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低氧条件下280nm LED紫外线对SH-SY5Y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18:37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在低氧状态下观察280nm LED-紫外线(Light Emitting Diode-Ultraviolet,LED-UV)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株)的形态变化、增殖情况、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的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探索低毒、高效的体外净化方法,以期为体外净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本实验以对数生长期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280nm LED-UV为光源,用终浓度为150μmol/L的氯化钴(C_OCl_2)创建化学低氧细胞培养体系。2.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A,实验组B、C、D三组):对照组A为未处理的细胞;实验组B为低氧组(用终浓度为150μmol/L的C_OCl_2处理后的细胞);实验组C为紫外线组(用剂量为30J/m~2的280nm LED-UV照射后的细胞);实验组D为低氧+紫外线组(在用终浓度为150μmol/L的C_OCl_2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剂量为30J/m~2的280nm LED-UV照射后的细胞)。3.将各组细胞加入等量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置于37℃、5%CO_2、饱和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4.用倒置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的形态变化、增殖情况,用CCK-8检测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1.SH-SY5Y细胞形态、密度变化:培养48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算细胞密度。对照组A细胞密度大,为(21.10±1.41)×10~4/ml,贴壁生长、排列整齐、形态完整,突起明显,胞浆丰富,细胞核大。与对照组A比较,实验组B-D细胞密度均明显减小(P均0.01),分别为(17.43±1.17)×10~4/ml、(6.83±0.76)×10~4/ml、(2.33±0.85)×10~4/ml,排列紊乱,部分细胞漂浮,突起回缩或断裂,胞体固缩,呈圆点状,网络消失,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9.53,P均0.01)。实验组C、D均较B细胞密度减小,贴壁细胞减少,漂浮细胞增多,以实验组D最为显著,各实验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SH-SY5Y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D组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均0.01),分别为(16.93±1.19)%、(67.93±7.35)%、(89.69±2.32)%,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35,P均0.01)。实验组C、D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实验组B,以实验组D最为显著,各实验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SH-SY5Y细胞凋亡率:对照组A细胞凋亡率为(4.41±0.3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D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均0.01),分别为(9.10±0.32)%、(22.93±0.33)%、(25.33±0.55)%,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71.78,P均0.01)。实验组C、D凋亡率明显高于实验组B,实验组D最为显著,各实验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SH-SY5Y细胞Bcl-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D的Bcl-2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1),分别为(0.7073±0.0176)、(0.3987±0.0070)、(0.2137±0.0037),各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4.84,P均0.01)。实验组C、D的Bcl-2基因表达量低于实验组B,实验组D最为显著,各实验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低氧、280nm LED-UV均能抑制SH-SY5Y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280nm LED-UV对其增殖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较低氧强,在低氧条件下的280nm LED-UV对SH-SY5Y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效果最显著。提示低氧、紫外线是通过促进SH-SY5Y细胞凋亡来抑制细胞增殖。2.低氧、280nm LED-UV均能下调SH-SY5Y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280nm LED-UV下调Bcl-2基因表达的作用比低氧强,在低氧条件下的280nm LED-UV对Bcl-2基因表达的下调作用最显著。提示Bcl-2基因表达减少可能是低氧条件下280nm LED-UV照射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39.41
【部分图文】:

状态图,细胞生长,实验条件,状态


C 组(紫外线组) D 组(低氧+紫外线组)图 2 不同实验条件下 SH-SH5Y 细胞生长状态(×200 倍,培养 48h)SH-SY5Y 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 B-D 组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 均<0.01),结果下,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35,P 均<0.01)。实验组 C、D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实验组 B,以实验组 D 最为显著,各实验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 7、图 3)。表 7 不同实验条件下 SH-SY5Y 细胞增殖抑制率(%, X±SD)分组 处理方式 增殖抑制率(%, X±SD)B(低氧组) CoCl216.93±1.19aC(紫外线组) 30J/m267.93±7.35abD(低氧+紫外线组) 30J/m2+CoCl289.69±2.32abc

实验条件,凋亡,情况


结果分 组凋亡率(%)对 照 组 低 氧 组 紫 外 线 组 低 氧 +紫 外 线 组01 02 03 0图 4 不同实验条件下 SH-SY5Y 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武成 ,范显华 ,章英杰 ,姚军 ,周舵;低氧条件下碘在矿物材料上的吸附行为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2年00期

2 R. M. Zaslavskaya;;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中等高度山地和高山低氧条件下血液循环生物节律适应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9年03期

3 马庆东;刘运胜;;低氧条件下的铁代谢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年01期

4 蔡明;陆耀飞;娄淑杰;;大脑皮质细胞低氧条件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曲伟栋;赵华强;;低氧条件下HIF-1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2期

6 王晴晴;万陈飞;朱彪;李梅;;低氧条件下阿苯达唑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16年03期

7 张鹏,周琪;低氧条件下同时硝化和反硝化机理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1期

8 钱志海;陈超胜;李颖;;富氮低氧条件对粮食储存品质影响调查分析[J];粮食储藏;2012年04期

9 宋名芳;谭小丰;;低氧条件下的冲刺训练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10 周兆年,吴秀凤,何立群,顾法隆;低氧条件下增加血氧饱和度的实验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彭飞;低氧条件下糖酵解限速酶PDK1调控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2 崔晓萍;Beta-catenin信号在低氧条件下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3 曲歌平;低氧条件下三氧化二砷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抑制肺癌细胞增殖[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4 周青;高糖低氧条件对HIF-1α转录活性影响的机制及药物干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程诚;延迟低氧条件下E3泛素连接酶p53RFP介导HIF-1α降解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6 姜晓斐;红景天对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的调节作用及促血管新生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振华;西藏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可燃物燃烧特性和烟气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沙永强;力生长因子E肽对前交叉韧带修复的调控作用与机制[D];重庆大学;2017年

9 王帅;Decorin抑制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论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D];吉林财经大学;2019年

2 李胜男;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9年

3 李响;转录因子KLF5在低氧条件下对人肺癌A549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D];南华大学;2019年

4 林依秋;常、低氧条件培养对人血管内皮祖细胞干性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5 陈凯师;NF-κB乙酰化介导低氧条件下DDAH1基因的表达调控[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王晓玉;CtBP1介导肝癌细胞HepG2低氧条件下的迁移[D];桂林医学院;2018年

7 张力;低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对胎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转运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8 蔡明;皮层细胞低氧条件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9 万陈飞;低氧条件下阿苯达唑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10 李晓莉;低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空纤维膜反应器中的扩增[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3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73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