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121例婴儿痉挛症病例分析—附文献回顾

发布时间:2020-06-12 23:08
【摘要】:目的:总结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患儿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及影像学改变及治疗方案等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回顾,从而对IS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时规范的治疗及预后判断为广大儿科医师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及神经专科门诊确诊为IS的患儿共计121例。回顾性分析性别、起病年龄、病程、个人史、家族史、发作形式、精神运动发育情况、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并通过专科门诊与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患儿进行随访和治疗指导,从而了解患儿的远期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分析影响远期预后的各种因素。结果:1.121例IS患儿,男:女比=1.42:1。起病年龄生后2天~1岁9月,中位数起病年龄4月,3~7月为起病高峰年龄,占58.68%。病程1天~2年,中位数病程1.7月。13例(10.74%)有惊厥或癫痫家族史。60例(49.59%)在病初已存在神经精神发育异常表现,96例(79.34%)就诊时有神经精神发育异常表现。2.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屈曲型(70.25%)、伸展型(8.26%)、混合型痉挛(13.22%),另有8.26%暂时无法分类。3.121例IS患儿EEG检查均异常,其中:高度失律56.20%,变异型高度失律27.27%,16.53%表现为其他类型发作。4.51例(42.15%)存在异常个人史,包括围产期缺氧/窒息等。5.121例IS患儿均进行头颅MRI检查,85例异常(70.25%),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5例、灰质异位6例等。6.按照相关标准121例IS中隐源性32例(26.45%),症状性89例(73.55%)。导致症状性IS的主要病因为产前因素,其中先天性脑发育异常最多,其次为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7.疗效及预后:7.1近期疗效:47例初诊且接受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的患儿中35例(74.47%)发作控制,隐源性组控制率88.89%(8/9),症状性组控制率71.05%(27/38),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0.460,P=0.498)。另外发病年龄大于3月者控制率84.21%(32/38),较发病年龄小于3月者控制率33.33%(3/9)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11,P=0.006)。7.2远期预后:对121例中的78例(64.46%)患儿进行1-3年的随访,其中6例(7.69%)死亡。存活72例中,42例(58.33%)仍有发作,30例(41.67%)发作控制,隐源性组控制率58.33%(14/24),症状性组33.33%(16/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14,P=0.043);此外,病初神经精神发育正常组远期癫痫控制率高于异常组(60.71%v.s 36.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00,P=0.038)。综合分析结果,提示有潜在病因者预后不良。8.远期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存活72例中,神经精神发育轻度异常22例(30.56%),中-重度异常50例(69.44%),症状性组中-重度异常占81.25%(39/48),隐源性组中-重度异常占45.83%(1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58,P=0.002),提示隐源性远期神经精神发育相对较好。此外,远期癫痫发作控制组与未控制组相比较神经精神发育:前者轻度异常占56.67%(17/30),后者轻度异常仅占11.90%(5/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524,P=0.000)。结论:1.IS起病年龄小,大多在1岁以内起病,起病高峰年龄为3-7月,发作形式主要为屈曲型痉挛,脑电图异常率高,以高度失律多见。2.发病年龄越小发作不典型,应尽早完善VEEG助诊,而头颅MRI有助于病因诊断,异常率高达70.25%。3.症状性IS明显多于隐源性IS,而产前因素是导致症状性IS最常见的一大类病因,其中先天性脑发育异常最常见,其次为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4.糖皮质激素治疗IS的近期发作控制率较高,副作用少。5.隐源性组的远期癫痫发作控制率和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均优于症状性组,提示有潜在病因者预后不良。
【图文】:

条形图,条形图,年龄分布,形式


起病年龄分布条形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麒麟;曹洁;;婴儿痉挛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03期

2 林敏;戴咏霄;潘丽丽;;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8例的观察及护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3 朱筱筠;张纬华;;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儿痉挛症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年36期

4 李强;靳蓉;黄景霞;;婴儿痉挛症21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0年07期

5 林振秀;何卫兰;;婴儿痉挛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年06期

6 姚雯;高卫民;;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症47例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周明琪,高纪明;孪生姐妹同患婴儿痉挛症[J];山东医药;2002年22期

8 杨志华 ,徐德海;婴儿痉挛症5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S1期

9 郑承宁;婴儿痉挛症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年06期

10 黄绍武,彭华仙;婴儿痉挛症临床及CT分析(附16例报告)[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查剑;易招师;虞雄鹰;吴华平;钟建民;;婴儿痉挛症的病因分析(摘要)[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2 易招师;查剑;吴华平;虞雄鹰;钟建民;;婴儿痉挛症缓解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3 王旭;邹丽萍;;硫酸镁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刘凤;武华;;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席会萍;武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疗效观察及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占利;方方;唐彩云;Bing He;邹丽萍;;黑皮质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7 王萌;高在芬;;狭颅症合并婴儿痉挛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A];第六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C];2018年

8 张芬;;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张雨佳;张平平;吴晔;王静敏;张月华;黄琼辉;吴希如;姜玉武;;婴儿痉挛症致病基因研究-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3基因组学与创新型药物研制高峰论坛会刊[C];2013年

10 查剑;易招师;虞雄鹰;吴华平;钟建民;;婴儿痉挛症两种不同泼尼松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药师 卢金淼;ACTH对婴儿痉挛症的重要性[N];医药经济报;2015年

2 黄若音;揭示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吕斌;婴儿痉挛症影响智能[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吴作;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被揭示[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5 吴左琼;廉价救命药缘何“一药难求”[N];河南日报;2015年

6 孙曙峦;廉价“救命药”的命运该由政府来定[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5年

7 舒圣祥;廉价药必须有而非可以有[N];法制日报;2015年

8 晏扬;挽救廉价救命药需两条腿走路[N];证券时报;2015年

9 潘铎印;为“廉价药”打开绿色通道[N];湖南日报;2016年

10 刘湘竹;市场的归市场 保障的归保障[N];大连日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巧;121例婴儿痉挛症病例分析—附文献回顾[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李容;RYR3基因突变在婴儿痉挛症中致病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3 谢麒麟;地塞米松控制婴儿痉挛症后复发的危险因素[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张敏;22例不明原因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5 郭芪良;低血糖脑损伤继发婴儿痉挛症的临床及优势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8年

6 王军芳;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婴儿痉挛症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4年

7 陶陈娟;婴儿痉挛症临床特点与预后探讨:附115例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申丽;甲泼尼龙与ACTH在婴儿痉挛症大鼠中的疗效对比及其作用机制[D];郑州大学;2017年

9 张刚;婴儿痉挛症临床及病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梦娜;疫苗接种在婴儿痉挛症和结节性硬化儿童的实施调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710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10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