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筛选具有神经元保护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发布时间:2019-12-06 13:54
【摘要】:目的:LUHMES细胞可以被分化成为有丝分裂后细胞,并且在生化性质、细胞形态和功能等各方面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相类似。为了发现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我们建立了以分化后LUHMES细胞为基础,模拟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的模型。 方法:LUHMES细胞在cAMP和GDNF的作用下分化。用MPP+或携带有α-synuclein蛋白过表达基因的baculovirus病毒处理分化后的LUHMES细胞,诱导细胞产生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相似的细胞毒性。细胞的ATP水平以及caspase3/7的活性作为评价细胞毒的指标。CDK2抑制剂GW8510和GSK3β抑制剂SB216763作为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处理细胞,考察其对MPP+和α-synuclein诱导的细胞毒的缓解作用。 结果:分化过程中,LUHMES细胞逐渐能够表达多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有的标志物,,生长出延长的突起并成为有丝分裂后细胞,与神经元相似。MPP+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分化后的细胞ATP水平并升高caspase3/7的活性。两种化合物(GW8510和SB216763)均能够缓解MPP+诱导的细胞毒,且EC50分别为12nmol/L和205nmol/L。α-synuclein蛋白过表达同样能够有效降低细胞ATP水平及升高Caspase3/7活性,但其产生的细胞毒只能被GW8510有效缓解,SB216763作用不明显。 结论:我们建立了两种帕金森病相关的细胞毒模型,并使用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验证。为探寻或筛选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化合物,相比于需要高技术要求及规模有限的原代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后的LUHMES细胞将提供一种优良的平台。
【图文】:

机制


MPTP/MPP+的作用机制[23]

机制,鱼藤,鱼藤酮


图 1-2 6-OHDA 的作用机制[24]Fig. 1-2 Mechanism of 6-OHDA藤酮:鱼藤酮(rotenone)是从鱼藤属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具有杀虫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武平;俞建钰;陈健;;以慢性疼痛为首发症状的帕金森病370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2 刘胜文;唐荣华;唐娜;黄露露;;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的相关机制探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5期

3 张家良;赵鹏;张璐;朱红灿;王莉梅;臧卫东;董子明;邢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王艳;齐馨馨;文薇;艾青龙;;锥体外系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年03期

5 王艳昕;鲍远程;许珍晶;蔡永亮;陈怀珍;方向;徐磊;;抗震止痉胶囊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年09期

6 李玲玲;孙艺学;王爱兵;李子义;张学明;;人α-突触核蛋白A30P突变对小鼠成体大脑吻端迁移流中神经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7 陈琳;彭芳;郁可;林杭;王庆松;;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年23期

8 王叶冉;刘雨辉;梁春荣;姚秀卿;王延江;;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年15期

9 黄梦阳;江红;胡琦;康慧聪;许峰;刘晓艳;张存泰;朱遂强;;低剂量鱼藤酮持续灌胃处理致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年03期

10 刘晨;陈斌;徐又佳;;斑马鱼疾病模型[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小平;邱恒峰;;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霞;Parkin与细胞结构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与功能[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嘉琳;S100B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3 王晟东;环境毒性物质MPTP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原相丽;PINK1基因突变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建鹏;帕金森病及其发展过程中候选糖蛋白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王海鹰;Shadoo蛋白高表达转基因鼠系的建立及其在朊病毒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梁晋川;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和脑功能影像学的队列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8 田锦勇;帕金森病PARK16、PARK17、PARK18和BST1基因多态分析及多基因关联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9 吴庆文;帕金森病抑郁与睡眠障碍及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邓兵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燕燕;PARK16基因多态性与PD相关性研究及初诊PD非运动症状情况[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及原发性抑郁症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文鑫;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弥散张量成像初步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4 李佳珍;帕金森病大鼠抑郁症状相关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宁翔;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山东大学;2011年

6 邱恒峰;帕金森病抑郁的多导睡眠脑电图研究及磁共振波谱分析初探[D];广州医学院;2011年

7 王荣;L型Ca2+通道在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邢永红;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刘明朝;小胶质细胞活化在锰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10 赵萍;原发性帕金森病和几种常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与~(18)F-FDG PET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70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70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