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亚甲蓝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性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11 18:32

  本文选题:亚甲蓝 切入点:脑卒中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脑卒中(stroke)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在我国,位列疾病死因第一位,每年发生脑卒中的病人达200万。脑卒中分为两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缺血性卒中所占的比率为60%-80%。过去认为缺血脑组织无法挽救,脑缺血半暗带理论对于脑卒中的治疗起到突破性的作用,使得脑梗塞的溶栓治疗成为可能。然而,由于治疗时间窗过窄(美国的治疗时间窗为4.5 h,我国的治疗时间窗为6 h),并有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溶栓治疗一直无法广泛应用,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仅有约5%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接受溶栓治疗。因此,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是杂环芳香族化合物,自19世纪被Paul Ehrlich引入生物界,MB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MB的主要特性之一是作用迅速,静脉给药5 min内即可到达峰浓度。另一主要特性是对神经组织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轻易透过血脑屏障并积累在神经组织中。一旦进入细胞,MB很容易在线粒体质子电势的作用下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线粒体是进行能量代谢、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细胞器。它影响着细胞的生死存亡。当细胞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线粒体受到损伤。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甚至线粒体外膜破裂,释放多种细胞死亡相关蛋白,如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等。从而诱导细胞进入凋亡或坏死途径。发生缺血缺氧时,线粒体首先受到损伤,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通过线粒体自噬,清除了功能紊乱的线粒体,同时减少了由功能异常的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诱导凋亡或坏死的信号分子的释放。最近有研究表明,MB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氏病中表现出提高自噬分子LC3-II的表达量、降低自噬连接蛋白p62水平的作用。推测MB可能通过促进自噬,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MB可能是潜在的自噬促进剂。到目前为止,仅有四篇MB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的报道,其中三篇都是心脏骤停复苏引发的全脑缺血再灌损伤。只有一篇应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对脑缺血再灌进行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损伤和永久性脑缺血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然而,目前尚无MB是否对永久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大鼠永久性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 MCAO)模型模拟永久性缺血性脑卒中。首先观察了MB对于大鼠永久性脑缺血的保护性作用,之后在低氧敏感神经元样细胞PC12上构建细胞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模拟脑缺血。进一步确认了MB的脑保护作用,并揭示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表明MB能够改善脑缺血24 h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与细胞坏死,引起线粒体自噬的发生,缓解了线粒体和细胞形态的恶化。在细胞水平,我们证实MB能维持OGD条件下的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Ψm),增加线粒体自噬,减少ROS的生成。进一步证明MB是通过引起线粒体自噬,起到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B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1.1 MB缓解了p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采取三种方法:Longa评分法、爬格实验、姿势反射与肢体放置测验对p MCAO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在术后24 h,与对照组(VC组)相比,亚甲蓝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三组大鼠神经功能显著改善,其中以MB中剂量组(5 mg/kg)效果最为显著。1.2 MB显著减少p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TTC染色判断脑梗死体积变化。在我们的实验中,假手术组(S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到梗死区域,由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24 h后,VC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脑梗死灶。M组大鼠与VC组相比,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约26%,L组、H组也出现了同样的治疗效果。1.3应用MB治疗,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得到改善,肿胀细胞率显著降低应用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缺血24 h后,VC组大鼠脑组织缺血灶区域细胞排列疏松、散乱,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肿胀,着色变浅,细胞核染色不清,部分胞体皱缩,细胞空泡化。与VC组相比,MB的三个剂量组细胞形态的恶化得到缓解,肿胀细胞率显著降低。1.4 MB显著减少了pMCAO大鼠脑组织坏死神经细胞的数量凋亡和坏死是脑缺血损伤后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应用Fluoro-Jade B(FJB)和TUNEL双重荧光染色技术,我们发现脑缺血24 h后神经细胞坏死数量显著增加,与VC组相比,MB的三个剂量组坏死神经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1.5 MB下调了p MCAO大鼠脑组织坏死相关分子RIP1和RIP3的表达RIP1和RIP3是目前已知的程序性坏死的关键信号分子。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我们发现,与对侧(未损伤侧)相比,缺血侧(损伤侧)RIP1和RI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中剂量MB抑制了RIP1和RIP3蛋白表达的上调。提示MB可能对p MCAO大鼠脑组织坏死有对抗作用。2.MB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2.1 MB促进了线粒体自噬,改善了线粒体形态Beclin1、LC3、p62和Tom20是线粒体自噬的重要相关分子,我们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对其含量表达变化进行了检测。与对照侧相比,VC组缺血侧Beclin1的表达显著降低,LC3-II/I比例降低,p62和Tom20表达上调。而应用MB治疗后,无论是在缺血侧还是对照侧大脑半球,与VC组相比,MB都促进了MCAO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在MB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细胞中我们观察到典型的线粒体自噬体。脑卒中后24 h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出现明显的线粒体损伤。线粒体嵴紊乱、断裂,线粒体的基质颗粒大量消失,线粒体空泡化。而在MB的三个治疗组,神经细胞的形态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线粒体评分的比较,我们发现中剂量MB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这些结果提示,MB可能是通过增加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来保证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线粒体质量的。2.2 MB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减少了脑缺血损伤我们构建了PC12的OGD模型,经western blot实验发现在OGD 2 h后,MB促进了Beclin1表达上调,LC3-II/I比例升高以及p62和Tom20表达降低,这些都证明MB具有促进自噬发生的作用。为了验证MB是否是通过增加线粒体自噬来起到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性作用的,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自噬抑制剂3-MA对ROS含量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OGD的发生引起ROS的爆发式增加,而MB的使用显著抑制了该现象的出现。但当同时使用自噬抑制剂3-MA时,MB的保护作用被抑制。这些实验数据说明,MB在OGD下促进线粒体自噬发生,减少了ROS的生成,起到保护作用。2.3MB阻止了OGD引起的ΔΨm降低,增加了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实验发现,PC12细胞经OGD处理2 h,ΔΨm陡然降低,MB减缓了这一趋势的发生,然而在常氧状态下,MB也会导致ΔΨm的降低。我们进一步验证了MB是否是通过对ΔΨm的影响来增加线粒体自噬。在实验中加入解耦连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检测线粒体自噬的变化。OGD时PC12细胞线粒体自噬活动被抑制,应用MB,显著增加了线粒体自噬的发生,但当同时使用CCCP时,MB引起自噬发生的作用被抑制。这些现象说明,在OGD情况下,使用MB可以使ΔΨm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MB通过对ΔΨm的维持,促进了线粒体自噬的发生。综上所述,MB维持了ΔΨm的相对稳定,增加了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对永久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脑保护作用。因此,我们认为MB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的神经保护药物。2.3 MB阻止了OGD引起的△Ψm降低,增加了线粒体自噬的发生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震;我国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2 黄如训;应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个体化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3 孙鑫贵;钙摄入与妇女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4期

4 曹玄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现状[J];河北医药;2000年12期

5 温仲民,包仕尧;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现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6 黄如训;缺血性脑卒中的个体化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7 戚晓昆,朱克;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8 扈林,张燕,师允坤;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01期

9 黄立新;抗栓灵含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0年01期

10 马丽媛,赵勇,王兴宇,刘力生,刘一仙;凝血因子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艳;张晓莺;何瑛;李燕云;徐隽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沈介明;熊立凡;;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袁荣峰;谢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泽军;褚泰伟;刘新起;王祥云;;缺血性脑卒中示踪剂的设计、合成、与药理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春;吴玉泉;卢小军;郑峗;张金彭;童辉;;高龄多动脉狭窄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度分析[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金友雨;臧秋玲;郑晋华;叶祖森;韩钊;肖美娟;王苹莉;;缺血性脑卒中各病因学亚型发病时间的探讨[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孙绍洋;陆正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与非急性期血压控制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8 郭吉平;黄久仪;曹奕丰;杨永举;王桂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前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特征[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汪丽;齐国先;;急性心肌梗死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峗;吴晓牧;;卒中后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丁香;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葛宗渔 整理;远离缺血性脑卒中要把“坏胆固醇”控制好[N];光明日报;2014年

4 卫讯;未来三年我国将完成100万人脑卒中筛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附二医脑科康复中心 王小同;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N];温州日报;2005年

7 杨声瑞;赵强;预警脑卒中发生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文郁;缺血性脑卒中要对症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付东红;血压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蓝天;脑卒中不等于脑出血[N];民族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平;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芳;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马丽媛;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王兵;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刘学东;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7 齐志伟;缺血性脑卒中诱发肠屏障改变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杜丹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家族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白玉龙;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韩登峰;新疆汉族、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酶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征瑜;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会芹;151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D];延边大学;2008年

3 李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郭金;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志强;循环内皮祖细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小良;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关联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莉;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8 刘潇强;血清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9 谭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10 徐营营;雌激素受体-α基因甲基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9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99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