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观察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小肠黏膜的粘附和侵入以及体内移行过程
发布时间:2018-06-11 21:19
本文选题:弓形虫速殖子 + 原位杂交 ; 参考:《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本研究首先动态观察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小肠黏膜组织尤其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入;然后观察弓形虫速殖子经口感染后在小鼠体内各主要脏器的移行和组织内分布。探讨弓形虫经口感染穿越小肠黏膜屏障及体内播散的机制,以期加深对弓形虫致病机制的理解,为弓形虫黏膜疫苗抗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为预防和治疗弓形虫感染开拓新思路。 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7~8周龄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小鼠每只灌胃接种含2×10~4个弓形虫速殖子的PBS 0.2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的PBS。分别于感染后15 min、30 min、1 h、2 h、4 h和8 h处死感染组小鼠4只和对照组小鼠1只,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制备石蜡切片,RNA原位杂交。 第二部分:将弓形虫速殖子和IEC-6于24孔培养板内盖玻片上共培养,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速殖子的黏附、侵入和增殖过程。分别于共培养5 min、10 min、20 min、30 min、1 h、2 h、4 h、6 h、12 h、24 h、48 h后取出盖玻片,姬-瑞氏染色,光镜观察侵入、增殖情况,并计数侵入率。 第三部分:7~8周龄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小鼠每只灌胃感染含2×104个弓形虫速殖子的PBS 0.2 ml,对照组用等量的PBS灌胃。分别于灌胃后1 d、2 d、4 d、6 d和8 d处死感染组小鼠4只和对照组小鼠1只,取肠系膜淋巴结(MLN)、肝、脾、肺和脑组织,制备石蜡切片,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弓形虫速殖子SAG2 mRNA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RNA原位杂交检测速殖子在组织内的分布。 结果经口感染后15 min,速殖子到达小肠组织,速殖子可位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纹状缘,吸收细胞胞浆内或相邻吸收细胞之间及固有层内。感染后15 min~2 h,粘附于空肠的速殖子数显著高于回肠(P0.05);感染后15和30 min,侵入空肠的速殖子数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随着感染后时间的延长,速殖子粘附于各肠段的数量逐渐减少,侵入的数量逐渐X椂唷=细腥竞,
本文编号:2006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0067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