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LGR5调控胶质瘤干细胞侵袭性及EMT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3:06
【摘要】:研究背景胶质瘤作为成人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极易复发,同时预后极差,目前研究广泛认为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以及由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所导致的的侵袭性生长特征是导致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然而胶质瘤干细胞和胶质瘤侵袭性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复发中的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富亮氨酸重复序列G 蛋白偶联受体 5(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LGR5)是胃癌及结肠癌中的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然而LGR5是否可作为与EMT相关的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以及是否能够成为胶质瘤治疗的选择靶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探讨LGR5是否可以作为GSC标记物及其调控GSCs侵袭性和EMT的机制,进一步探讨LGR5对于预测胶质瘤生存期和复发时间的作用,为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1、对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A172及原代胶质瘤细胞8591,LHH和7112的亲本细胞以及用无血清培养法对以上细胞进行富集培养后得到的富集细胞分别进行LGR5流式细胞检测,并分析其富集倍数;通过免疫荧光对以上细胞进行LGR5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rtein,GFAP)定位检测;2、对U251和8591胶质瘤细胞进行LGR5流式细胞分选得到LGR5+和LGR5-细胞,分别进行细胞增殖实验、耐药实验、成球实验、侵袭和迁移实验以及体内成瘤实验等干细胞实验。3、在以上LGR5+和LGR5-细胞中,将LGR5与其他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cells,CSCs)标记物 CD133,CD24,CD44,CD90及 EpCAM 分别以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组间各CSC标记物的表达水平。4、对以上U251和8591富集得到的干细胞分别进行LGR5敲降和过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以上CSC标记物和干性基因SOX2、Nanog和OCT4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鉴定LGR5和SOX2在GSCs中的表达和定位。5、对 LGR5 敲降组(shLGR5)、过表达组(Lenti-LGR5)及 Wnt-C59 治疗组的GSCs进行侵袭和迁移实验,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EMT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及变化。6、对shLGR5组、Wnt-C59治疗组和对照组(shCtrl)进行颅内原位移植瘤实验,小动物核磁检测颅内肿瘤生长速度并比较各组生存期差异。7、免疫组化法在胶质瘤标本中检测LGR5、N-cadherin及Ki67的表达并分析在各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和关系,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瘤瘤体和瘤周LGR5的表达水平。8、Kaplan-Meier法比较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中LGR5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COX生存回归对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9、以上研究用到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检验、Student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卡方检验和费舍尔精确检验。生存分析统计方法包括Kaplan-Meier、Log-rank test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免疫荧光鉴定显示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A172及原代胶质瘤细胞8591,LHH和7112的亲本细胞中LGR5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2.46%,2.01%,5.76%,1.34%,1.79%和1.45%;而富集得到的干细胞中LGR5 阳性比例分别为 21.50%,11.23%,16.04%,15.42%,11.41%和 4.53%,其LGR5的富集程度分别提高了 8.7、5.6、2.8、11.5、6.4和3.1倍;以上胶质瘤细胞均能够表达GFAP,而LGR5表达水平不尽相同。2、与LGR5-细胞相比,LGR5+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耐药、侵袭、迁移、成球能力和体内致瘤性;免疫组化结果表明LGR5在体内肿瘤中与N-cadherin和Ki67具有显著相关性。3、流式检测表明LGR5+细胞中CSC标记物CD133、CD44、CD24和EpCAM表达升高,CD90无变化。同时在shLGR5的GSCs中CD133、CD44、CD24和EpCAM以及干性基因SOX2,Nanog表达水平下降,OCT4表达水平不变。免疫荧光表明富集得到的GSCs同时表达LGR5和SOX2。4、shLGR5组GSCs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Lenti-LGR5组GSCs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加,同时Western blot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随着LGR5表达减少而降低,LGR5表达增加而升高;Wnt-C59治疗实验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MT相关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以剂量依赖的形式被Wnt/β-catenin抑制剂Wnt-C59所抑制。5、颅内肿瘤生长曲线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hLGR5组和Wnt-C59组的肿瘤生长显著受到抑制;Log-rank test表明shLGR5组和Wnt-C59组的总生存期明显延长;同时颅内肿瘤免疫组化显示Ki67和Active-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在shLGR5组和Wnt-C59组中显著减少,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LGR5在颅内肿瘤的表达水平在shLGR5和shCtrl组中与Ki67和Active-β-catenin 呈正相关。6、免疫组化结果表明LGR5、Ki67和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与胶质瘤等级呈正相关,同时Spearman相关分析证明LGR5在人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与Ki67和N-cadherin相关。此外LGR5与N-cadherin共表达多见于胶质瘤侵袭度高的肿瘤外侧组织中。7、Log-rank test表明在高级别胶质瘤中,LGR5高表达组(LGR5high)PFS和OS更短,其中位PFS和OS分别为7.0个月和17.5个月,LGR5低表达组(LGR5low)中位PFS和OS分别为10.5个月和23.0个月;在低级别胶质瘤中,LGR5high组的PFS更短,而OS无统计学差异,LGR5high组中位PFS为23.5个月。8、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在高级别胶质瘤中,LGR5、瘤周水肿和同步放化疗和是PFS风险因素,LGR5、Karnofsky评分(KPS)、IDH1突变和同步放化疗是OS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LGR5和同步放化疗是独立的PFS预后因素,而LGR5、IDH1突变和同步放化疗是独立的OS预后因素。在低级别胶质瘤中,单因素分析表明IDH1突变和同步放化疗均是PFS和OS风险因素,而LGR5只是PFS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LGR5是独立的PFS预后因素。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LGR5可作为一个新的功能性GSCs标记物,能够影响多种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和干性基因的表达。2、LGR5在胶质瘤干细胞中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MT相关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3、LGR5是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未来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GSCs治疗靶点。本课题的重要创新点为:(1)首次提出并证实LGR5是一个新的功能性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并明确了 LGR5与多种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的关系。(2)在胶质瘤干细胞中首次证明LGR5能够促进其EMT转化并揭示其调控机制。(3)通过裸鼠颅内原位实验证明了 LGR5能够作为一个有效的GSCs治疗靶点。
【图文】:

细胞


2.2细胞增殖实验逡逑细胞增殖实验发现,U251细胞中分选的LGR5+细胞比LGR5-具有更强的体逡逑外增殖能力(图5A,P<邋0.001,,邋n邋=邋5),在8591原代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逡逑果(图邋5B,P<0.001,n邋=邋5)。逡逑A邋151逦—邋LGR5*逦8邋101逦-邋LGR5*逡逑

成球,细胞克隆,球体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逦逡逑Fig.5邋Cell邋proliferation邋assays邋of邋LGR5+邋U251邋cells邋and邋LGR5-邋U251邋cells邋(two-way邋ANOVA.逡逑P<邋0.001).逦0.001.逡逑2.邋3细胞克隆成球实验逡逑通过细胞成球实验,我们发现LGR5+胶质瘤细胞形成的克隆球体数量明显逡逑多于LGR5-胶质瘤细胞,并且干细胞球的体积明显大于LGR5-胶质瘤细胞形成逡逑的球体(图邋6A,P<0.01,n邋=邋5;图邋6B,P<0.001,n邋=邋5),这说明邋LGR5+细胞逡逑具有更强的克隆成球能力。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霞;李晓鸣;;外泌体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年11期

2 秦丽娟;贾永森;赵喜庆;张田;张伟;孙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3 齐玲;徐俊杰;纪朋艳;吕士杰;韩磊;王玮瑶;;西兰花多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4年12期

4 万政强;陈晨;伏林山;孙关;;吡格列酮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5 李嗍,王枫,缪珊,骆文静;过量锌对鼠胶质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6 杨伟廉,王尧,韦永新,阮长耿,杜子威;抗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SZ-38及其识别抗原的生化特征[J];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06期

7 斯可哉;;在体外和体内用利血平调节C_6胶质瘤细胞亚系对ACNU的抗药性[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8年02期

8 杨伟廉;抗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SZ—38及其识别抗原的生化特征[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9 李方园;高翼之;王世浚;;四种人癌基因在脑瘤中的扩增和重排(摘要)[J];铁道医学;1989年01期

10 李明伟;唐文渊;;影响胶质瘤化疗效果的一些因素及其对策[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鹏宇;李强;张建生;;雷帕霉素联合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俞文华;车志豪;张祖勇;许培源;陆镛民;傅林;朱强;陈锋;杜权;;骨桥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信号传导途径[A];2005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潘冬生;;多基因修饰胶质瘤细胞疫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玉宝;孙金龙;孟祥靖;魏麟;刘广存;崔友强;;胶质瘤细胞中VEGF、MMP-2、MMP-9的表达及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世光;;胶质瘤细胞周期动力学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6 张瑞;胡佩珊;臧清策;岳小飞;周帜;徐晓宇;韩为;张瑞萍;再帕尔·阿不力孜;;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胶质瘤细胞代谢组学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特邀报告及墙报)论文摘要集[C];2016年

7 宋杨英;刘英姿;单保恩;;IL-18基因转染对大鼠9L胶质瘤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杨孔宾;赵世光;刘炳学;陈晓丰;戴钦舜;;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对大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格;黄益玲;;MiR-19a靶向LRIG1对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影响[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0 李子超;姜东伯;杨舒雅;王静;孙元杰;赵国庆;杨琨;;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对胶质瘤细胞行为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特约记者 李岳冰;中国胶质瘤放疗专家共识发布[N];健康报;2018年

2 张献怀 张文;瘤区埋雷 持续杀伤[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晋;LGR5调控胶质瘤干细胞侵袭性及EMT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2 肖瑾;多模态MRI在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基因型及其预后评估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3 尤昕;Nexilin表达下调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邓鑫;HAX-1蛋白通过Akt1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5 唐纯海;miR-130a调控靶基因HMGB2抑制胶质瘤增殖和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6 孙瑾;MiR-152-3p靶向调控DNMT1-NF2通路与胶质瘤细胞凋亡、侵袭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7 卢凤飞;miR-497/Wnt3a/c-jun反馈环路调控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峰;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胶质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9 王向鹏;胶质瘤相关lncRNA表达谱分析以及PAR5在胶质瘤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10 薛维爽;长链非编码RNA-PVT1调控miR-190a-5p和miR-488-3p影响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陈yN;基于氧化应激及铁代谢探讨丙泊酚对胶质瘤增殖侵袭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2 党莹;异甘草素对SHG44胶质瘤干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张旭浩;含有胶质瘤干细胞裂解物的新型胶质瘤疫苗在小鼠颅内原位胶质瘤模型中的效力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4 徐蒙莱;IVIM-DWI和DKI对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5 周燕晴;SHCBP1过表达对胶质瘤迁移及侵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初探[D];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

6 俞天赋;EZH2抑制剂GSK343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胡奇;H19内源性竞争miR-130a-3p调控S0X4影响胶质瘤EMT进程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8 李杰;KPNA2通过调节c-myc促进胶质瘤糖酵解代谢重编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9 张超奇;PD-L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10 雷舒婷;稳定表达EGFRvⅢ胶质瘤细胞株的建立[D];郑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6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86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