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高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关系的前瞻性随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08:02
研究背景与目的在我国,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城乡人数死亡原因统计中发现,脑卒中已跃居首位,同时,脑卒中也是导致成年人发生残疾的最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70万人口因脑卒中死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总数的60%-70%。大量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是由体内的衰老红细胞裂解释放的血红蛋白产生,长久以来胆红素一直被认为是代谢废物,是反应肝胆功能异常的一大指标。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血清胆红素具有强大的生理抗氧化及抗炎功能,能够抑制脂质氧化、阻止斑块形成,对氧化应激介导的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保护作用。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内血管阻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大脑缺氧缺血症状。血清高胆红素水平抑制脂质氧化、阻止斑块形成的功能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降低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77名乡镇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检测胆红素水平,且其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人群进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随访研究以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低与农村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系。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5月-8月抽样调查苏南地区两个乡镇六个乡村共计4230例年龄介于35-75岁的健康人群。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排除基线有脑卒中史和心血管疾病史149人后,共计4081人纳入随访调查,收集随访期间调查对象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本研究调查对象随访于2014年9月开展,并于2016年1月结束。最终,将基线检测总胆红素水平,且总胆红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的2077人纳入研究分析,并根据总胆红素四分位数间距将随访调查的总人群按照胆红素平均水平分为4组,(Q1~Q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胆红素升高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度(Hazard ratio,HR)。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对象总计2077人,其中男性955人,女性1122人。在进行的平均5.16年的随访调查中,纳入分析人群共发生88例脑卒中(其中男性44人,女性44人)。校正性别、年龄、血压、血糖等混杂因素后,与Q1组人群相比,Q3组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显著降低,HR和95%CI为0.57(0.30-1.07);与Q1组人群相比,Q4组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也显著降低,HR和95%CI为0.47(0.24-0.91);而Q2人群与Q1组人群相比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未见明显降低。在进一步分层分析中发现年龄超过55岁、女性不吸烟不饮酒对象中,血清高胆红素水平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存在相关性。高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考虑作为临床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及预后的一个新型指标。
【学位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43.3
【部分图文】:
、恶性肿瘤构成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三大致的第二位原因[4-5]。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及缺血性脑梗死狭窄或因其他部位栓子脱落阻塞血管引起于脑内血管突发动脉破裂出血所致[6-7]。既现上,而现如今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脑神经功能受损超过 24 小时,CT(Comp成像)或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确显示颅内缺血灶,或者尸体解剖有与临中[8]。如图 1.1 所示即为缺血性脑卒中的 C为三种,分别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腔脑卒中总数的 60%~70%[9]。
患者起病时多表现为肢体麻木、肢体偏瘫、口角弯斜、言语不能严重者可引起死亡[12]。.2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缺血性卒中因其病因亚型之间的差异,其发病机制也存在相应的差异根据 TOAST(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急性卒中治org10172 试验)分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可分为大动脉硬化型、心源性塞型、小动脉闭塞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四类。根据不同病因,脑卒中的发病制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四种: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以及混合机制。近年来,由于 DWI(Diffusion WeighImaging, 弥散加权成像)、MES (Microembolic Signal , 微栓子信号探测等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探测为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机制供了重要依据。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如图 1.2[13]所示。
图 1.3 右侧 底节区腔 性梗死的 CT 图Figure1.3 CT images of lacunar infarction in the right basal ganglia region卒中的国内外流行现状卒中的全球流行现状卒中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高死率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26-27]。2010 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n of Disease , GBD)提示,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死亡原之后的第二位顺位死亡原因[28],也是造成世界各国人口伤残调整寿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的第三位主要成因[29]。过去的二十年发展中,发达国家对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病因、治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几积累了巨量相关数据资料,也使
【学位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43.3
【部分图文】:
、恶性肿瘤构成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三大致的第二位原因[4-5]。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及缺血性脑梗死狭窄或因其他部位栓子脱落阻塞血管引起于脑内血管突发动脉破裂出血所致[6-7]。既现上,而现如今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脑神经功能受损超过 24 小时,CT(Comp成像)或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确显示颅内缺血灶,或者尸体解剖有与临中[8]。如图 1.1 所示即为缺血性脑卒中的 C为三种,分别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腔脑卒中总数的 60%~70%[9]。
患者起病时多表现为肢体麻木、肢体偏瘫、口角弯斜、言语不能严重者可引起死亡[12]。.2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缺血性卒中因其病因亚型之间的差异,其发病机制也存在相应的差异根据 TOAST(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急性卒中治org10172 试验)分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可分为大动脉硬化型、心源性塞型、小动脉闭塞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四类。根据不同病因,脑卒中的发病制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四种: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以及混合机制。近年来,由于 DWI(Diffusion WeighImaging, 弥散加权成像)、MES (Microembolic Signal , 微栓子信号探测等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探测为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机制供了重要依据。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如图 1.2[13]所示。
图 1.3 右侧 底节区腔 性梗死的 CT 图Figure1.3 CT images of lacunar infarction in the right basal ganglia region卒中的国内外流行现状卒中的全球流行现状卒中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高死率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26-27]。2010 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n of Disease , GBD)提示,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死亡原之后的第二位顺位死亡原因[28],也是造成世界各国人口伤残调整寿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的第三位主要成因[29]。过去的二十年发展中,发达国家对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病因、治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几积累了巨量相关数据资料,也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刚;;间断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微栓子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30期
2 蒋s欐
本文编号:2813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139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