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c-Abl-p38信号通路在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20:49
【摘要】: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剧烈疼痛,是常见的面部神经痛,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害在TN的发病机制发挥重要作用,c-Abl-p38信号在多巴胺神经元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推测c-Abl-p38信号可能在TN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拟在大鼠TN模型上探讨c-Abl及其抑制剂对TN的影响,以及c-Abl与p38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为寻找TN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术前经过7天适应性训练后,将连续3天痛阈大于26g且口鼻部毛发触须完整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n=15):假手术组(A组):只分离右侧ION而不结扎;手术组(B组):行右侧ION缩窄环术;手术组+抑制剂(C组):行右侧ION缩窄环术+c-Abl抑制剂(伊马替尼甲磺酸盐);手术组+生理盐水(D组):行右侧ION缩窄环术+生理盐水。建模成功的标准:术后7d、8d、9d连续3天测评大鼠右侧眶下神经颜面部支配区的机械痛阈,痛阈值均小于6g视为造模成功。2.痛阈检测:四组大鼠(每组5只)分别在术后1d、3d、7d、8d、9d、14d、21d、28d利用不同力度的Von Frey filaments刺激右侧眶下神经的面部支配区并记录其机械痛阈。3.c-Abl、p38、p-p38、TH蛋白检测:用Western blotting及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术后14天纹状体c-Abl、p38、p-p38、TH蛋白的表达量及表达部位。结果:1.建模结果:此次实验中,术前痛觉过敏2只,实验过程中大鼠死亡5只,术后未出现痛觉敏感4只,共使用大鼠71只,最终共计60只大鼠计入本次研究。2.大鼠痛阈的比较:组内比较:四组大鼠术前、1d、3d痛阈均为26g。A组大鼠各时间点痛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D组大鼠术前、1d、3d痛阈高于7d、8d、9d、14d、21d、28d(P0.05),7d、8d、9d低于21d、28d(P0.05),14d痛阈(0.56±0.26)最低,低于术前、1d、3d、7d、8d、9d、21d、28d(P0.05),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大鼠术前、1d、3d痛阈高于9d、14d(P0.05),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B组、D组7d、8d、9d、14d、21d、28d痛阈低于A组(P0.05);B组、D组7d、8d、9d、14d、21d、28d痛阈低于C组(P0.05);C组8d、9d、14d、21d痛阈低于A组(P0.05);C组7d痛阈低于A组(P0.05)。3.c-Abl、p38、p-p38、TH蛋白检测:B组、D组c-Abl、p-p38表达量高于A组、C组(P0.05);B、D组TH表达量低于A组、C组(P0.05);c-Abl、p-p38、TH在A组与C组、B组与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免疫荧光均检测到c-Abl、p-p38、TH的表达,部位以细胞质、纹状体中特有的斑片状结构为主。A、B、C、D组p38表达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免疫荧光均检测到p38的表达,部位以细胞核、细胞质、纹状体中特有的斑片状结构为主。结论:1.三叉神经痛大鼠纹状体c-Abl蛋白表达升高,使用c-Abl抑制剂后纹状体c-Abl降低,痛阈升高,提示c-Abl蛋白可能参与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2.三叉神经痛大鼠纹状体p-p38升高,使用c-Abl抑制剂后p-p38降低,提示c-Abl-p38通路在三叉神经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三叉神经痛大鼠纹状体TH降低,使用c-Abl抑制剂后TH升高,提示三叉神经痛大鼠中c-Abl的激活,可能降低TH,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c-Abl-p38通路被激活后通过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TN的发病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5.11
【图文】:

时间点,术前,痛阈,大鼠


Table 1 Comparison of pain threshold between four groups of surgical side(g, x±s, n=10)时间点术前 1d 3d 7d 8d 9d 14d 21d 28d26 26 26 23.8±4.92 26±0.00 26±0.00 23.8±4.92 26±0.00 23.82626262626262626263.20±1.10*21.6±6.02#3±1.41*2.68±1.23*20.6±7.6# a2.6±1.34*2.08±1.15*18±7.84# a2.28±1.0*0.56±0.26*17±8.60# a0.6±0.24*4.8±1.79*18.4±7.23# a4±1.41*5.2±19.45.6±*P<0.05,与 A 组相比;#P<0.05,与 B、D 组相比;aP<0.05,与 A 组相比。*P<0.05, compared to the A group at each point in time; #P<0.05, compared to the Band D group at each point in time;aP<0.05,compared to the A group at each point intime

纹状体,大鼠,密度分析,蛋白


Fig.4 Comparison of pain threshold between four groups of surgical side3 四组大鼠术后 14 天 Western blotting 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右侧纹状体内 c-Abl 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以及表达部位3.1 术后 14 天,利用 Western blotting 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右侧纹状体内 c-Abl 蛋白的表达。经 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对蛋白条带进行密度分析后,以 GAPDH 为内参将 c-Abl 的密度值进行标化,结果如下:A 组(0.412±0.06908)、B 组(0.6883±0.12875)、C 组(0.3329±0.0848)、D 组(0.589±0.14508);c-Abl 蛋白在 B 组、D 组中的表达量高于 A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C 组、B 组与 D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 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博;;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1期

2 张燃;;观察和分析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33期

3 刘明伟;;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A0期

4 李全友;;三叉神经痛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年06期

5 康爽;刁玉领;;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9年03期

6 赵元彬;;三叉神经痛的用药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53期

7 冯霞;;三叉神经痛病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31期

8 范铁牛;林亚洲;耿飞;;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7年22期

9 应翔;沈煜豪;王昊;孙承龙;俞文华;;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80岁以上老年病人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年02期

10 武素梅;宋世娟;;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J];智慧健康;201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雨;李海燕;;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理[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8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黄玲;于生元;;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3 刘春兰;程莲;;三叉神经痛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曲晓彤;;浅谈健康教育在三叉神经痛护理工作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郑汉光;;三叉神经痛诊断与治疗[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关文明;;同一血管压迫引起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1例报告[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汪新华;黄建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82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董成宇;吴慧玲;;射频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摘要)[A];第三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亓卫东;李明;;原发性双侧三叉神经痛及手术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邵现红;付其宏;姜颂期;朱保;顾亚军;;多分支切断撕脱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附58例报告)[A];浙江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 关宇光 整理 孔令栓;春夏交替警惕三叉神经痛[N];健康报;2019年

2 孙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国医大师卢芳三叉神经痛治验[N];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

3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验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4 李柱瑶 北京吴云生中医门诊部;三叉神经痛按摩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5 武汉同济医院 刘金玉 杜光 蔡敏 整理;三叉神经痛止痛办法如何选[N];健康报;2016年

6 成都中医药大学 蒲昭和;三叉神经痛可用哪些中成药[N];中国医药报;2016年

7 刘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你所不知道的三叉神经痛[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8 四川成都 孙清廉;三叉神经痛防治备要[N];上海中医药报;2015年

9 山东省东平县梯门中心卫生院 梁兆松;三叉神经痛与芎胡六虫汤[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 杨立坚;面部疼痛 多为三叉神经痛[N];大众卫生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少雄;异常咬合对口颌面部痛的临床试验研究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张艳阳;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三叉神经痛的神经病理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8年

3 祝子峰;立体定向技术在难以穿刺的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及在颅内复杂病变诊治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4 曹俊平;T-型钙离子通道Cav3.2参与三叉神经痛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5 王磊;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神经导航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D];山东大学;2005年

6 刘红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解剖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谷涛;偏头痛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脑血流灌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安建雄;经眶下神经注射蛇毒建立新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D];中南大学;2013年

9 朱蔚林;桥小脑角区病变及其相关膜性结构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10 姬广福;三叉神经痛合并根区蛛网膜粘连的病毒病因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霞;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和球囊压迫术近期疗效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 杨震杰;针刺上颌神经干翼腭窝段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入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武通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不同疗效分析[D];厦门大学;2018年

4 王冰冰;C-臂引导下球囊压迫术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D];郑州大学;2019年

5 尹毓灵;白藜芦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2活化缓解三叉神经痛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6 罗聪;复发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和治疗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7 施秀芳;miR-186-5p在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内的表达和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8 朱大卫;BNP/BKCa通路在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元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9 冯昕;微血管减压术与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的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10 温玉环;Pannexin-1参与三叉神经痛的调控[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22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22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