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对体外银屑病皮损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本文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对体外银屑病皮损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医科大学》 2012年
复方甘草酸苷对体外银屑病皮损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宋璐璐
【摘要】:目的:研究SNMC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自制简易气液平面体外培养装置,模拟人体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通过加入银屑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和β-溶血性链球菌抗原的无血清培养基对银屑病皮肤进行体外培养,并建立体外银屑病皮损模型。模型成功后,加入SNMC(100、200和500ml/L)干预培养6天,不加SNMC的一组作为模型对照。6天后,通过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学HE染色法观察SNMC对银屑病皮损组织活性及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NMC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K17表达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SNMC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及IL-17含量的影响。所有实验数据均用SPSS和Excel软件统计。 结果:肉眼观察的结果显示,仅用加入银屑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和β-溶血性链球菌抗原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6天的银屑病皮肤组织,表皮皱缩,皮纹深,但仍保持水嫩光泽,具有银屑病的组织特征;加入SNMC干预培养6天的银屑病皮损组织表皮光滑,颜色水润,边缘规则,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显示正常皮肤组织的特征。HE染色结果显示,仅用加入银屑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和β-溶血性链球菌抗原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6天的银屑病皮肤的皮损组织其银屑病皮肤组织形态学特征保持完整,而给予SNMC干预培养6天后的组织,,其银屑病的病理组织特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NMC干预培养6天后的组织K17较模型对照组表达减弱,在SNMC500组K17基本不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ELISA结果显示,SNMC可显著增加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16.21±0.72vs8.41±0.80pg/ml),并显著降低细胞因子IL-17的含量(59.82±6.73vs219.82±9.56pg/ml)。 结论:1利用体外银屑病皮损模型成功验证了SNMC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为对银屑病皮损组织形态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2初步研究了SNMC治疗银屑病的机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ELISA技术发现,SNMC可以减少K17在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也可以减少IL-17的含量,同时增加IL-10的含量,说明SNMC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与调节K17、IL-17及IL-10含量有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63;R9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垒,蔡念宁,陶洋,张志礼;解毒散瘀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对血脂、载脂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03期
2 刘雯,赵广,刘玉峰;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对链球菌M6蛋白的反应[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3期
3 钱方,杨志波,欧阳恒;竹黄颗粒剂Ⅱ号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12期
4 何焱玲,朱铁君,丁桂凤,邓玉兰,王宪,候凌飞,范少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银屑病斑块型皮损的分泌与表达[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04期
5 李云涛,王欣,冉红梅;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年04期
6 刘学清,曾抗,兰海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水痘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08期
7 张春敏,徐兰;社会心理因素对银屑病影响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年02期
8 邵长庚,杨雪琴,彭永年,李世荫;改善生活方式,促进银屑病患者心身健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年01期
9 王丽江,张地君,栾小文,许速,邹泉,代祖荫,何国强,徐小珂,周洁,皇甫晋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丹参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比较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1年04期
10 李冠勇,刘华昌;银屑病中医分型与血小板指数及微循环的关系[J];新中医;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颂雨;唐天序;;中草药治疗甲沟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与保健;1993年01期
2 张颂雨,唐天序;复方灭螨灵霜治疗酒渣鼻69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2期
3 张秋枫;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168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4 宋佩华,刘艳,白彦平;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38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5 袁华亮,白云,刘玮;电灼法配合利湿解毒汤外洗治疗尖锐湿疣[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6 李宏宇;自拟中药方熏洗治疗跖疣35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7 邬子石;封闭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8 喻典平;自拟活血解毒汤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2期
9 李正才;大柴胡汤合消风散加减配合纳络酮治疗胆汁淤积性瘙痒症32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10 闫俊国,杨正峰;耳穴粘贴疗法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6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春;熊佳玫;马文军;封俊光;严张仁;;中药清银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及血清TNF-a、IL-8水平影响[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姚慧蓉;汤伍辉;舒加庆;;免疫调节剂合中药荆防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董鸣;李跃武;;双侧太田痣一例[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萍;聂香妮;刘业强;熊晓刚;宋秋荷;;中草药治疗不典型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严张仁;龚丽萍;谌莉媚;黄港;;凉血解毒透表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NF-a和IL-8水平的影响[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文;安艳君;张守刚;;理疗结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吴家萍;谷世喆;;针刺辩证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段行武;张润田;王玉光;伦文辉;潘厚儒;;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患者伴发带状疱疹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顶权;尤立平;白彦萍;;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项彤;陈兴平;;尖锐湿疣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与caspase-3、bcl-2的表达[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宇峰;超微益气软皮汤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陶以成;丹槐银屑浓缩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病理形态及组织TNF-α,TGF-β_1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腾;鸦胆子油对银屑病疗效及Th1/Th2平衡、角化过程影响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抗原特异性Th17细胞亚群的功能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方明;中医药治疗狼疮肾炎的证候与疗效相关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郝平生;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曹经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通过调控TGF-β1信号通路抑制HaCaT细胞生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朱慧婷;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陆俊龙;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吴奕兴;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ALA光动力疗法控制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后炎症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远志;LI患者TGM 1基因序列分析及其指甲中TGase 1活性与内皮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娟;弥漫性掌跖角化病一家系的KRT1和KRT9-exonl的基因检测与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朱雄亮;加味疏肝生发汤治疗肝郁气滞证斑秃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唐毅;润燥祛风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周敏易;中药五号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孟鹏;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的分离鉴定及其抗原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丹;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CD4~+/CD8~+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刘莹;行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王靖;解毒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翠琴,赵丽华,陈开地,王学德;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阎衡,叶庆佾,郝飞,项贵明,黄东平,麦跃;银屑病Th1/Th2模式的体外试验[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3 邵永山;银屑病患者血TNF-α,IL-6,IL-8水平观察[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李新宇;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现代概念[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年03期
5 李圆圆,王玉坤;B7-CD28/CTLA-4在银屑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6 刘孟元,史轶蘩;细胞因子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3年05期
7 牛建英;神经内分泌激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9年02期
8 商刚,陈艳,郑淑云,张岩;肿瘤杀伤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对寻常型银屑病初发疹病理形成作用的研究[J];航空航天医药;1998年03期
9 王惠芳,徐世豪,孙世荣,苗丹民;银屑病患者血浆TNF检测与临床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06期
10 冯峥,葛萍,李恒进,黎燕;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浓度及其在皮损中的表达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福荣,陈俊卓,吕俊玲;银屑病患者的心身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998年02期
2 何焱玲,丁桂凤,李欧,范少光;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神经免疫研究进展[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李志刚;银屑病580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年03期
4 王福喜,张学军;银屑病的药物诱因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年03期
5 宋佩华,白彦平,杨顶权;不稳定性银屑病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6 陶苏江,范青源,方跃明,牟贤龙,顾军,郑茂荣,谢毅,应康;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的建立及克隆银屑病相关基因片段初探[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7 侯伟,吴勤学,陈小红,蔡秀玲,张良芬,尹跃平,邵长庚;链球菌、分支杆菌及皮肤鳞屑蛋白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8 张开明,尹兴平,周敏,尹国华,杨小英;银屑病患者皮损白介素8基因表达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9 许冰;银屑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10 黄熙,马圣清,涂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在银屑病皮损的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璧;;重症银屑病的系统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亚妤;鲁盈;;银屑病相关性肾病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2008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付翔宇;陈宏;;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姚丹霓;吴大嵘;卢传坚;;银屑病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应激方式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史晓蔚;王刚;刘玉峰;;银屑病的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郑敏;;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虹;;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8 何弘;;银屑病皮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临床观察与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9 吴梦平;;银屑病发病与难治原因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10 郑敏;;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记者 田雅婷;[N];光明日报;2012年
3 胡雯 刘佳;[N];中国医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白轶南;[N];保健时报;2005年
5 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主任医师 欧阳恒;[N];大众卫生报;2002年
6 山东省威海市解放军404医院皮肤科 欧柏生;[N];大众卫生报;2005年
7 ;[N];河北日报;2000年
8 欧柏生;[N];健康报;2004年
9 邹先彪;[N];健康报;2005年
10 召玉;[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平;银屑病激发因素的调查与防治对策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2 徐丽敏;银屑病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及相关药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陈静;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LR9、IRF-7、IFN-αmRNA表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高春芳;转化生长因子βs及受体在银屑病皮损和外周血中的表达与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唐玲;银屑病患者朗格汉斯细胞异常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李波;银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7 陈小红;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支杆菌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孙联文;抗银屑病相关药物及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系统中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9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樊昕;白细胞介素18对银屑病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7表达调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愔;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活性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2 何君;9q33-34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3 苏湘川;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病情与饮食相关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姚莎;中国汉族人银屑病伴发疾病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永翠;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詹庆霞;银屑病治疗的系统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7 李敬;细胞粘附分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银屑病相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8 孙湘兰;白细胞介素20及其受体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韩静倩;内毒素及其信号传导通路与银屑病的相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史晓蔚;特异性置换肽对银屑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对体外银屑病皮损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9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