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心血管病家族史和C反应蛋白及吸烟和高血压对脑卒中发病的联合作用

发布时间:2020-08-21 19:51
【摘要】:研究目的:1、在蒙古族人群中探讨心血管病(CVD)家族史、C反应蛋白(CRP)对脑卒中发病的独立效应以及它们共同存在对脑卒中发病的联合作用;2、在蒙古族人群中探讨吸烟、高血压对脑卒中发病的独立效应以及它们共同存在对脑卒中发病的联合作用。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2002-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县)朝鲁吐苏木(乡)和奈曼旗(县)固日班花苏木(乡)的32个嘎查(村)中20岁及以上的蒙古族村民。排除拒绝参加本研究或本身患有某些可能会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的村民886人,最后共有2589名研究对象。2、基线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人口学特征、个人既往病史、CVD家族史和生活方式等。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主要采集身高、体重和腰围信息,血压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采集血标本入实验室检测,主要检测指标有血脂、血糖和CRP等。3、随访调查:从2004年到2012年,共对研究对象进行了4次连续性随访。主要收集研究对象自基线调查以来至随访结束期间是否发生脑卒中事件或死亡的相关资料。4、统计分析:将全部研究对象按照有无CVD家族史和CRP水平高低分成四个亚组,即无CVD家族史/低CRP组、无CVD家族史/高CRP组、有CVD家族史/低CRP组和有CVD家族史/高CRP组,分别计算各组的累计发病率并进行比较。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计算CVD家族史、CRP水平对脑卒中发病的独立效应,分组后的联合效应以及CVD家族史和CRP水平的相乘交互作用。将全部研究对象按是否吸烟和是否患有高血压分成四个亚组,即无高血压/不吸烟组、无高血压/吸烟组、有高血压/不吸烟组和有高血压/吸烟组,以同样地方法计算各组的累计发病率,吸烟、高血压对脑卒中发病的独立效应,分组后的联合效应以及吸烟和高血压的相乘交互作用。主要应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1、2589名研究对象平均随访9.2年,随访期内共发生124例脑卒中事件,累积发病率为4.79%,发病密度为519/10万人年,其中76例(61.29%)是缺血性脑卒中、46例(37.10%)是出血性脑卒中以及2例(1.61%)是分型不清卒中。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6.51±12.44岁,其中男性1064(41.10%)人,女性1525(58.90%)人。高血压患者953(37.39%)人,吸烟者1131(44.37%)人,有CVD家族史的330(12.75%)人。2、调整混杂因素之后,有CVD家族史、高CRP水平单独存在对总的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均无统计学意义。无CVD家族史/低CRP组、无CVD家族史/高CRP组、有CVD家族史/低CRP组和有CVD家族史/高CRP组总的脑卒中累计发病率分别是3.44%、4.36%、7.34%和12.67%,Log-rank检验显示4个亚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以无CVD家族史/低CRP组为参比组,有CVD家族史/高CRP组总的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HR:1.73;95%CI:1.01-2.96;P=0.045)、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HR:2.04;95%CI:1.05-3.98;P=0.036),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没有显著变化。CVD家族史和高CRP水平的共同存在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但是二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3、调整混杂因素之后,高血压显著增加总的脑卒中(HR:2.71;95%CI:1.71-4.29;P=0.001)、缺血性脑卒中(HR:1.84;95%CI:1.05-3.23;P=0.032)和出血性脑卒中(HR:5.94;95%CI:2.51-14.04;P0.001)发病风险。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HR:1.89;95%CI:1.11-3.22;P=0.018)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而与总的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没有显著关联。随访期间,无高血压/不吸烟组、无高血压/吸烟组、有高血压/不吸烟组和有高血压/吸烟组总的脑卒中累计发病率分别是1.17%、2.78%、7.78%和11.78%,Log-rank检验显示4个亚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中,以无高血压/不吸烟组为参比组,有高血压/不吸烟组(HR:2.81;95%CI:1.39-5.69;P=0.004)和有高血压/吸烟组(HR:3.17;95%CI:1.56-6.41;P=0.001)的脑卒中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吸烟和高血压的共同存在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并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吸烟和高血压的共同存在显著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但二者没有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在蒙古族人群中,CVD家族史和高CRP水平单独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可能相对较小,但是两者之间有联合作用,共同存在可能会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尤其是对缺血性脑卒中,提示在有CVD家族史人群中采取措施降低CRP水平,可以更好地预防脑卒中。2、在蒙古族人群中,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是脑卒中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吸烟和高血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两者的共同存在会增加脑卒中发病的风险,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提示在吸烟者中控制高血压和在高血压患者中控制吸烟是重要的预防脑卒中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3;R544.1
【图文】:

脑卒中,家族史,人群,事件


图 1-1. 不同 CVD 家族史和 CRP 水平人群脑卒中事件的累积发病曲线表 1-4 显示了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计算 4 个亚组研究对象发生脑卒中事件的结果。以无 CVD 家族史/低 CRP 组为参比组,调整了年龄性别之后,有 CVD 家族史/高 CRP 组的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HR: 2.30; 95%CI: 1.41-3.74; P<0.001)。在调

高血压,脑卒中,人群,事件


图 2-1. 不同吸烟和高血压状态人群脑卒中事件的累积发病曲线表2-4是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4个亚组研究对象发生脑卒中事件的结果。以无高血压/不吸烟组为参比组,调整了年龄性别之后,有高血压/不吸烟组(HR:2.90; 95%CI: 1.47-5.75)和有高血压/吸烟组(HR: 3.37; 95%CI: 1.72-6.61)的脑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存;;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38期

2 申宏;方旭东;;重庆市巴南区居民2012~2015年脑卒中发病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23期

3 张凯;张运山;张敬;;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5年16期

4 ;每28秒我国就有一人因中风离世[J];养生大世界;2017年01期

5 赵红东;;小中风容易被忽视[J];祝您健康;2017年07期

6 杨银娇;;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15期

7 黄烁精;陈华;陈令军;李天炼;;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8 程锦泉;刘建平;张仁利;庾蕾;彭绩;池洪珊;聂绍发;;深圳市脑卒中发病与气温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8期

9 王旭;;沈阳地区脑卒中发病与气象环境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6期

10 刘方,张金良,陆晨;北京市气温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爱梅;赵永波;;降压治疗在预防脑卒中发病中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李莹;;我国人群膳食营养水平与脑卒中发病趋势[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3 高鹏;赵节绪;吴江;;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伟;刘鸣;;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系统评价[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相猛;黄科;;黄石市脑卒中发病的气象条件及对发病人数的预测[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6 文育锋;;颈动脉病变影响因素及对脑卒中发病的前瞻性研究[A];2015年度安徽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7 李娜;伍亚舟;易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8 吴大鸿;何玲;林开颜;;胰岛素抵抗对脑卒中发病因素的影响[A];贵州省第六届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孙海涛;闫志晖;赵子彦;;脑卒中发病时间生物学研究[A];2009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解龙昌;黄如训;;人工寒潮促发脑卒中的机制及干预的实验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俊英;我市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N];阳泉日报;2015年

2 衣晓峰;合理预防高血压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记者 靳澎;我国脑卒中发病人数增长惊人[N];家庭医生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胡睿;我国脑卒中发病“井喷”难遏[N];医药经济报;2013年

5 张林峰;我国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记者 方彤;控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有效减少脑卒中发病[N];健康报;2008年

7 邵开芹;冬防心梗补Vc[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吴一福;复合高血压是引发卒中的主要血压类型[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黄柳华;老年急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若干问题[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峰;我国中年人群的营养素摄入状况与高血压、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2 李昭晖;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发病机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环氧化酶2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李瑛;COC暴露及ACE/AG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4 高鹏;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徐添;脑卒中发病与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王春;口服避孕药及遗传变异与中国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李红美;农牧区蒙古族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0年

8 吴艳;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及青年高血压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9 于晖;C反应蛋白、血管生成素2遗传变异及其血浆浓度在脑卒中发病风险及复发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10 汪桂艳;蒙古族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皇甫新凤;心血管病家族史和C反应蛋白及吸烟和高血压对脑卒中发病的联合作用[D];苏州大学;2018年

2 龚茁;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中烟草暴露的关键期作用[D];山东大学;2017年

3 杨滨泽;大连市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瑞;气象要素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吴丹;运用运气学说探讨广州地区脑卒中发病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吴振成;临清市二十四节气变化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李建新;不同定义代谢综合征对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与死亡影响的比较[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梁丽英;广州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10 李媛媛;2010年全球脑卒中发病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9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99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5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