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参与RA炎症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SAA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参与RA炎症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髓过氧化物酶 疾病活动度 滑膜增生
【摘要】:目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由中性粒细胞在适当的刺激下形成的由染色质及粘附其上的颗粒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NETs形成后能够发挥免疫防御的功能,此外,它参与了多种病理过程。在多种自身免疫病的患者体内发现NETs形成异常,并且在多个方面影响了病程进展。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作为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参与者。本研究组之前研究发现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血清和滑膜组织中SAA表达量升高,并与RA的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SAA可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能够引起多种效应,但其是否与NETs的形成有关尚未有研究报道。SAA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能够诱导中性粒细胞生成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而ROS的形成是NETs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且有报道ROS能够直接诱导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推测SAA可诱导NETs形成。目前有关NETs在RA中的研究刚起步,相关文献只有零星报道,并存在矛盾之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RA患者体内NETs的形成,及其是否受SAA的诱导以及NETs在RA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的MPO、NE含量,荧光染色方法相对定量地检测RA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中的细胞外DNA含量。2.免疫荧光法检测并观察RA和OA患者滑膜组织中的NETs。3.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RA血清中NETs(MPO)含量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ESR、CRP和DAS28)的相关性。4.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RA血清中NETs(MPO)含量与血清中相应抗体含量(anti-CCP、RFIg G、RFIg A)的相关性。5.MTT实验分析NETs对体外培养的RAFLS和HUVECs增殖的影响。6.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分离后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HE染色分析细胞纯度。7.将分离获得的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并分为SAA组、LPS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SAA、LPS和tris-HCL缓冲液作为刺激剂,诱导NETs的形成。荧光染色法观察上述培养细胞形成NETs细胞的百分率。8.ELISA的方法定量检测上述培养细胞上清中的h3含量。结果1.RA组的MPO水平(4.257±0.4840 mg/L),NE水平(1.992±0.07389 m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MPO(1.054±0.1130 mg/L),NE(1.707±0.06374mg/L)(P0.05)。RA组的DNA含量(17.51±1.319 RFU)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2.68±0.9035 RFU)(P0.05)。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相对于OA患者,RA滑膜组织中观察到更多的NETs。3.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的MPO水平与ESR(R2=0.365,P0.05)和DAS28(R2=0.288,P0.05)呈正相关,而与血清中的CRP(R2=0.0256,P0.05)含量无相关关系。4.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的MPO水平与血清中抗体含量(anti-CCP、RFIg G、RFIg A)无相关关系。5.NETs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FLS与HUVECs的增殖。6.HE染色鉴定分离的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纯度在95%以上,台盼蓝染色鉴定分离的中性粒细胞活力在95%以上。7.形成NETs的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率,SAA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Tris-HCL缓冲液,NC组)组(SAA:0.168±0.008;NC:0.039±0.006;F=46.08,P0.05,n=12)。8.细胞培养液上清中h3的含量SAA组也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SAA:34.24±0.57;NC:24.03±0.74;F=56.25,P0.05,n=12)。结论1.RA患者血清中的MPO含量和NE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RA患者血清中可能有NETs形成的增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A滑膜组织中NETs的形成显著高于OA,说明RA滑膜组织中NETs形成增多。以上结果提示至少在RA滑膜组织局部NETs形成增多。2.MPO含量与DAS28、ESR呈正相关关系,提示MPO与RA炎症反应有关。RA患者滑膜中NETs形成增多,且NETs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FLS和HUVECs增殖,提示中性粒细胞或通过形成NETs直接促进RA的滑膜增生和血管翳形成,参与RA滑膜炎症。3.SAA组与LPS组形成NETs的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h3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提示SAA能够在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髓过氧化物酶 疾病活动度 滑膜增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93.2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缩略语/符号说明11-14
- 前言14-22
- 研究现状、成果14-21
- 研究目的、方法21-22
- 一、NETs参与RA炎症反应的研究22-41
- 1.1 对象和方法22-34
- 1.1.1 研究对象22-23
- 1.1.2 试剂与仪器23
- 1.1.3 实验方法23-34
- 1.1.4 统计学方法34
- 1.2 结果34-38
- 1.2.1 RA患者血清中的MPO、NE水平升高,DNA水平降低34-35
- 1.2.2 RA滑膜中有NETs形成35-36
- 1.2.3 血清中的MPO水平与RA的疾病活动度相关36-37
- 1.2.4 NETs促进FLS与HUVECs的增殖37-38
- 1.3 讨论38-40
- 1.4 小结40-41
- 二、血清淀粉样蛋白A诱导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41-52
- 2.1 对象和方法41-46
- 2.1.1 研究对象41
- 2.1.2 试剂与仪器41-42
- 2.1.3 实验方法42-46
- 2.1.4 统计学方法46
- 2.2 结果46-50
- 2.2.1 中性粒细胞的提取46-47
- 2.2.2 SAA诱导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47-49
- 2.2.3 SA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培养液中的h3含量升高49-50
- 2.3 讨论50-51
- 2.4 小结51-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6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0-61
- 综述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自身免疫病61-70
- 综述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个人简历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平;张蕾;柳喜洋;;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2年06期
2 兰志勋,闵龙秋;麻醉药物对人体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8年05期
3 ;中性粒细胞抑制人单个核细胞释放TNF-α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8期
4 邓新立;黄文荣;丛玉隆;邹德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6年04期
5 胡乃丰;;人体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测定[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2年02期
6 江志生;;血小板调节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1年01期
7 青春;中性粒细胞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4年01期
8 李钺,李生伟;原发性脾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综合症1例[J];重庆医学;2000年05期
9 尚东;杨岚;党晓敏;;吸烟对中性粒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10 何凤慈,唐汝愚;钙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新立;黄文荣;丛玉隆;邹德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邓新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钱申贤;;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新认识[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董炜;谢挺;董叫云;金曙雯;花兰女;宋菲;青春;陆树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邓帆;蔡春青;蔡绍曦;赵海金;董航明;;中性粒细胞异常趋化在COPD分级评估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余霞;姚志荣;;中性粒细胞在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发病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谢东北;郝选明;孙焱;雒小恩;;NETs—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杀菌途径[A];中国生理学会2007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任利成;黄晓元;龙剑虹;;琥珀酸对中性粒细胞的抑制作用[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柳荣;张丕红;吕春柳;梁鹏飞;曾纪章;任利成;黄晓元;;中性粒细胞体外黏附迁移滞留后蛋白质组变化[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学洁;潘国宗;杨晓鸥;;中性粒细胞与上皮细胞间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死亡[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中桥;中性粒细胞引起皮瓣损伤的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唐逸;王平:找到了炎症的新机制[N];北京科技报;2011年
3 张时民;学看化验单[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波;食管麟癌浸润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8+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竹生;中性粒细胞及其FcγRIIA在部分血管炎病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赵东亮;钙信号参与中性粒细胞极性化过程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4 袁春华;fMLP诱导中性粒细胞极性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5 王进;中性粒细胞在牛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免疫反应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薛庆亮;中性粒细胞内皮质醇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孙锐;促瘤生长的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因子预激活及正常NK细胞存在条件下能有效的抑制肿瘤[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汤贤英;中性粒细胞通过促进IL-33成熟而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和进程[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李文鹏;单个中性粒细胞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活性氧的测定[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陈君君;中性粒细胞在COPD气道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环宇;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调节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倪倩;IL-33调节中性粒细胞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作用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3 邓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异常极性化及香烟提取物诱导中性粒细胞极性化的机制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晰;肉鸡日粮硒含量调查及缺硒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满姗姗;HBV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5年
6 马祥;中性粒细胞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D];东南大学;2015年
7 宋明明;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对脂多糖刺激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D];江苏大学;2016年
8 许丹;早期浸润心脏的中性粒细胞经由HMGB1/TREM-1通路促进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和机制[D];苏州大学;2016年
9 孙曙;抑制性中性粒细胞亚群与肾移植术后临床状态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10 蒋秋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SLE中的作用[D];川北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690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69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