,提示miR-455可能参与DKD的发生发展。综上所述,我们推测,miR-455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价值,且目前尚未见有关miR-455与DKD之间的相关性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以体外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为模型,观察miR-455对系膜细胞增殖水平、ECM蛋白表达和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通过调节AMPK的活性观察其对系膜细胞以上指标的影响,继而探讨AMP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研究目的探讨miR-455对高糖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方法细胞培养冻存的HMCs在37℃中水浴1分钟内复苏,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低糖(5.6mmol/L, LG)培养基中,并在37℃、5%C02培养箱中孵育。每2-3天更换新的培养基。细胞增殖(CCK-8)检测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使每孔含细胞约2×103个。先用含1%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h,使细胞同步于静止期,后施加刺激。终止前1h在每个孔内加入CCK-8溶液10μL,混匀后37℃继续孵育1h,酶标仪450nm波长处检测OD值。细胞转染细胞接种于6孔板或12孔板中,转染时每孔的细胞密度约为25%。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进行瞬时转染,操作按Lipofectamine(?)3000转染试剂说明书进行。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提取细胞总RNA,在Nano Drop ND-1000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核酸定量。按M-MLV逆转录酶说明书逆转录cDNA。SYBR Select Master Mix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PCR反应在罗氏480PCR仪上进行。基因表达量按2-AACt方法计算得出。P-actin作为内参基因。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按miRcute miRNA提取分离试剂盒说明书提取micro RNA。按miRcute miRNA 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提取分离试剂盒说明书合成第一链。按miRcute mi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配制PCR反应液。PCR反应在罗氏480PCR仪上进行。以U6作为内参,采用2-ΔΔCt方法进行相对定量,计算niR-455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提取细胞总蛋白。BCA法测定样品蛋白浓度。灌制8%或10%的分离胶与5%的浓缩胶,将变性后的样品蛋白电泳分离,切下目的蛋白所在的凝胶,转移目的蛋白到PVDF膜上。用含5%脱脂奶粉或5%BSA的TBST封闭PVDF膜1h,将一抗(1:1000)稀释后与PVDF膜在4℃摇床上过夜孵育。再与荧光二抗(1:15000)避光孵育1h。在Odyssey近红外成像系统进行发光显影,并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Quantity One 4.4.0)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获得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及分析过程利用统计软件SPSS 20.0完成。两个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使用One-Way ANOVA,方差齐性的数据使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方差不齐的数据使用Welch法进行近似方差分析,使用Dunnett's T3法进行多重比较,认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糖对HMCs功能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细胞增殖实验显示:高糖(30mmol/L, HG)孵育24h、48h、72h后,与低糖组(5.6 mmol/L, LG组)相比,均可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孵育48h可使细胞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胶原蛋白I(CollagenI,COLI)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可使细胞磷酸化AMPK (PAMPK)、磷酸化ACC (PAC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低糖组相比,高渗对照组(甘露醇24.4 mmol/L+D-葡萄糖5.6 mmol/L, Man组)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高糖对HMCs miR-455 mRNA表达量的影响qRT-PCR检测发现孵育HMCs 48h后,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miR-455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高渗对照组无明显变化。miR-455模拟物、抑制物对HMCs miR-455 mRNA表达量的影响qRT-PCR检测发现,转入miR-455模拟物(miR-455 mimic)组的miR-455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转入miR-455抑制物(miR-455 inhibitor)组的miR-455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转染成功。miR-455模拟物、抑制物对HMCs功能的影响与HG+scramble组相比,HG+miR-455 mimic组细胞增殖水平及FN、COLI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HG+scramble组相比,HG+miR-455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水平及FN、COLI蛋白表达进一步明显升高。miR-455模拟物、抑制物对HMCs 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与HG+scramble组相比,HG+miR-455 mimic组细胞PAMPK、PAC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HG+scramble组相比,HG+miR-455 inhibitor组细胞PAMPK、 PACC蛋白表达进一步明显下降。抑制AMPK对高糖刺激下过表达miR-455的HMCs功能的影响过表达miR-455及1 mmol/L AICAR预处理均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与HG组相比)。此外,10μmol/L compound C预处理可明显减弱过表达miR-455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增殖。过表达miR-455及1 mmol/L AICAR预处理均可明显抑制FN和COLI蛋白的表达(与HG组相比),此外,10μmol/L compound C预处理可明显减弱过表达miR-455的抑制作用,增加FN和COLI蛋白的表达。抑制AMPK对高糖刺激下过表达miR-455的HMCs 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过表达miR-455及1mmol/L AICAR预处理均可明显促进细胞PAMPK和PACC蛋白的表达(与HG组相比)。此外,10μmol/L compound C预处理可明显减弱过表达miR-455的促进作用,抑制PAMPK和PACC蛋白的表达。激活AMPK对高糖刺激下抑制miR-455的HMCs功能的影响抑制miR-455可明显进一步促进细胞的增殖(与HG组相比)。此外,1mmol/L AICAR预处理可明显减弱抑制miR-455表达的促进作用,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抑制miR-455可明显进一步增加细胞FN和COLI蛋白的表达(与HG组相比)。此外,1mmol/L AICAR预处理可明显减弱抑制miR-455表达的促进作用,抑制FN和COLI蛋白的表达。激活AMPK对高糖刺激下抑制miR-455的HMCs 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抑制miR-455可明显进一步抑制细胞PAMPK和PACC蛋白的表达(与HG组相比)。此外,lmmol/L AICAR预处理可明显减弱抑制miR-455表达的抑制作用,增加PAMPK和PACC蛋白的表达。结论1.体外高糖培养可明显促进HMCs增殖及FN、COLI蛋白表达,抑制AMPK和ACC磷酸化,抑制miR-455表达;2.过表达miR-455可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及FN、COLI蛋白的表达,并促进AMPK和ACC磷酸化。而Compound C预处理可明显减弱过表达miR-455的作用。3.抑制miR-455表达可明显促进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及FN、COLI蛋白的表达,并抑制AMPK、ACC磷酸化。而AICAR预处理可明显减弱抑制miR-455的作用。
【关键词】:人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细胞增殖 高糖 AMPK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2;R692.9
【目录】:
  • 摘要3-9
  • ABSTRACT9-19
  • 前言19-24
  • 第一章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功能、AMPK信号通路及miR-455的影响24-45
  • 第1节 实验材料24-30
  • 第2节 实验方法30-38
  • 第3节 实验结果38-44
  • 第4节 讨论44-45
  • 第二章 miR-455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功能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45-59
  • 第1节 实验材料45-46
  • 第2节 实验方法46-47
  • 第3节 实验结果47-57
  • 第4节 讨论57-59
  • 第三章 miR-455通过激活AMPK改善高糖刺激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59-71
  • 第1节 实验材料59-60
  • 第2节 实验方法60
  • 第3节 实验结果60-69
  • 第4节 讨论69-71
  • 全文小结71-73
  • 参考文献73-86
  • 附录86-88
  • 成果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娟;凌文华;;AMPK与肥胖[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年11期

2 刘文倩;艾华;;AMPK与肥胖和减肥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3 蔡明春,黄庆愿,高钰琪;AMPK与能量代谢[J];重庆医学;2005年01期

4 葛斌;谢梅林;顾振纶;周文轩;郭次仪;;AMPK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新靶点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05期

5 徐静;刘毅;完强;贾振华;王荣;;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AMPK表达及活性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5期

6 宫克城;丁树哲;;AMPK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在运动介导下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7 罗招凡;李芳萍;丁鹤林;程桦;;AMPKα2基因克隆及其野生型和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8期

8 丁晓洁;王佑民;王丽萍;;高脂饮食对大鼠肝脏组织AMPK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程媛;王佑民;丁晓洁;;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表达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黄德强;罗凌玉;王丽丽;罗时文;吕农华;罗志军;;AMPK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commitment and Interplay between Akt and AMPK in the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NO Synthase Phosphorylation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Paul M Vanhoutte;;SIRT1 and AMPK:the Seesaw Effect in Regulating Endothelial Sene-scence[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瑾;朱海波;;新结构类型调血脂化合物与靶蛋白AMPK分子间相互作用初步解析[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宋海燕;李强;孙玉倩;张巾超;邬艳慧;;AMPK结合蛋白的筛选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AMPK mediated an apoptotic response to combined effect of hypoxia stress and ER stress[A];2012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摘要集[C];2012年

6 ZHANG Jian-wei;MA Xiao-wei;DENG Rui-fen;DING Shan;GU Nan;GUO Xiao-hui;;Genetic variability in AMPKαl gene may have synergetic effect with smoking on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 type 2 diabetics[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姚远;周京军;裴建明;;AMPK介导无钙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季乐乐;Haifeng Zhang;Feng Gao;;A novel mechanism of preconditioning:Attenuating 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enhanced myocardial glucose uptake via insulin-stimulated Akt and AMPK activation[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9 WU Qiao;;The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Nur77 regulates AMPK activity through LKB1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 glucose metabolism[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Jia-Wei Wu;;Conserved elements in allosteric regulation of AMPK[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报告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敏;精力充沛基因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实习生 程凤;不爱锻炼可能与基因缺失有关[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雷;AMP激活的蛋白质激酶(AMPK)调控机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张秀娟;TSH调节肝脏HMG-CoA还原酶磷酸化修饰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赵顺玉;消积饮联合CIK通过AMPKα/Sp1/EZH2/DNMT1相关通路抗肺癌生长的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红亮;AMPK-α在卤虫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细胞有丝分裂调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周锡红;三甲基甘氨酸通过AMPK途径影响脂肪沉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刘效磊;AMPK/mTOR介导有氧运动提高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书东;AICAR诱导激活的AMPK在肝脏抑制TSH/SREBP-2/HMGCR通路[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杜宇;AMPK调控组蛋白糖基化修饰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知行;电针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肝脏AMPK、ACC的干预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尉娜;AMPK通过mTOR促进脑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苏玉;乙醇对H4-ⅡE细胞脂质代谢及AMPK表达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2 陈婷;肌肉特异敲除AMPKα2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郭文文;女贞苷和TBC1D1调控脂联素高聚化的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宋科标;罗汉果苷元结构修饰及其激活AMPK磷酸化的构效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杨于;PIP对细胞糖代谢AMPK信号通路GLUT4的干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6 魏雅改;PIP对IR细胞模型糖代谢AMPK信号通路上游靶点的干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7 袁雯;AMPK激动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杨俊;二甲双胍预激活AMPK对大鼠肾部分切除术后残余肾脏功能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9 伏晓;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AMP/LKB1/AMPK信号通路调节肝再生的分子机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董晨欢;两种量丰三萜的结构修饰与激活AMPK磷酸化的构效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6年



本文编号:539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539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