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特点及分析
本文选题:帕金森病 切入点:睡眠障碍 出处:《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使用一整夜PSG(多导睡眠图)客观地分析PD(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特点,探索PD睡眠障碍潜在的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33名PD患者和年龄、体重指数等相匹配的33名健康对照者行一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PD组与对照组早醒(4例(12.1%)vs0例(0%))、睡眠破碎(25例(75.8%)vs16例(48.5))、快动眼睡眠期颏肌失张力消失(16例(48.5%) vs3例(9.1%)),PD组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和对照组睡眠结构参数比较,两组在S2%、S4%上没有显著差别;PD组觉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NREM%、S1%显著多于对照组,而S3%和REM%显著少于对照组;PD病程≤2年组和对照组比较,两者睡眠结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D病程2年组和对照组比较,PD组觉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NREM%、S1%显著多于对照组,S3%、S4%及REM%明显少于对照组;PD病程≤2年组和PD病程2年组比较,后者在觉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前者,而REM%明显少于前者。结论:1、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睡眠破碎和快动眼睡眠期赅肌失张力消失;2、帕金森病患者明显存在睡眠结构,浅睡期时间延长,深睡期时间缩短,这主要是疾病本身及病程、年龄、药物等共同作用的结果;3、PD病程对其睡眠影响较大,但即使在帕金森病早期,仍然存在着睡眠机制的损害。
[Abstract]:Objective: to objectively analyze sleep disorde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D (Parkinson's disease) by using PSG overnight. Methods: 33 patients with PD and their age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ossible pathogenesis of PD sleep disorders. Thirty-three healthy controls matched body mass index were monitored by overnight polysomnography and the recorded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four cases of early waking up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found to wake up earlier than 12.1vs0 cases, 25 cases with sleep breakage and 25 cases with sleep breakage, with 75.8% vs 16 cases with 48.5%, and with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phase with chin muscle. The detectable rate of PD in vs3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sleep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P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sleep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P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2 / S4%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awakening time in P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 while S3% and RE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leep structure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awakening time of P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2). The ratio of waking time to total sleep time in P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 01%, P < 0. 01%, P < 0. 01%, P < 0. 01%, P < 0. 05). The percentage of total sleep time in the latt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former, while the RE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former. Conclusion: 1, sleep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early waking up.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tructure is obvious, the duration of shallow sleep is prolonged, and the time of deep sleep is shortened. This is mainly the disease itself and the course of disease, age, etc. The results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rugs and other drugs on the duration of PD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sleep, but even in the early stage of 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mechanism is still impaired.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艳华,袁航;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10期
2 梁希彬,罗涌,李丰桥,王晓民;帕金森病回顾与展望[J];科学通报;2000年22期
3 刘焯霖,徐严明;帕金森病诊治进展——帕金森病病因及发病机理[J];医师进修杂志;2000年12期
4 马建军,孙翠萍,徐军,李六一;帕金森病患者的异常视觉诱发电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5 邵明,刘焯霖,陶恩祥,陈彪;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关系的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1期
6 刘焯霖,张成,陶恩祥,王新德;第13届国际帕金森病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2期
7 文诗广,陈伟群,蒋云,夏来晓,许贤豪;帕金森病患者平衡障碍的定量评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3期
8 王涛,孙圣刚;帕金森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近况[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3期
9 陶恩祥;帕金森病的遗传学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10 张春霞,邹扬,林晖,张玉香;帕金森病35例临床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宏娟;何建成;周阿高;;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中西结合方法探索[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娄丹;常秀丽;周志俊;;百草枯暴露致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梁清华;区健刚;曾年菊;熊新贵;陈疆;张雨星;萧梅芳;;帕金森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锐芝;王静梅;周颐;郑春梅;;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妍梅;陈玲;裴中;周鸿雁;钱浩;张中伟;杨智云;冼文彪;郑一帆;陈杰;张思乐;黎锦如;刘焯霖;;基于稳态的三维高分辨扩散加权序列在帕金森病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郝红琳;刘秀琴;黄颜;孙鹤阳;孟琼;崔丽英;;帕金森病的白天过度嗜睡[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贾树红;陈海波;;帕金森病患者的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曹双双;刘志辉;祝新莉;;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国华;宋军平;;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蔡定芳;;帕金森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刚;近八成帕金森病患者看病不及时[N];健康报;2007年
2 蒋雨平;帕金森病认识四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刘卫宏;帕金森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早期确诊新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程守勤;六成帕金森病人治疗不规范[N];健康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戴丽娟 王峰;近五成病患者没有及时就医[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杨子超;护理帕金森病人三注意[N];健康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徐晶;日常小动作透视帕金森病[N];广东科技报;2009年
9 刘振国;焦虑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先兆[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昊华;帕金森病:诊治不及时成了大问题[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帕金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与手运动补偿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郭素良;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张久权;1.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研究 2.术前语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姜立刚;中国北方一帕金森病大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颖源;基于模型的帕金森病分析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涛;基于语音特征的帕金森病可视化诊断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郭睿;一中国帕金森病大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杨仕林;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9 张颖;一帕金森病大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鹏;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小红;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中文版(中国大陆)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管定国;帕金森病患者丘脑神经元放电的混沌学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肖志英;帕金森病非运动障碍并发症的研究及临床检测手段的评价[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李静;2,3-吲哚醌在帕金森病人中的预警及防治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5 李敬波;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胡丽竹;药、针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谢笛;BST1基因rs4698412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关联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8 邢学良;经颅磁电刺激对帕金森病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娟;女性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的改变特征[D];苏州大学;2012年
10 李凤舞;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91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9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