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恶黑患者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7:20
【摘要】:研究目的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但相对较少见的肿瘤,在所有的原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只占4%,但其致死率却占79%。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转移性M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6-8个月,5年生存率在5%以下。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三大肿瘤治疗方法对于MM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MM的治疗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1991年Schmidt等发现了CIK细胞,它是一群增殖效率氋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异质性细胞,在肿瘤微环境或病毒感染后,通过其表面的自然杀伤细胞受体识别表达MICA和MICB的细胞并进行杀伤,目前被广为应用的杀伤活性较强的肿瘤生物治疗效应细胞,CIK细胞是体外扩增出的以CD3+CD56+、CD3+CD8+为主的异质性细胞群,该细胞群是从外周血、骨髓或脐血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并存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培养而获得的一群免疫活性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肿瘤杀伤活性。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是一种异质的细胞群,为未成熟的髓系细胞,多数存在于正常人的骨髓中,正常情况下MDSC会分化为树突样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在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则分化为未成熟的髓样细胞。MDSC在肿瘤患者中外周血中高表达CD11b和CD33,在恶性肿瘤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表明MDSC主要通过抑制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功能同时可以诱导Treg细胞的产生而产生免疫抑制。通过研究还发现,MDSC通过抑制T细胞促进肿瘤生长,对静止T细胞无作用,对激活的T细胞则有抑制作用。MDSC可通过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调节性T细胞(Regulartory T Cells,Treg),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等多种途径抑制免疫系统,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导致免疫治疗肿瘤的失败。因此,通过CIK细胞治疗逆转MDSC的抑制作用,重建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将会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通过分析MDSC在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机制的作用及CIK对MDSC、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目的有以下3点:1、观察CIK细胞治疗MM患者的临床疗效;2、分析MDSC与MM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3、研究CIK对MM患者外周血MDSC的影响;这可以为MM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入组2009.6月-2011.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河南省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的复发、难治性恶性黑色素瘤中国患者43例(治疗组),中位年龄56岁(29岁-78岁),除3例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外,余患者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均阴性。其中III期患者13例,IV期患者30例,均有可测量病灶,预计生存期≥4个月;Karnofsky评分≥60,血常规正常(白细胞计数≥4.0×109/L,淋巴细胞计数≥0.8×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计数≥100×109/L),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伴随疾病。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至少4周期CIK细胞治疗。此外入组4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均身体健康,既往无肿瘤相关疾病,近期无外伤、感染性疾病。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与恶性黑色素瘤组患者相匹配。入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具体步骤如下:1、抽取所有入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CIK细胞治疗前外周血、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及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经过CIK细胞治疗至少4周期后的外周血。2、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MDSC表达量的高低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的高低。3、计算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从随访开始至随访终止的生存期。4、应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方法是应用单个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处理数据,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恶性黑色素瘤患者CIK细胞治疗前的MDSC(CD11b+CD33++、CD11b+CD33+)水平(7.372±3.4104、51.149±14.1659)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1.05±0.34、13.14±4.99,p<0.05)。2、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经CIK细胞治疗后MDSC (CD11b+CD33++、 CD11b+CD33+)水平(4.702±1.8798、42.188±17.0488)与CIK治疗前(7.372±3.4104、51.149±14.1659,p<0.05)比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3、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T、B细胞免疫功能(4.605±4.8968、2.902±9.2897)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组(6.078±3.7605、7.710±0.8655,p<0.05),但经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T、B细胞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6.481±7.2186、7.693±9.5124,p<0.05),与健康志愿者无明显差异。4、经CIK细胞治疗后的复发、难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mOS是11.8个月,显著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转移性恶黑患者中位生存期10.1个月。5、CIK细胞治疗前细胞因子(IL-2、IFN-γ)数值(1698.0±4.7、1470±31.7)低于CIK细胞治疗后的数值(2460±4.5、1569±34.9,p<0.05)。结论:1、CIK细胞治疗MM临床疗效确切,有望成为复发、难治性中国MM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法;2、CIK细胞的疗效与MDSC有相关性。3、经CIK治疗后的MM患者外周血MDSC水平显著降低,而T、B细胞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9.5
本文编号:2792289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撒亚莲;华映坤;严新民;贾玲;纳智明;宋建新;;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初步临床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6年01期
2 柴琴;安东建;;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12期
本文编号:2792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7922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