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血清S100β和Lp-PLA2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02:28
   目的:通过研究S100β蛋白(S100βProtein,S100β)及血清中生化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中的表达情况,并对S100β蛋白及Lp-PLA2与ACI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以便于该研究结果对ACI的四早,即早筛查、早预防、早评估、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从而达到降低ACI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方法:本课题组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并收集与实验相关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标准,将观察研究对象分为两组:(1)脑梗死组(ACI组):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存在急性梗死灶共114例(n=114),其中男性59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6.05±8.82)岁,根据Pullicino公式计算梗死灶的体积并进行分组(V5cm~3为小梗死组,5≤V10cm~3为中梗死组,V≥10cm~3为大梗死组)。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2)非脑梗死组(NACI组):头颅MRI无异常影像学结果共103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5.75±9.86)岁。按照医学伦理学相关规定,分别对这两组观察者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进行血清S100β蛋白、Lp-PLA2水平测定,与此同时,本课题组还收集了所有观察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其中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最后使用SPSS 19.0软件对这两组观察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结果均以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ACI组与NACI组在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高血压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ACI组与NACI组的S100β蛋白及Lp-PLA2水平进行组间比较,ACI组的血清S100β蛋白、Lp-PLA2水平明显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t=16.512,P0.05;t=13.995,P0.05);3、以是否患ACI为因变量,以高血压病、Lp-PLA2、LDL-C与TC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Lp-PLA2、LDL-C、TC是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35,OR=1.600,OR=1.269,P0.05);4、不同脑梗死体积组间比较,血清S100β蛋白、Lp-PLA2在小梗死组水平分别为(0.176±0.043)ng/ml、(170.18±49.12)ng/ml,中梗死组水平分别为(0.184±0.034)ng/ml、(195.29±45.64)ng/ml,大梗死组水平为(0.198±0.030)ng/ml、(220.96±63.63)ng/ml,两组蛋白在三组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49,P0.05;F=9.135,P0.05)。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血清S100β蛋白、Lp-PLA2水平分别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552,P0.05;r=0.726,P0.05)。6、ROC曲线分析显示,S100β蛋白的曲线下面积71.6%(95%CI:0.596-0.836,P0.01),其诊断ACI的灵敏度为66.2%,特异度为71.9%;Lp-PLA2的曲线下面积为75.3%(95%CI:0.655-0.852,P0.01),其诊断ACI的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57.9%。结论:1、S100β蛋白与ACI的发生相关;2、Lp-PLA2与ACI的发生相关,是ACI的危险因素;3、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ACI梗死体积及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4、血清Lp-PLA2水平与ACI梗死体积及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5、S100β、Lp-PLA2对ACI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学位单位】:西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43.3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回顾
    2.1 急性脑梗死的病因及机制
    2.2 S100β蛋白的生物学特点
    2.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生物学特点
    2.4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3 研究过程
    3.0 研究内容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收集
        3.1.2 纳入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3.2.2 相关因素评估标准
        3.2.3 生化指标检测
        3.2.4 影像学检查及神经功能评分
    3.3 数据处理
    3.4 质量控制方法
4 结果
    4.1 ACI组与NACI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数据组间比较
    4.2 ACI组与NACI组的S100β及 Lp-PLA2 水平分别进行组间比较
    4.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CI的危险因素
    4.4 脑梗死体积与S100β及 Lp-PLA2 水平的关系
    4.5 NIHSS评分与S100β及 Lp-PLA2 水平的关系
    4.6 S100β及 Lp-PLA2 诊断ACI准确性的ROC曲线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7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凡;刘恒;付慧霄;徐倩倩;卜一;马征;高燕军;;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17期

2 何碧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24期

3 郑丽芬;林萍;张庆元;冯梅;童巧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年06期

4 孙睿;林晓燕;高利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2019年07期

5 年光辉;;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概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35期

6 唐运立;韦武;李青;韦妙柏;;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年13期

7 刘相城;;急性脑梗死在神经重症模式下治疗的临床评价[J];吉林医学;2018年07期

8 占达良;王晟;张耿;;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入院前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年04期

9 王钦鹏;苏丹丹;张燕菊;王国娟;梁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价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年05期

10 蒋玲霞;何敏;刘志强;;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治疗亚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学萍;探讨Bipap干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田春鸥;lncRNA NR_120420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及促进其凋亡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何小刚;凉血通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其脑病治肠抗炎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曹文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王兴萍;外周血miR-155、HIF1A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D];郑州大学;2017年

6 王君;miRNA-210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7 付弋;针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平衡功能的疗效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凌倚峰;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预后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9 陈倢;生存分析与病证结合评价在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晁利芹;近期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分子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爱芳;血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刘梦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固有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3 武亚男;趋化因子MIF和CCL23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4 耿琳楠;血清S100β和Lp-PLA2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西安医学院;2019年

5 曹小峰;通脑饮对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参数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杜雯雯;通脑饮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周盈;中风急救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常存;3D pCASL技术预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9 平亚霜;急性脑梗死伴T2DM患者VCI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10 谢克莱·阿布力肯;VBD与急性脑梗死及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2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82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