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胶质瘤细胞SHG44中p110α的改变对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1:26
   目的:p110α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的重要成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p110α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p110α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SHG44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110α对SHG44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HEB细胞组(正常胶质细胞)、SHG44细胞组(胶质瘤细胞)和PIK75(p110α特异性抑制剂)处理SHG44组中p110α、AKT、mTOR的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HEB细胞组、SHG44细胞组和PIK75处理SHG44组中p110α、P-AKT、AKT、P-mTOR、mTOR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IK75均能抑制SHG44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0.25μmol/LPIK75中SHG44细胞迁移率为22.43%±1.55%,低于SHG44细胞组的迁移率54.12%±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5,P0.01。0.25μmol/LPIK75在Transwell侵袭实验中显示能抑制SHG44穿膜细胞数为20.67±1.22,低于SHG44细胞组的44.33±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4,P0.001。SHG44细胞中p110α、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均高于HEB,均P0.05,且p110α、AKT、mTOR的mRNA水平均高于HEB细胞,均P0.01。使用PIK75处理SHG44后,p110α、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较处理前均降低,均P0.05,p110α、AKT、mTOR的mRNA水平较处理前均降低,均P0.01。结论:胶质瘤中p110α高表达,并能增强AKT、mTOR的基因转录、蛋白翻译、磷酸化活性,进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p110α表达下调能抑制SHG44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110α可能成为胶质瘤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学位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39.41
【部分图文】:

示意图,划痕实验,示意图,孔板


h、48 h、72 h 后,显微镜下初步观察在趋势。避光条件下沿着孔壁每孔加入 10,以避免孔壁上有 CCK8 试剂。培养箱nm 来进行光吸收值(A 值)的检测。收集 SHG44 细胞,并制成细胞悬液。中各孔加入 2ml 含血清的培养基,再吸孔板分别从左、右、上、下四个方向轻轻密度达到 80%时,将钢尺放于 6 孔板上孔板底部划直线,每孔划线布局如图 1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蛋白,标准品


)工作液的配制:根据实验所需量,将 BCA 试剂和 Cu ,混匀,备用。)标准品稀释:用 PBS 将 10μl BSA 标准品稀释为 100μl 的 ㎎/ml)向 96 孔板中加入八组稀释标准品,分别为 0、2、4、6、孔再加入 PBS 补足至 20μl,每组 3 个复孔。)将提取的各组蛋白样品 5 倍或 10 倍稀释(PBS 稀释)0μl/孔,每组 3 个复孔。)然后再往每孔加入 200μl 提取配制好的 BCA 工作液,in。)用酶标仪检测波长为 562nm 时的 OD 值,导出到 Exce图 1-2。最后根据公式 y=0.1605x-0.0652,计算稀释后的

迁移能力,细胞侵袭,细胞迁移,细胞


注:PIK75 处理 SHG44 组(0.25 μmol/L PIK75 处理 SHG44 细胞 24h)图 2-2 p110α 表达下调对 SHG44 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40)Fig. 2-2 Effect of down-regulation of p110α on the ability of migration of SHG44 cell Transwell 侵袭实验结果从图 2-3 可观察到 SHG44 细胞侵袭能力强。SHG44 细胞组和 PIK75 处理G44 组 24 h 后侵袭至小室滤膜下层的细胞数分别是 44.33±1.90、20.67±1.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4,P<0.001,提示 PIK75 处理细胞后,细胞侵袭能降。表明 p110α 表达下调可以抑制 SHG44 细胞的侵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宏;王茂林;潘亚文;;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年02期

2 杨海霞;李晓鸣;;外泌体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年11期

3 秦丽娟;贾永森;赵喜庆;张田;张伟;孙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4 齐玲;徐俊杰;纪朋艳;吕士杰;韩磊;王玮瑶;;西兰花多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4年12期

5 万政强;陈晨;伏林山;孙关;;吡格列酮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6 李?,王枫,缪珊,骆文静;过量锌对鼠胶质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7 杨伟廉,王尧,韦永新,阮长耿,杜子威;抗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SZ-38及其识别抗原的生化特征[J];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06期

8 斯可哉;;在体外和体内用利血平调节C_6胶质瘤细胞亚系对ACNU的抗药性[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8年02期

9 杨伟廉;抗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SZ—38及其识别抗原的生化特征[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0 李方园;高翼之;王世浚;;四种人癌基因在脑瘤中的扩增和重排(摘要)[J];铁道医学;198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志华;“分子海绵”长链非编码RNA XIST通过i调控胶质瘤成瘤及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董博奇;颅内免疫胶质瘤裂解物联合鞭毛蛋白诱导的抗小鼠脑胶质瘤效应[D];吉林大学;2019年

3 朱丹化;MicroRNA-497通过靶向调控mTOR及Bcl-2增强胶质瘤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D];苏州大学;2018年

4 肖瑾;多模态MRI在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基因型及其预后评估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5 尤昕;Nexilin表达下调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邓鑫;HAX-1蛋白通过Akt1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7 唐纯海;miR-130a调控靶基因HMGB2抑制胶质瘤增殖和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8 孙瑾;MiR-152-3p靶向调控DNMT1-NF2通路与胶质瘤细胞凋亡、侵袭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9 卢凤飞;miR-497/Wnt3a/c-jun反馈环路调控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10 李峰;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胶质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洲;敲减长链非编码RNA CRNDE促进miR-136表达并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D];江苏大学;2019年

2 张德龙;LncRNA ASB16-AS1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9年

3 刘俊;lncRNA BLACAT1及miR204-5p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预后的相关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9年

4 周黄贵;长链非编码RNA BLACAT1对胶质瘤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9年

5 鄢腾峰;MiR-512-5p靶向JAG1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D];南昌大学;2019年

6 肖冬玲;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及与Ki-67、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7 杨亚丽;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61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D];武汉大学;2017年

8 郭彩丽;IKBKE通过激活AKT/NF-K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的生长过程及增强胶质瘤的抗药性[D];郑州大学;2019年

9 张仁;lncRNA ENST00000413528作用于miR-593-5p通过调控PLK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调亡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10 曾凡涛;IDH1R132H突变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痫性再发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7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