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本文关键词: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观察病灶分布、边界、部位及MRI信号表现。结果 12例病灶均为单发,边界清,7例位于左侧鞍旁,5例位于右侧鞍旁。与脑白质相比,T_1WI上5例病灶呈等信号,7例呈稍低信号,11例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匀;T_2WI上12例病灶均呈高信号,11例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匀。DWI(b=1000 s/mm~2)上弥散不受限。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呈显著强化。术前MRI正确诊断6例,误诊6例。结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关键词】: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分类号】:R743;R445.2
【正文快照】: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发生率较低,为好发于蝶鞍旁海绵窦区的脑外型先天性血管畸形性病变,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0.4%~2.0%[1],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对其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临床误诊率较高[2]。由于海绵窦区解剖结构复杂且血管丰富,术中易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术前明确诊断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运涛;崔传举;李艾帆;;法舒地尔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4年01期
2 梁合;梁振强;来怡农;裴明和;李学文;冯渭林;庞建军;孙捷;;全脑血管造影在自发性非高血压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年05期
3 陈聪;;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9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4年01期
4 张清平;陈建良;冯文峰;漆松涛;邱建东;游恒星;马珊;钟远强;练晓文;彭智涛;;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显微手术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02期
5 厉海娜;曲方;;非外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237例汇集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年05期
6 石小斌;;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04期
7 陈谦;程晓青;周长圣;倪玲;罗松;黄伟;;4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03期
8 吴寅波;史河水;韩萍;丁忠祥;孔祥闯;刘悦;刘永华;李慧;;低剂量MSCT一站式全脑灌注与动态动脉成像评价脑动脉瘤及其临床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05期
9 邢霞;皮红英;汤可;毕娜;赵莉;王雅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4年06期
10 王智;任付宾;王来藏;王超;张伟光;李建华;;终板造瘘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3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沙龙金;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168例颅内动脉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王宇;经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脑损伤及颅内压变化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吴金泽;HIV蛋白酶抑制剂在颈动脉导丝损伤内膜增生中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4年
4 乐维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相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陈敬寅;褪黑素调节的自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相关血管形态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涛;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单组病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叶瑞豪;吡非尼酮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纤维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4 陈浩;76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东栋;脑室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彭映恒;1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阴性病例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7 邓朋;115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3年
8 杜晓庆;eNOS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9 樊宇耕;256层螺旋CT脑血流灌注成像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10 佟贵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新,钟小萍,卢长寿;脸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0年01期
2 陈明福,王标,李江,曹京敏,吴玉家;海绵状血管瘤综合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1年06期
3 周启星,张艳,汪广嘉,游涛,雷志云;儿童嚼肌海绵状血管瘤综合治疗2例[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4 张巍 ,孟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阴囊海绵状血管瘤1例[J];武警医学;2001年12期
5 何钟;注射结合手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1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年05期
6 张弘,郝志文,李振举,杜简秋,曹贵文,赵素岗,毛淑华;颅内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一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7 徐旭 ,蓝莉;胃海绵状血管瘤出血休克一例[J];广西医学;2002年03期
8 周志中,赵刚,朱晓波;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误诊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玄秀男;马尾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J];颈腰痛杂志;2002年01期
10 刘保荣 ,李宗芳;脾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娜;化金凤;;超声诊断眼部海绵状血管瘤的讨论[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眼科超声诊断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王汉涛;屠岳;孟荣贵;傅传刚;徐洪莲;于恩达;;大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林晓曦;王炜;张莉;李伟;陈达;胡琼华;董佳生;祁佐良;赵平萍;张涤生;;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的性质再区分及其依据[A];2002全国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于兰冰;赵继宗;;轴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张华辉;程健;;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前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探讨[A];2006年浙江省整形外科与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华辉;程健;;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前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探讨[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徐国本;闫东明;徐滨;王艮卫;;大脑半求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杨军;;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硬化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李秀英;徐勇;朱鹰;朱晓琳;;超声介导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肖小娥;王婉秋;王红梅;曹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s,
本文编号:466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6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