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癫痫致痫区的定位及临床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06 07:37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隐源性癫痫致痫区的定位手段及相关术后疗效,为临床上精确定位致痫区、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或术式以及判定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自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隐源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3岁,平均25.8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29年,平均15.6年。发作频率最少3次/月,最多1~3次/日。通过术前综合评估,向26例患者颅内可疑脑区植入皮层电极及深部电极,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结合临床症状、头皮脑电、神经影像学、皮层或/及深部电极监测结果综合确定致痫区,手术切除致痫区,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 经术前综合评估定位,26例均可以明确致痫区,其中颞叶新皮层及颞叶内侧14例,额叶表面8例,颞叶新皮层3例,额叶底面及颞叶1例。术后电话或门诊随访1-5年,平均3年。根据Engel’s分级标准进行评定,随访26例中,Engel I级15例(颞叶新皮层及颞叶内侧11例),Engel II级8例(颞叶新皮层及颞叶内侧3例,),EngelIII级2例,Engel IV级1例。 结论: 当临床症状、头皮脑电监测结果与皮层或/和深部脑电监测结果三者高度一致时,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最满意。隐源性癫痫致痫区好发于颞叶新皮层及颞叶内侧,其次依次为额叶表面、额颞交界区,颞叶新皮层、额叶底面及颞叶。通过外科干预、术后随访,依据Engel’s分级标准评定,致痫区位于颞叶新皮层及颞叶内侧的术后效果较满意,Engel’s分级均在II级以上。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2.1
本文编号:2570311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娆;徐如祥;;海马苔藓纤维发芽与颞叶癫痫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2 张新伟;徐如祥;周谷兰;张冉;;症状性癫痫致痫灶的精确定位结果与微创手术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3 彭炳蔚;吴立文;陈晏;林华;金丽日;卢强;黄颜;刘秀琴;周祥琴;;鉴别额叶癫痫及颞叶癫痫的临床症状学提示[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3期
4 冯利时;遇涛;张国君;李勇杰;;颞叶癫痫发作初期头皮和颅内脑电定位价值的比较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5 刘晓燕,冯保蓉;额叶癫痫发作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J];临床脑电学杂志;2000年04期
6 窦万臣;;癫痫术前评估中相关脑区的概念[J];山东医药;2012年08期
7 郁毅刚;李君;罗飞;王文浩;张丽霞;林宝华;;三步法定位并多术式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年16期
8 张国君,王玉平,遇涛,李勇杰;颅内电极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脑电定位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4期
9 居胜红,陈峰,滕皋军,杨天明,郑凯尔,季倩,张琳琴,金琴娣,孟爱芳,谭启富;MR单体素波谱和化学位移成像在颞叶癫痫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年11期
10 张国君,李勇杰,遇涛,杜薇,王玉平;颅内电极长程EEG监测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8期
,本文编号:2570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703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