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两地农村居民吸烟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3 14:12
本文关键词:华东地区两地农村居民吸烟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华东地区农村地区居民的吸烟状态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年龄和吸烟的联合作用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2013年7月到9月,在华东地区的安徽省安庆市和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农村地区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抽取40岁以上的相对健康的中老年人群,采取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被调查者的吸烟状态,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获取基本相关变量,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斑块形成。排除相关变量的缺失。研究对象分为三组从不吸烟组、曾经吸烟组、现在吸烟组,计算三组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来研究吸烟状态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39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2.9±7.3)岁,其中男性625(38.1%)名,平均年龄为(64.4±6.9岁)岁,女性1014(61.9%)名,平均年龄为(62.0±7.4)岁。总体人群中,现在吸烟者占20.7%(339/1639),曾经吸烟者占8.7%(142/1639),不吸烟者占70.7%(1158/1639);男性中,现在吸烟者占51.4%(321/625)、曾经吸烟者占21.3%(133/625)、不吸烟者占27.4%(171/625);女性中,现在吸烟者占1.8%(18/1014)、曾经吸烟者占0.9%(9/1014)、不吸烟者占97.3%(987/1014)。总体人群中,最终颈动脉斑块形成占24.6%(404/1639);男性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占32.0%(200/625);女性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占20.1%(204/1014)。总体人群中,现在吸烟者中斑块形成发生率[35.7%(121/339)]高于从不吸烟者[20.2%(234/1158),P0.001],曾经吸烟者中斑块发生率[34.6%(49/142)]也高于从不吸烟者[20.2%(34/1158),P0.001];男性中,现在吸烟者中斑块形成发生率[35.2%(113/321)]高于从不吸烟者[23.4%(40/171),P=0.007],曾经吸烟者中斑块发生率[35.3%(47/133)]也高于从不吸烟者[23.4%(40/171),P=0.022];女性中,现在吸烟者中斑块形成发生率[44.4%(8/18)]高于从不吸烟者[19.7%(194/987),P=0.016],曾经吸烟者中斑块发生率[22.2%(2/9)]也高于从不吸烟者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19.7%(194/987),P=0.693]。在不调整任何变量情况下,总体人群中,与从不吸烟者者相比,现在吸烟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OR=2.19,95%CI:1.68~2.86,P0.001),男女分性别讨论后也出现相同趋势分别是(OR=1.78,95%CI:1.17~2.71,P=0.007)、(OR=3.27,95%CI:1.27~8.40,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年龄、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地区差异、饮酒状态、体质指数、总胆固醇、血糖、性别后,总体中,与从不吸烟者相比,现在吸烟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显著增高(OR=1.99,95%CI:1.31~3.01,P=0.001),男女性别讨论后与从不吸烟者相比,现在吸烟者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升高,得到的比值比分别是(OR=1.90,95%CI:1.18~3.06,P=0.009),(OR=2.45,95%CI:0.89~6.76,P=0.084)。在多因素调整后,吸烟和年龄存在联合作用,与低龄组(60)且不吸烟组相比,高龄组(?70)且吸烟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升高,总体人群为[57.4%versus 11.6%,OR=7.89,95%CI:4.05~15.39,P0.001];男性为[55.7%versus 7.9%,OR=10.69,95%CI:2.82~40.51,P0.001];女性为[71.4%versus 12.0%,OR=13.41,95%CI:2.41~74.48,P=0.003]。结论本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群中吸烟状态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存在显著相关。与从不吸烟组相比,曾经吸烟组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但是其低于现在吸烟组。吸烟和年龄存在联合作用。控制吸烟可能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心血管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关键词】:吸烟 颈动脉斑块 联合作用 公共卫生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6-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3
- 1 对象和方法13-18
- 1.1 研究对象13
- 1.2 基线研究方法及测量13-16
- 1.2.1 调查方法13-14
- 1.2.2 吸烟状态的判断14
- 1.2.3 颈动脉检测方法14-15
- 1.2.4 血压测量15-16
- 1.2.5 体格检查16
- 1.3 质量控制16-17
- 1.4 统计分析17-18
- 2 结果18-31
- 2.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18-19
- 2.2 不同吸烟状态下人群特征描述19-22
- 2.3 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22-23
- 2.4 年龄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23-24
- 2.5 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24-28
- 2.6 吸烟状态和年龄的联合作用对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影响28-31
- 3 讨论31-37
- 3.1 颈动脉分布情况32-33
- 3.2 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33-34
- 3.3 发病机制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34-35
- 3.4 戒烟对预防颈动脉斑块发生及心血管的影响35-37
- 3.5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37
- 4 结论37-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43-45
- 致谢45-47
- 综述47-58
- 参考文献54-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胜红;张岚;潘敬菊;李俊琳;杨树旺;齐俊锋;张庆军;;湖北省2010年城乡居民吸烟现状比较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2期
2 王光;王代第;杨方印;;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9期
3 周恕敏;徐岩鹰;吴红;;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像学特征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5年02期
4 张玉梅;余朝萍;许锋成;刘颖;曾洪燕;郭华莉;晏明君;刘于菲;刘天虎;;吸烟对颈动脉功能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4年07期
5 崔永生;申明慧;田艳萍;;吸烟与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9期
,本文编号:785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854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