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及DNA损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0:44
【摘要】:目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将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作为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由来已久。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初期和疾病过程中的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及DNA损伤程度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与内皮损伤的潜在相关性。方法:我们研究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同时选取了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危险因素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亚组分类。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我们将CECs定义为CD146(+)FITC-UEA-1阳性,采用生物素化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分离并计数CECs,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测定CECs DNA损伤。结果:1.相比于健康对照组,AIS组第1天和第7天CECs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01)。2.AIS组第1天CECs水平明显高于第7天CECs水平(P0.0001)。这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初期CECs水平明显升高;同时随着疾病的发展,CECs水平在第7天是下降的,但是并没有观察到CECs恢复至正常水平。3.AIS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第7天CECs水平在糖尿病亚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AIS亚组第7天CECs水平在糖尿病亚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0.343,R~2=0.118,F=7.749,P=0.007),说明AIS组第7天CECs水平与合并糖尿病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然而,合并糖尿病仅能解释AIS组第7天CECs水平变异的11.8%,这可能提示合并糖尿病对AIS组第7天CECs水平的影响甚微。4.AIS组第1天CECs水平与入院NIHS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35,P=0.302);AIS组第7天CECs水平与第7天NIHSS评分也无显著相关性(r=0.246,P=0.058)。5.相比于健康对照组,AIS组第1天和第7天CECs DNA电泳均呈现明显的彗星状,彗尾DNA含量增高(P0.0001)。这表明AIS组的CECs DNA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损伤加重。6.AIS组第1天CECs DNA损伤程度和第7天CECs DNA损伤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3601)。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疾病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CECs DNA损伤程度的进一步变化。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初期CECs水平明显升高,表明CECs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疾病过程中CECs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且呈现中度损伤,这些现象可能提示CECs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内皮损伤密切相关。
【图文】:
图 1 内皮细胞(EA.hy926 细胞株)Fig.1 Endothelial cells (EA.hy926 cells)(A)Immunomagnetic isolation(Optical Microscope). (B)Ulex europaeuslectin-1 stain (green)(Fluorescence Microscopy). (C)EA.hy926 cellmorphology. (D)Observation of immunomagnetic beads adsorbed by cellunder bright field.
图 2 AIS 患者 CECs 形态Fig.2 The morphology of CECs inAIS patients(A)Numerous immunomagnetic beads are present on the surface of CECs.(B)Observation of immunomagnetic beads adsorbed by CECs under brightfield.(C) Oval. (D) Irregular shap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3
本文编号:2620051
【图文】:
图 1 内皮细胞(EA.hy926 细胞株)Fig.1 Endothelial cells (EA.hy926 cells)(A)Immunomagnetic isolation(Optical Microscope). (B)Ulex europaeuslectin-1 stain (green)(Fluorescence Microscopy). (C)EA.hy926 cellmorphology. (D)Observation of immunomagnetic beads adsorbed by cellunder bright field.
图 2 AIS 患者 CECs 形态Fig.2 The morphology of CECs inAIS patients(A)Numerous immunomagnetic beads are present on the surface of CECs.(B)Observation of immunomagnetic beads adsorbed by CECs under brightfield.(C) Oval. (D) Irregular shap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凯;胡迎春;;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和循环内皮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22期
2 殷杰;马珍妮;赵小娟;阮长耿;;人外周血来源的过度生长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年06期
3 赵书涛;武晓东;王策;陈永勤;唐玉国;;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应用及最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22期
4 孙洪岩;操乐杰;张爱梅;徐修才;;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和VEGF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年13期
5 宋铁牛;赵启明;高秉仁;;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循环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李安民;;急性脑梗死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含量变化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9期
7 何志捷;邹子俊;李祖勇;;脓毒症患者多种细胞因子和CECs水平变化以及与预后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8期
8 李春盛,顾伟,贾志凌;急性脑梗死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及乳酸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5年05期
9 吴苏宁,张晓霞,赵瑞平,刘传玉,刘顺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循环内皮细胞含量变化的对比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620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20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