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FGF2及FGF7在雄激素性脱发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01:43
   一、背景与目的毛囊生长是一个复杂的周期性过程,包括毛发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虽然调控毛发周期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已明确:毛乳头与邻近毛囊上皮、毛母质、外毛根鞘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着每个周期的延续和过渡。间质来源的毛乳头位于毛囊的底部,外周由毛母质包绕,它在体内和体外具有诱导毛囊生长的特性。来源于毛乳头细胞的信号可以直接影响邻近毛母质细胞和外毛根鞘细胞的生长,并且可以调控毛囊生长周期。这些信号包括sonic hedgehog(Shh)途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wnt/β-catenin途径、骨形成蛋白(BM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雄激素性脱发(AGA)是最常见的男性脱发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局部雄激素分泌增多、雄激素受体(AR)表达量增多、II型5α还原酶和旁分泌等,而双氢睾酮(DHT)目前被认为是雄激素性脱发主要致病因素。睾酮在II型5α还原酶的作用下可形成活性更强的DHT,II型5α还原酶的致病作用已经非常明确,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首选治疗方案是长期口服II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它可降低患者血清和头皮的DHT浓度,目前DHT诱导的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既往研究发现DHT促进AGA患者顶部毛乳头细胞分泌TGF-β,从而抑制毛囊上皮细胞的生长,DHT同时也可以促进胡须部毛乳头细胞分泌IGF-1,从而促进毛囊上皮细胞的生长。本实验将进一步研究DHT诱导的旁分泌途径,初步探索FGF2及FGF7是否参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二、方法和结果1、从人头皮中分离出毛乳头,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检测各代毛乳头细胞中AR的表达。结果:体外传代培养时,第6代毛乳头细胞AR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第3代毛乳头细胞。2、构建AR腺病毒载体并转染毛乳头细胞,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AR的表达,CCK-8法检测AR腺病毒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未转染腺病毒的毛乳头细胞)、空载体组、AR过表达组各组之间毛乳头细胞的增殖无统计学差异。3、以下步骤均在过表达AR的毛乳头细胞中进行,根据实验是否加入DHT、0.01%乙醇进行分组,脱发区顶部毛乳头细胞组包括:0M(0mol/L)-DHT组、0.01%乙醇组、10n M(10nmol/L)-DHT组;枕部毛乳头细胞组包括:0M-DHT组、0.01%乙醇组、10n M-DHT组。RT-PCR、Western blot、ELISA检测FGF7及FGF2的表达。结果:顶部毛乳头细胞中,0.01%乙醇组FGF7m RNA表达水平高于10n M-DHT组[(1.58±0.15)vs(0.83±0.18)P=0.018],0M-DHT组FGF2m RNA表达量高于10n MDHT组[(0.90±0.19)vs(0.41±0.11)P=0.22]。枕部毛乳头细胞中,FGF7及FGF2m 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内FGF7及FGF2的蛋白检测:脱发区毛乳头细胞中,0M-DHT组FGF7蛋白表达水平高于10n M-DHT组[(0.393±0.060)vs(0.282±0.019)P=0.038],10n M-DHT组FGF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0.01%乙醇组[(0.294±0.019)vs(0.201±0.058)P=0.021]。枕部毛乳头细胞中,10n M-DHT组FGF7蛋白表达水平高于0M-DHT组[(0.207±0.025)vs(0.108±0.038)P=0.038],FGF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泌型FGF7及FGF2蛋白检测:顶部毛乳头细胞中,与0n M-DHT组相比,当使用含10n M-DHT的完全培养基培养顶部毛乳头细胞时,FGF7外分泌量从216.446pg/m L上升至249.942pg/m L,FGF2外分泌量从123.125pg/m L下降至51.667 pg/m L,而与0.01%乙醇组相比,当加入10n M-DHT时,FGF2外分泌量从12.381pg/m L上升至51.667 pg/m L。三、结论1、体外传代培养毛乳头细胞时,AR蛋白表达量不稳定。2、AR重组腺病毒对毛乳头细胞的增殖无显著性影响。3、DHT可抑制细胞内FGF7蛋白的表达,促进分泌型FGF7及FGF2蛋白的表达。本研究初步证明FGF7及FGF2有可能参与了AGA发病,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758.71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各代毛乳头细胞雄激素受体的表达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雄激素受体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双氢睾酮对人毛乳头细胞分泌FGF2 及FGF7 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毛囊的生长及调控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乐平;张剑波;;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2 苏晓红;;56例雄激素性脱发妇女的激素水平[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2年03期

3 范卫新;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年06期

4 侯麦花,朱文元;雄激素性脱发的分类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年10期

5 陈学荣;雄激素性脱发[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6 张丽;;120例雄激素性脱发治疗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11期

7 刘维;陈达灿;韩凌;;雄激素性脱发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测定[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2期

8 陈修漾;陈建宏;陈达灿;徐妙环;;24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病因学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14期

9 廖金凤;段西凌;;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4期

10 周淑华;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雪梅;FGF2及FGF7在雄激素性脱发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周晴;雄激素性脱发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廖金凤;齐墩果酸对小鼠雄激素性脱发治疗作用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4 周静静;补发饮联合侧柏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肝肾不足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秦钊;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调查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黎伟珍;复方侧柏方治疗雄激素性脱发脾胃湿热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董瑛;欧美人群雄激素性脱发易感位点与汉族人群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宋志华;男性与女性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能谱分析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张宇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毛发镜在其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罗梅梅;朱其杰教授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中医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6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86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