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急性应激后逃避缺陷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大鼠脑内BDNF及其调控miRNAs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8 09:15
【摘要】:背景 应激通常被认为是应激相关障碍的诱因,急性应激可引起个体出现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异常,然而个体在面对应激时的表现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目前尚不清楚个体表现出这种异质性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脑内BDNF通常被认为是应激调控相关环路中的重要调节因子,miRNAs是调节脑内BDNF表达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急性不可逃避应激(acute unavoidable stress,AUS)来建立急性逃避缺陷大鼠模型acute escape deficit (AED) paradigm,以逃避测试试验来评价大鼠对伤害性刺激的逃避行为,并确定大鼠是否对应激易感。观察急性应激对应激易感大鼠及应激抵抗大鼠脑内易感脑区BDNF及相关调控miRNAs表达的影响。以此研究尝试解释这种个体异质性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 目的 (1)验证是否有部分大鼠对急性应激不易感。 (2)了解脑内的BDNF与大鼠对急性应激的易感性间的关系。 (3)了解脑内BDNF相关调控miRNAs与应激所致大鼠认知功能改变间的关系,及了解脑内BDNF相关调控niRNAs与相关BDNF表达变化间的关系。 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及观察指标 研究对象为成年SD大鼠。采取单干预因素组间对照设计。将35只SD大鼠,依行为学评价取得分相近30只,随机取6只为对照组,其余接受急性不可逃避应激。应激6小时后进行行为学评价,依得分分为应激抵抗组6只,随机取6只为应激易感组。观察急性应激后大鼠脑内BDNF及调控BDNF的miRNAs的表达量。 (2)应激范式及认知功能评价 应激采用急性不可逃避应激范式,将大鼠进行50min行为限制(置于40×30×20Cm3电击笼中),在同一时间内给予80次足底电击(60V,持续7秒,每30秒一次)。 应激评价方法采用应激逃避试验,记录大鼠在30次电击刺激下在规定时间内成功逃避电击的次数。 (3)BDNF及其相关调控miRNA表达检查方法 分别取双侧海马及额叶皮质,等量混合后,以RT-PCR法检测相应区域BDNF及其相关调控miRNAs表达。 (4)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行为学检测 应激前,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后6小时,易感组(1.330±1.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6.170±2.920)(P0.05),抵抗组(17.170±3.5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各脑区BDNF表达 急性应激后前额皮质BDNF表达易感组及抵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抵抗组与易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应激后海马BDNF表达易感组高于对照组(P=0.000),抵抗组低于对照组及易感组(分别P=0.000,P=0.000)。 (3)各组各脑区调控BDNF相关的miRNAs表达 前额皮质 Rt-1 易感组(1.87±0.24)及抵抗组(1.76±0.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98±0.17)(均P=0.00)。 RT-1Oa-5p 易感组(0.51±0.16)显著低于对照组(0.94±0.15)(P=0.010);抵抗组(1.59±0.3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及易感组(JP=0.000)。 RT.195 易感组(1.81±±0.29)及抵抗组(1.54±0.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95±0.27)(分别P=0.001,P=0.0091。 RT-206 易感组(0.36±0.10)显著低于对照组(1.03±0.23)(P=0.000);抵抗组(1.59±0.39)显著高于易感组(P=0.000)。 海马 Rt-1 易感组(3.79±1.60)抵抗组(4.26±1.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25)(分别P=0.002,P=0.000)。 RT-10a-5p 易感组(0.144±0.05)抵抗组(0.65±0.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96±±0.31)(分别P=0.000,P=0.019)。 RT-195 易感组(0.33±0.10)显著低于抵抗组(0.91±0.30)和对照组(0.94±0.20)(分别P=0.000,P=0.000)。 RT-206 易感组(2.59±0.41)显著高于对照组(1.044±0.31)(P=0.003),抵抗组(5.06±1.20)显著高于易感组(P=0.000)。结论 (1)部分大鼠在急性不可逃避性应激下,未出现逃避缺陷性认知障碍,出现应激抵抗。 (2)海马区BDNF下降是大鼠对急性不可逃避应激产生应激抵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一部分。 (3)miRNAs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应激抵抗的形成,但并非完全通过对BDNF表达变化的调节来实现。
【图文】:

电泳图,电泳图,逆转录


U6-F CTCGCTTCGGCAGCACATATACTU6-R ACGCTTCACGAATTTGCGTGTCRT-10a-5p 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CGACCACAAART- MiR-1 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CGACTACCTART- MiR-195 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CGACCACCACRT- MiR-206 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CGACCACTTGniiR-10a-5p-F GCGGCGGTACCCTGTAGATCCGmir-l-F GCGGCGGTGCCTACTCAGAGCACinir-195-F GCGGCGGAACTCTCCTGGCTCTAGiTiir-206-F GCGGCGGCTTCCCCAGGCCACATGR CAGTGCAGGGTCCGAGGTATBDNF-F ATCCACTGAGCAAAGCCGAACBDNF-R CAGCCTTCATGCAACCGAAGTA

统计学方法,产物,应激,曲线


—图3 :部分H标产物RT — PCR时的融解曲线及扩增曲线:1.3.8统计学方法所有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6.0软件完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以方差分析进行数据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急性应激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应激前,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后6小时,易感组(1.330±1.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6.170±2.920)(P<0.05),抵抗组(17.丨70±3.5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4,图5)22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en Luo,;Qinghua Nie;Xiquan Zhang;;MicroRNAs Involved in Skeletal Muscle Differentiation[J];遗传学报;2013年03期

2 ;Small but influential:the role of microRNAs on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and 3′UTR evolution[J];遗传学报;2009年01期

3 钱莘;丁金勇;敖绪军;安江洪;陈正堂;;小鼠支气管肺泡干细胞miRNAs表达谱的鉴定[J];肿瘤学杂志;2011年09期

4 赵勇;;《心血管系统微小RNA系列》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年04期

5 高杰;杨彤涛;裘秀春;韩建伟;范清宇;马保安;;miRNAs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6 薛慧良;王晓梅;;miRNAs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3年02期

7 杨卫东;王欢;汪静;;miRNAs:肿瘤诊断治疗的潜在新型靶分子[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8期

8 Wen Chen;Ze-Hui Yan;Yu-Ming Wang;Bao-Yan Xu;Guo-Hong Deng;;Genome-wide microarray-based analysis of miRNAs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4年01期

9 濮龙军;王晶;李鹏涛;董振;郭华荣;;miRNAs生物合成过程的调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20期

10 廖世奇;梁琼;曾家豫;陈桦;;miRNAs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的进展[J];甘肃医药;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 potential role for Chlamydomonas miRNA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A];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Ping Xuan;Maozu Guo;Yangchao Huang;;MaturePred: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within Novel Plant Pre-miRNAs[A];第五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Zhen-Dong Xiao;Li-Ting Diao;Jian-Hua Yang;Hui Xu;Mian-Bo Huang;Yong-Jin Deng;Hui Zhou;Liang-Hu Qu;;Systematical identification of cis-elements orchestrating the expressions of miRNAs in humans[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4 ;Cell-free miRNAs may indicate diagnosis and docetaxel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in malignant effusions[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任波;马迪;李毅;;地高辛标记探针结合化学发光技术快速灵敏检测植物总RNA中的miRNAs方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任波;马迪;李毅;;地高辛标记探针结合化学发光技术快速灵敏检测植物总RNA中的miRNAs方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7 戚鹏;韩金祥;鲁艳芹;王传玺;栾中华;卜范峰;;病毒编码的miRNAs:基因表达新的调控因子[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Bioinfor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new microRNAs from Medicago truncatula[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Cell-free miRNAs may indicate diagnosis and docetaxel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in malignant effusions[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10 ;miRNAs involved in Tau expression of BMSCs induced neurons[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尚;特异性miRNAs与前列腺癌发病密切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鹏;miRNA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吴绍华;不同倍性水稻miRNAs及其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牛文洋;肝细胞癌血清特异miRNAs的筛选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郭玲;UVB相关的miRNAs的筛选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肖斌;幽门螺杆菌非编码小RNA的筛选、鉴定及miRNAs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负向调控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曹顶国;鸡繁殖性状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及卵巢转录组和miRNAs鉴定[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7 蔡辉;早期胃癌血清miRNAs筛选及其表达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廖荣霞;造血干细胞发育相关miRNAs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9 张志平;神经管畸形与正常胚胎脑组织miRNAs差异表达分析及其靶mRNA的功能预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丙贵;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异常表达miRNAs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德艳;水稻抗旱相关miRNAs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母治平;猪体内食物源性植物miRNAs的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3 韩冰;相关高血压性脑出血miRNAs基因标记物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朱珍;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微卫星杂合性缺失和miRNAs谱表达特征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朱美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放射损伤后miRNAs的差异表达及靶基因预测[D];浙江大学;2013年

6 田甜;miRNAs基因区域多态与肺癌易感性及预后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7 云青;猪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相关miRNAs的鉴定及miR-143-3p在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何文蕾;MicroRNA的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周美玉;肺癌95D与95C细胞株中转移相关miRNAs的筛选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徐燕梅;血浆miRNAs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53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53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