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治疗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穿支动脉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2:30
背景替罗非班作为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已被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然而,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是否增加穿支动脉梗死患者的出血风险,能否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目的分析替罗非班治疗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穿支动脉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及卒中急救中心住院的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穿支动脉梗死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发病4.5 h内接受标准剂量的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时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对照组(n=18)及试验组(n=19)。对照组常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1 d。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前3 min按5μg/kg的剂量静脉注射,之后以0.075μg·kg-1·min-1的剂量持续泵入24 h)治疗,在替罗非班治疗结束前4 h...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责任血管的判定方法
1.3 分组及给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一般资料
1.4.2 神经功能指标
1.4.3 安全性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神经功能指标
2.3 安全性指标
3 讨论
本文编号:40388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责任血管的判定方法
1.3 分组及给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一般资料
1.4.2 神经功能指标
1.4.3 安全性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神经功能指标
2.3 安全性指标
3 讨论
本文编号:4038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0388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