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C15、LMO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9.4
【图文】:
TCTTACCATGGATAGATAGATATGTGTrs4712653 CAATATCTTTGCAGGATATTTTCTT(C/T)TGGTCTTGATTTCTATAGATGAGTrs9295536 CAAATGAATCCTTTCCATTGACTTT(A/C)AACTTGAATACAGCTCTCCCATCTTaqMan探针法原理如图1所示:针对待检测的SNP位点处于的核苷酸两条 PCR 引物和两条寡核苷酸探针,探针两段分别标记荧光淬灭基团告基团。模板 DNA 与探针结合位置把待检测的 SNP 位点覆盖。两条探针序列,在 SNP 位点位置的碱基是不同的,其它序列都是相同的。整,荧光淬灭基团可吸收荧光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对其进行实CR 扩增,该探针和模板之间出现退火反应,然后与探针 5’端相连的荧 Taq 酶切下,游离的荧光报告基团发射出荧光信号,PCR 产物形成和累积两者同步进行。依据不同的荧光颜色,系统识别出待检测 SNP 位是纯合突变型、纯合野生型或者杂合型。
图 2.6.3 质量控制为控制基因分型质量,在 384 孔板各个检测单元中随机设 4 个阳性对照 个阴性对照,加入重复的 DNA 样本为阳性对照,加入等量的双蒸水为阴性。在图像横轴及纵轴上,各个 SNP 的信号强度均应形成三个明显的簇。分合率达到 100%,各个 SNP 分型成功率达到 100%。.7 统计分析.7.1 数据处理运用 SAS 软件(Version 9.1; SAS Institute, Cary, NC, USA)对数据进行统析,拟合优度的χ2检验评估对照组选择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是否符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双侧χ2检验分析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病例组与健康对的人口学变量和基因型频率。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 OR(Odds Ratio) 95%置信区间(CI)评估 SNP 与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的关联性。假阳性报测(FPRP)评估阳性结果的假阳性率。P< 0.05 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综 述4 散发型神经母细胞瘤的遗传易感性在家族性神经母细胞瘤中,有罕见的突变导致疾病的可能性很高。对于散发的 99%病例,一个常见的变异假设提出常见的种系变异影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每种疾病都有相对低的风险,但大概是一致的。一项纳入 720 个神经母细胞瘤病例和2128个健康对照的大样本GWAS被认为是发现这些多态性的一种无偏倚的方法(图 2)[89]。随着额外的病例样本不断积累,最初的 GWAS 已经被扩展和重复验证,从而发现与高风险和低风险的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显著相关DNA 等位基因,包括 CASC15,BARD1,LMO1,LIN28B,HACE1,DUSP12,DDX4 , IL31RA , HSD17B12 , NEFL , TP53 和 NBPF23 ( 表 1 )[72,74,75,79,81,88,89,102,103,104,107]。这些易感性位点的发现证实了 GWAS 信号可以作为线索揭示基础生物学驱动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仁杰;王伟伟;刘铭;周显军;李富江;陈鑫;张桓瑜;董劏;鹿洪亭;;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精准医学杂志;2018年05期
2 董语迪;李志杰;;程序性坏死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7年01期
3 Mengling Liu;Yingfeng Xia;Jane Ding;Bingwei Ye;Erhu Zhao;Jeong-Hyeon Choi;Ahmet Alptekin;Chunhong Yan;Zheng Dong;Shuang Huang;Liqun Yang;Hongjuan Cui;查运红;Han-Fei Ding;;转录分析显示高危险的人类神经母细胞瘤和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的球形细胞中有共同的代谢调节[J];科学新闻;2017年04期
4 陈丽英;王亚柱;邹杰;张锦华;;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分期与治疗方案制定中影像检查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年10期
5 田永帅;陈凤莲;刘婕;邹军辉;万晓春;赵琦;;神经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10期
6 李海峰;吴茂斌;蒋乃军;刘媛;李敏;;肾上腺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7 小卡;123RF;;绝症不绝望:和宝宝并肩抗癌[J];健康之家;2017年06期
8 王焕民;;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治疗的技术与原则[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4年01期
9 张惜妍;董理鸣;方玉静;;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手术及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02期
10 谢朝艳;徐震汉;;晚期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J];实用肿瘤杂志;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谈珍;张勤;盛琦;何珂骏;张振兴;袁晓军;;神经母细胞瘤高危组化疗后外周血细胞改变及与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A];第二十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6年
2 杝志峰;;治vB神经母细胞瘤的近况和发展[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金惠明;;有脊髓压迫的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挑战与困惑[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杰;;不同强度化疗方案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治疗价值[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晓玲;孙立荣;;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治价值[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洲禄;陈迪祥;肖元宏;王政;苏刚;刘贵麟;;67例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手术方法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焕民;;神经母细胞瘤的休眠和自然退化[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晓伦;刘菁;包楠;;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翠微;高峰;冯建华;夏哲智;;小儿视性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伴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和文献综述[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吴水华;肖雅玲;张雁冰;杨敏;周小渔;陈柏林;;干扰素-γ受体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钦 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童常见肿瘤症状早发现[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2 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欧晓芳;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有新靶标[N];健康报;2017年
3 葛素红;我国首次完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原代培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孟刚;早期诊断神经母细胞瘤至关重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姚春雨 钱勇;解放军总医院开辟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介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表达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生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7 吴敏媛 孙媛;自体脐带血移植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等病有优势[N];中国医药报;2016年
8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高丽;恶性肿瘤成儿童死亡第二大原因[N];中国妇女报;2019年
9 ;藏红花浸出液通过CD95/CD95-L途径诱导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刘道安;赵迎;恶性肿瘤已逼近儿童[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CASC15、LMO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李圆;溶瘤病毒ZD55.F35-IL.24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任传涛;miR-25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姜敏;神经母细胞瘤中RHOB的作用及Perifosine处理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李聃;肠凝集素1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张焯荣;遗传变异与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预后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7 张敦科;内质网钙稳定蛋白CHERP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8 荣道建;神经母细胞瘤中Trks基因的表达及K252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陈杰;生长因子对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和生长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10 折晓宁;神经生长因子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单中心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王莹莹;82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3 任俊丽;神经母细胞瘤中肿瘤恶液质及PLK1抑制剂RO3280的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刘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帕比司他在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耐药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牟晓;单中心6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特点、诊治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大学;2018年
6 邱艳丽;TIAM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分化相关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7 王琪;光敏剂TCMePyP的制备及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
8 伍继成;ING5介导的SAHA的抗神经母细胞瘤作用[D];锦州医科大学;2018年
9 王景;58例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10 刘方杰;AC142119.1调控MYCN启动子区组蛋白甲基化促进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7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6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