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随着磁共振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在不同人群中的检出率越来越高,CMBs作为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微血管病变,不仅与颅内出血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而且与缺血性卒中、脑白质疏松、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也存在相关性。关于CMBs的发病机制,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与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微血管病变有关。虽然目前关于CMBs的危险因素和其他临床问题的研究较多,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主要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住院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6-88岁,平均年龄66.3±10.6岁。入院后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包括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颈动脉超声。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记录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情况,记录患者是否存在CMBs以及CMBs的发生部位、数量和分级情况。计数CMBs的数量和分级情况时,首先计数双侧大脑半球CMBs的总数并根据数目进行分级,然后分别对左右大脑半球进行计数和分级。记录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情况,将颈动脉斑块划分为低回声、混合回声、中等水平回声和强回声四种类型。根据颈动脉斑块回声情况所代表的组成成分不同,我们将低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定义为易损性斑块,将等回声和强回声斑块定义为稳定性斑块。我们的研究把每侧的大脑半球和颈动脉看做一个独立整体,将存在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大脑半球定义为缺血组,无急性脑梗死和TIA发作的大脑半球定义为非缺血组。结果:1 CMBs在纳入人群中总的发生率为47%,男性患者CMBs的发生率为46.8%,女性患者CMBs的发生率为47.3%。CMBs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80岁以上患者CMBs的发生率最高为66.7%。CMBs患者的CMBs的个数最少的为1个,最多的为82个,CMBs个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1,6)个;CMBs分级中1级的有48例(51.6%),2级的有30例(32.3%),3级的有15例(16.1%)。所有检出CMBs的患者共发现725个CMBs病灶,其中皮质及皮质下348个(48%),基底节及丘脑273个(37.7%),幕下区域104个(14.3%)。2 CMBs的单因素分析:CMBs阳性组的年龄高于CM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MBs阳性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CM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MBs阳性组的脑梗死病史、抗栓药物的应用、高血压、脑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高于CM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阳性患者的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的平均水平低于CM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MBs的多因素分析:抗栓药物的应用(P=0.004;OR=2.852;95%CI:1.411-5.767)、增高的BMI(P=0.000;OR=3.505;95%CI:2.065-5.948)、腔隙性脑梗死(P=0.000;OR=6.100;95%CI:2.381-15.632)是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P=0.011;OR=1.510;95%CI:1.098-2.077)、脑出血病史(P=0.023;OR=4.474;95%CI:1.232-16.248)、脑梗死病史(P=0.000;OR=3.528;95%CI:1.837-6.778)是皮质及皮质下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栓药物的应用(P=0.001;OR=3.284;95%CI:1.640-6.577)、高血压(P=0.002;OR=4.233;95%CI:1.732-10.345)是基底节及丘脑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病史(P=0.001;OR=3.892;95%CI:1.778-8.523)是幕下区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纤维蛋白原水平(P=0.020;OR=0.616;95%CI:0.409-0.927)是幕下区域CMBs的保护性因素。4缺血组CMBs的发生率为47.3%,非缺血组CMBs的发生率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OR=1.875;95%CI:1.200-2.930)。缺血组CMBs的数量高于非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缺血组CMBs中1级、2级、3级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缺血组,而0级CMBs的发生率则低于非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混合回声斑块一侧的CMBs的阳性率最高(64%),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类型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易损性斑块一侧CMBs的发生率高于稳定性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OR=2.465;95%CI:1.473-4.126)。结论:抗栓药物的应用、增高的BMI、腔隙性脑梗死是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脑出血病史、脑梗死病史是皮质及皮质下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栓药物的应用、高血压是基底节及丘脑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病史是幕下区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幕下区域CMBs的保护性因素。CMBs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以及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和易损性斑块可能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混合回声斑块 易损性斑块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6
- 结果16-20
- 附图20-22
- 附表22-28
- 讨论28-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3
- 综述 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43-53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张锋;姚涛;王立英;于文成;;老年人打鼾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11期
2 焦震;;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07期
3 董怡,华秀云;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表现与神经血管症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年02期
4 贾伟华,田桂玲;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2期
5 穆雪梅;穆文涛;;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王瑶;;颈动脉斑块的回波形态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5年11期
7 李阳;;超声监测颈动脉斑块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7期
8 章黎军;;颈动脉走形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J];中国乡村医药;2010年02期
9 李敏;薛群;董万利;;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9期
10 周光;宋宴鹏;丁全业;;脑梗死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与颈动脉斑块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磊;王亮;董强;于晓燕;许嗣漪;;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春华;;超声药物透入法对颈动脉斑块及椎动脉供血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3 吴德云;刘迎春;高宗恩;唐天萍;杨志杰;李敏;;脑卒中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4 张鹏飞;吴伟;张运;苏海军;姚桂华;张梅;;斑块体积压缩率用于颈动脉斑块弹性力学特征评价和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预测[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宋达琳;康维强;滕金龙;李梅;;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循环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刘恒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7 张晓菁;黄品同;寇红菊;田新桥;孙海燕;王小同;;立普妥对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晓菁;黄品同;寇红菊;李世岩;;立普妥对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胡晓飞;金笑平;王凤;倪红;王灵芝;王皖芬;李卫玲;朱敏;胡培阳;;基质金属蛋白酶-7血清水平及其基因-181A/G多态性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皖芬;金笑平;;基质金属蛋白酶-8C-799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詹建;颈动脉斑块有中风危险[N];健康时报;2009年
2 华东医院血管外科 崔佳森 副主任医师;防治“小中风” 避免“大中风”[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3 ;女性每日三杯茶可防心梗中风[N];吉林农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轶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庆军;与不同临床症状相关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MRI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马慧;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4 巩祖顺;动脉粥样硬化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的组织学表达及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香;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崔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管重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张敏郁;3D-US与MRI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张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罗静;华东地区两地农村居民吸烟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姚彬;弥散加权成像在颈动脉斑块内出血及颈部动脉夹层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周磊;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成勇;不同类型的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范晓娟;颈动脉斑块的长轴与短轴力学特性及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婧;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16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