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尸检病理分析1例

发布时间:2019-08-16 18:01
【摘要】:正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引起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或分娩先天性梅毒儿[1]。它较成人梅毒少见,其尸检报告的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尸检分析,以探讨新生儿梅毒的病理改变。1临床资料死者,男性,胎龄38+3周,经剖宫产娩出,出生时Apgar评分:1 min评分8分,3 min评分10分,5 min评分10分;新生儿
[Abstract]:Positive congenital syphilis (congenital syphilis,CS) is caused by Treponema pallidum (Treponema pallidum) entering fetal blood circulation through placenta, causing fetal infection, leading to abortion, stillbirth, premature delivery or delivery of congenital syphilis [1]. It is rarer than adult syphilis, and the report of postmortem examination is even rarer. One case of neonatal congenital syphilis was report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neonatal syphilis. 1 Clinical data of the dead, male, gestational age 38 3 weeks, deliver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pgar score at birth: 1 min score 8, 3 min score 10, 5 min score 10;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分类号】:R759.1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汝文;张曼丽;沈景;崔珊;;先天性梅毒18例临床特征及血清学检测[J];皮肤病与性病;2006年02期

2 葛素梅;邢宝玲;欧阳俊;强贤;李婷;刘梦璐;焦炼;;胎婴儿先天性梅毒5例尸检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雪;周燕媚;孙雯;陈敦金;;2009~2013年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及围产儿感染因素的调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谢伟;刘岚;景春梅;赵洁;;两种试剂对儿童血清中梅毒反应素检测的比较与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1期

3 赵晓利;;两种试剂对儿童血清中梅毒反应素检测的比较与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06期

4 王昌林;王晓蕾;李雅雯;章乐;孙海斌;郁敏;;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5 农进标;;32例先天性梅毒的血液系统表现[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8年01期

6 农进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与多脏器功能损害[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学珍,成登菊;20例新生儿梅毒误诊原因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2005年05期

2 陈超;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防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建辉;侯红瑛;曾韶英;陈新娟;;16例孕妇梅毒血清学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年01期

2 李艳芝;罗克娴;李国荣;魏秀贞;;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新生儿病室的流行(附28例报告)[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S1期

3 丁国芳;;HIV感染产妇所生新生儿的处理及婴儿喂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年05期

4 李从凤;;梅毒螺旋体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04期

5 王洁;徐彦春;鞠英;任润霞;何影遐;;犬小孢子菌致新生儿头癣3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6 陈雪;;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应用评价[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9期

7 陈生;;吉林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网初步形成[J];中国防痨杂志;1964年04期

8 关桂兰;;乙型肝炎的新生儿疫苗[J];日本医学介绍;1985年01期

9 吕晴;段恕诚;朱启摂;徐华芳;顾新焕;张秀珍;;母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日静脉血SGPT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1990年05期

10 黎璧莹;;台湾地区乙型肝炎流行及预防概况[J];医学研究杂志;199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忠厚;孙玉革;赵庆利;钟连华;李丽玮;迟秀梅;;慢性HBV携带孕妇注射HBIG的新生儿静脉血抗-HBs检测[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平;朱理珉;张玉荣;李伟;陈静;郝金玉;国心;;HBV感染者所产新生儿分型免疫研究[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卉;李小毛;杨越波;;母亲HBsAg阳性对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3~6年效果的影响[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卉;李小毛;;母亲HBsAg阳性对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稳定性的影响[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费迎明;兰少波;钟建平;李水法;周建康;徐关德;陈峰;李志军;;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母婴传播相关性的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费迎明;兰少波;钟建平;李水法;周建康;徐关德;陈峰;李志军;;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母婴传播相关性的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慧群;范春红;;10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8 侯春生;张盛茹;闫香芹;满昌军;司端勤;刘东光;;HBV感染单个核细胞对阻断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唐翠燕;毕明君;滕振娟;;戊型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孕妇与新生儿感染情况的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杨小福;;乙肝母婴阻断的现状与进展[A];2008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士敬;乙肝疫苗接种为新生儿上“保险”[N];健康报;2006年

2 ;新生儿乙肝疫苗[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3 刘道安;阻断垂直传播也得对症下药[N];健康报;2005年

4 记者 崔立新;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N];中国人口报;2008年

5 黄显斌;乙肝病毒携带者须防病情演变[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郑灵巧;摆脱乙肝重压还需多久[N];健康报;2008年

7 郑灵巧;乙肝免疫亟待扩展至成年高危人群[N];健康报;2008年

8 ;清算病毒性肝炎家族(下)[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江苏;注射乙肝疫苗三要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10 记者 任德京;我省麻疹发病率明显低于去年[N];兰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承海;宿主HLA多态性及病毒基因组异质性与HBV宫内传播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宋秀霞;Toll样受体3与HBV感染和HBV宫内感染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李淑珍;TLR3在人类胎盘HBV感染中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魏俊妮;胎盘细胞凋亡在HBsAg阳性孕妇PBMC母—胎转运机制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邵中军;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李利;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风险因素评估及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良;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2 崔恒春;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王效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HBV宫内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4 邹璐;母胎转运与HBV宫内感染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刘东洋;孕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S基因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6 李淑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a”决定簇变异与HBV宫内传播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孟利平;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主要干预措施经济学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周波青;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免疫策略评价[D];浙江大学;2008年

9 郑晓霞;妊娠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母儿影响的探讨[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谢婧娴;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危险因素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7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527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0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