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超声检查对海南原住居民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01 15:16

  本文关键词:超声检查对海南原住居民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出处:《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普勒超声 动脉血管成像 后循环缺血 血流频谱 血流信号


【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海南地区原住居民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800例PCI患者及100例健康者,采用TCD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探查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记录动脉搏动指数(PI)及频谱形态变化特征。结果研究组TCD检查管腔闭塞32条,轻度狭窄272条,中度狭窄96条,重度狭窄16条;双侧VA、PCA、BA的PI值及右侧VA、BA的V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双侧PCA的V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加快和减慢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CD与CTA具有高度一致性,TCD检查能为PCI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TCD) i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 of native residents in Hainan area. Methods 800 patients with PCI and 100 healthy controls were selected. TCD and CT angiograph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peak blood flow velocity of bilateral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CD), b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VA) and basilar artery (BA).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VMV), end-diastolic velocity (VDV), arterial pulsatility index (Pi) and spectral morphology were recorded. Results 32 lumen occlusions were examined by TCD in the study group. There were 272 cases of mild stenosis, 96 cases of moderate stenosis and 16 cases of severe stenosis. The Pi value of bilateral VACABA and the Vs value of right VAB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VD value of bilateral PC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roportion of blood flow velocity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CD and CTA have a high consistency in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PCI.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provide evidenc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基金】: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基金编号:2014-WST-07-049)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缺血性脑血管病[1](ICVD)约占脑血管病的80%,后循环缺血(PCI)约占ICVD的20%[1]。PCI预后很差,是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重点。本研究对海南地区原住居民PCI患者行TCD检查,为寻找PCI的无创诊断方法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0例PCI患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茜;;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76例[J];中医学报;2010年02期

2 路文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0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7期

3 赵海涛;;32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21期

4 杨佳;陈勇;;纳络酮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06期

5 陈玉堂;;正天丸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27期

6 李正军;蒋士杰;姚俊;龚家明;;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年23期

7 姜伟;赵晓峰;孟智宏;;后循环缺血的名称演变及治疗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3年06期

8 苏克江,王桂敏;后循环缺血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年03期

9 鞠奕;王桂红;王拥军;;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6年11期

10 王拥军;;澄清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概念 提高诊疗水平[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秋燕;胡兴越;;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维治;;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解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罗翌;;眩晕与后循环缺血[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孟繁华;孙博谦;;影响后循环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广西;张伯兴;刘书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6 王庆松;向阳;王俊;;后循环缺血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世卿;高清顺;高山;王君;张典;石洪霞;;推拿调任通督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莉莉;李敬诚;谢鹏;王景周;;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蔡峥;王菲;;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素珍;吴子明;陈艾婷;冀飞;刘兴健;杨伟炎;韩东一;;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云涛;专家呼吁对后循环缺血加强认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何世桢;耳聋耳鸣查查脑血管[N];健康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超;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丁明俊;百会实按灸结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于振江;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杨倩;应用经颅多普勒流速和搏动指数诊断后循环缺血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梁杉杉;穴位注射配合加热药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期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王燕燕;基于文献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证素组合规律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7 刘芳;针刺颅底组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尚艳花;定眩蠲痛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隋瑞峤;调督益脑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张晶晶;椎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5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365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