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IL-6、IL-2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4:50
【摘要】:胸腺瘤约占纵隔肿瘤的20%,占前纵隔肿瘤的50%,是目前前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因胸腺瘤的产生而出现的异常改变有:自身免疫耐受丧失以及出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此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胸腺瘤患者伴发自免病中最常见的为重症肌无力。而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当其发现胸腺出现异常时,选择手术切除异常胸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若未发现胸腺异常,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症状控制效果不佳时,切除胸腺也可以使患者很大程度上改善病情。MG发病机制复杂,牵涉到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复杂生理过程,同时胸腺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知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化后以及内皮细胞等可以生产分泌IL-6,是具有调节T、B细胞功能的重要促炎因子。IL-21可以诱导T、B细胞增殖、刺激NK细胞的增殖、分化。IL-6、IL-21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免病中已有过系统的研究,但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还未完全探明。而在大多数人类肿瘤的研究中发现,IL-6的基因表达上调,是癌症相关性炎症的关键参与因子;IL-21起到抑制肿瘤内血管的生长增殖并且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评价IL-6、IL-21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影响;明确胸腺瘤细胞是否有分泌此二种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并通过这两种白细胞介素影响肿瘤周围环境,从而造成胸腺瘤组织周围淋巴细胞的浸润和形态功能变化;明确胸腺瘤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而拓宽对胸腺瘤合并MG这类疾病的认知,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方法:本实验的第一部分将本院心胸外科住院治疗的胸腺瘤病人79例,应用ELISA方法针对此临床病例外周血中IL-6、IL-2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切除的胸腺组织中IL-6、IL-21的表达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评价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如Osserman分型、病理学分型等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第二部分体外实验通过培养Thy0517细胞系,在梯度分段时间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Thy0517细胞系内胸腺瘤细胞IL-6和IL-21的表达水平变化,验证胸腺瘤细胞是否有分泌IL-6、IL-21的功能,从而促进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发展。结果:第一部分:IL-6的表达水平在三组样本中比较显示,胸腺瘤—MG(+)组高于胸腺瘤—MG(-)(t=2.361,p=0.021),胸腺瘤—MG(+)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6.832,p=0.000),胸腺瘤—MG(-)组高于健康对照组(t=5.248,p=0.000);IL-6的表达水平在胸腺瘤—MG(+)组内,重型表达高于轻型(t=3.804,p=0.000),轻型与胸腺瘤—MG(-)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t=0.467,p=0.642)。IL-21的表达水平在三组样本中比较显示,胸腺瘤—MG(+)组高于胸腺瘤—MG(-)组(t=6.673,p=0.000),胸腺瘤—MG(+)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1.097,p=0.000),胸腺瘤—MG(-)组高于健康对照组(t=6.173,p=0.000);IL-21的表达水平在胸腺瘤—MG(+)组内,重型表达高于轻型(t=4.297,p=0.000),轻型表达高于胸腺瘤—MG(-)组,有统计学差异(t=4.856,p=0.000)。在79例胸腺瘤病例中,IL-6和IL-21的表达成正相关,在Osserman分型中,IL-6、IL-21在Ⅳ、Ⅲ、ⅡB型即中重型中表达高于ⅡA、Ⅰ型即轻型,分型越重,表达越高;IL-6、IL-21的表达和胸腺瘤病理学分型无明显相关。在组织中IL-6:胸腺瘤—MG(+)组中高表达的样本率为73.33%(33/45)较胸腺瘤—MG(-)组50.00%(17/34)高;在胸腺瘤—MG(+)组中,中重型MG中高表达的样本率为94.44%(17/18)较轻型MG 59.26%(16/27)高;胸腺瘤合并MG与单纯胸腺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8,P=0.033);中重型MG与轻型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7,P=0.009),轻型MG与胸腺瘤—M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20,P=0.471)。IL-21:胸腺瘤—MG(+)组中高表达样本率为66.67%(30/45)较胸腺瘤—MG(-)组38.24%(13/34)高;在胸腺瘤—MG(+)组中,中重型MG中高表达样本率88.89%(16/18)较轻型MG 51.85%(14/27)高。胸腺瘤合并MG与单纯胸腺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12);中重型MG与轻型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0),轻型MG与胸腺瘤—MG(-)组,无统计学差异(χ~2=1.131,P=0.288)。上述两种因子在各病理分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PCR结果:IL-6在不同培养时12h、24h、48h、72h、96h、120h的细胞系中表达呈显著升高趋势,各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在不同培养时12h、24h、48h、72h、96h、120h的细胞系中表达无增高趋势,各时间点间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结果:IL-6在不同培养时12h、24h、48h、72h、96h、120h的细胞系中表达呈现升高趋势。IL-21在不同培养时12h、24h、48h、72h、96h、120h的细胞系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1、IL-6、IL-21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着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越重其表达越高,此二者在M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作用。2、单纯胸腺瘤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IL-6和IL-21的表达增高,虽然没有MG的临床症状,但可能已经出现了自身免疫的改变。3、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以及单纯胸腺瘤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IL-6和IL-21的表达正相关,此二者共同影响MG的发生和发展。4、体外培养上皮型胸腺瘤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IL-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IL-2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各时间点比较未见明显增高趋势,结合临床结果,表明IL-6除了免疫细胞分泌外,也可能来源于胸腺瘤上皮细胞的分泌,但是IL-21的分泌可能绝大部分来源于胸腺瘤组织浸润的免疫细胞,而并不依赖上皮型胸腺瘤细胞的分泌。
【图文】:

相关性,分型,组内,腺瘤病


MG(+)组中 Osserman 分型、病理学分型分腺瘤病例中,IL-6和IL-21的表达成正相关(rman 分型中,IL-6、IL-21 在Ⅳ、Ⅲ、ⅡB 型型,分型越重,表达越高(见表 2);IL-6、明显相关。表 3: 两组样本中 IL-6、IL-21 的表达水平例数 IL-6(pg/ml) P 值 IL-重型 18 159.22±24.61 0.000a 19型 27 134.04±19.67 1734 131.56±21.29 0.642b 14组内中重型与轻型比较,,b 为胸腺瘤—MG(+)组内轻计学意义

胸腺瘤,中高


A.胸腺瘤合并中重型 MG 组中高表达 B.胸腺瘤合并中重型 MG 组中低表达C.胸腺瘤合并轻型 MG 组中高表达 D.胸腺瘤合并轻型 MG 组中低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6.3;R7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强,余青,吴江声,陈慰峰;ICAM-1抗体诱导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分泌IL-6[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2599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99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