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收缩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对非卒中老年人脑白质病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7 13:09
【摘要】:目的:探讨非卒中老年人中平均收缩压以及昼夜血压节律等因素对脑白质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105例非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及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均有完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头颅MRI结果及Fazekas量表进行评分,将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分为无-轻度组(0~2分)及中-重度组(3~6分)。对可能与脑白质病变相关的因素及动态血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然后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脑白质病变中-重度组与无-轻度组比较,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降压药使用、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24 小时平均收缩压(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m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mSBP)以及构型血压比例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24hmSBP以及反杓型血压是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24hmSBP以及反杓型血压是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以收缩压升高为特征的老年人,严格控制血压以及维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有助于预防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及进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
本文编号:266860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史艳;郭力;解庆凡;王飞;刘雅林;;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性别差异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08期
2 李帮会;吴珊;;脑小血管疾病脑白质病变研究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年08期
3 张利莎;李珊珊;李斌;吕文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5年02期
4 朱灵妍;姚成增;;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5 杨娴;蓝琳芳;邢世会;曾进胜;范玉华;;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损坏引起大鼠高血压性脑白质病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年02期
6 高阳;;缺血性脑白质病变[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6期
7 赵坤英;解恒革;李文;;脑白质改变在老年男性人群中的发生率及脑区分布特点[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3期
8 刘元标,周立英;有氧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9 罗素新;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娜;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肾功能及其它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8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686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