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影响慢性荨麻疹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8:10
【摘要】:研究背景:慢性荨麻疹是每天或几乎每天发生,持续6周或6周以上的荨麻疹。它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学习、工作效率。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复杂,不仅与超敏反应密切相关,更涉及到自身免疫、感染及凝血系统等多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的对症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近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外周血IgE水平、凝血纤溶因子、甲状腺自身抗体等因素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联系,并观察针对性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检测12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幽门螺杆菌、D-二聚体、甲状腺自身抗体(A-TG、TPO-Ab)和血清中IgE含量。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清IgE含量升高、凝血纤溶机制活跃、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等不同因子给予针对性治疗并联合抗组胺药物,于治疗1个月、3个月时分别观察疗效。 结果: 1,12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52例(40.63%),IgE升高者63例(49.21%),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升高者12例(9.375%),D-二聚体升高者52例(40.63%)。其中单纯幽门螺旋阳性者21例(16.41%),单纯D-二聚体升高者18例(14.06%),单纯IgE升高者24例(18.75%),单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升高者6例(4.68%)。9例(7.03%)未发现检测项目明显异常。 2.对于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分别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联合抗组胺治疗(治疗组)及单纯抗组胺治疗(对照组),治疗3月后,治疗组HP感染情况明显好转(p=0.001)。疗效观察的结果显示治疗1月时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635),治疗3月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30)。 3.对于D-二聚体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分别给予抗血小板凝集药物联合抗组胺治疗(治疗组)及单纯抗组胺治疗(对照组),治疗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2,p=0.019)。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1月及3月时两组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635,p=0.057)。 4.对于血清IgE含量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分别给予免疫调节剂联合抗组胺治疗(治疗组)及单纯抗组胺治疗(对照组),治疗3月后,治疗组外周血IgE含量明显下降(p=0.005)。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1月时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667),治疗3月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36)。 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凝血纤溶机制活跃、甲状腺自身抗体和血清IgE含量升高等因素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相关。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免疫调剂治疗等针对性治疗联合抗组胺治疗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愈率。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刚;韩海成;;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167例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9年01期

2 揣瑞梅,赵宝泉,张铭玉;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J];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3 李蔚林;转移因子、抗组胺药、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4 贾大成;;三种抗组胺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54例疗效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年03期

5 刘进进;;抗组胺药联合胎盘多肽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年09期

6 张小敏;郭敬宾;李强;张堂德;;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7 原凡惠;潘学东;张文宪;孔连委;范延华;;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78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5期

8 刘军,李西萍;抗组胺药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9 李晓为;;非索非那定短期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01期

10 瞿幸;;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第1讲 荨麻疹的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宁;;斯奇康、抗组胺药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疗效观察[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郝飞;钟华;宋志强;;从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策略[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3 金旺飚;;芙必叮(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A];2005年浙江皮肤性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边风华;黄星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风森;张艳丽;;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荨麻疹患者体液血液中黏膜免疫介质关联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宋佩华;白彦平;;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的辨证治疗[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韦风鲜;覃伟武;陈庆来;;慢性荨麻疹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王美娜;刘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远期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叶晗;;开瑞坦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建良;刘敏言;;标准化变应原脱敏治疗尘螨性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治荨麻疹的药对心脏有影响吗?[N];健康时报;2006年

2 樊志兵;非抗组胺药也能治过敏性疾病[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张以绪;不要乱用抗过敏药[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周兵 王成硕;鼻部用药莫小视[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吕群;药抗过敏配伍要谨慎[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本报记者  殷毅;抗组胺药市场熙来攘往[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淑坤;谁映红了抗组胺药市场半边天[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张罗;鼻炎犯了喷药最好[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李典斌;同息通治疗慢性荨麻疹[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张勇;老药新用治疗荨麻疹[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一平;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和临床特征调查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2 孙蔚凌;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基因克隆、表达及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3 高建明;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调查与细胞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及药物干预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4 肖红丽;当归饮子对慢性荨麻疹迟发相过敏反应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阮岩;利用组胺皮肤试验对比中西药抗组胺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陈文曾;慢性荨麻疹从肝经论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刘改枝;新型多取代丁烯内酯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郦斐;儿童急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及糖皮质激素应用初探[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鑫;影响慢性荨麻疹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剑光;刘瓦利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余婉燕;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敏;慢性荨麻疹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相关实验室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5 赵宏伟;益气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孙艳;经络生物共振技术联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陈绮蕾;中药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马壮年;多皮饮联合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霍晏;固本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任亚冰;加味消风散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3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673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7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